• 4

國產車自製率的陰謀乎?

100%陸製零件的車不能進口,65%陸製零件的車當作國產享有優惠
如果說35%國產的部分有核心零件就算了,但都是些低技術含量的汽車配件阿
caraxist

總額計算,例如 成本 100元,要有 35元的成本 要買國產的。現在的重點是,原本若國產零件是 20元成本,現在要花錢蓋生產線去生產 另外 15元成本的東西,要再花錢就是增加成本要轉嫁在消費者身上

2024-09-04 10:23
HHLZR wrote:
這個執政政府完全不演...(恕刪)

一切都符合法規和國人期待其實是朝理想的路在發展
相信MAXUS調整完後就會準備宣布上市
畢竟中華也不是只有單單靠一個品牌在支撐,應該很快就能調整完成
emeryville

你是說國人期待當盤子嗎?

2024-09-03 22:06
這個政策是和泰獻策的
和泰在台灣賣著幾乎全世界最貴的"國產車",不只價格貴,還常常被抱怨拔配備...
和泰到底賺幾個股本了?

然後現在好不容易有大陸車進來,稍微讓和泰有點緊張,結果立刻就來獻策自製率,還朔及以往,
這種針對性這麼強的政策再搭配著和泰繼續在台灣賣天價的國產車

真的是諷刺
世紀末救主傳說 wrote:
某泰魔掌已掌控台灣政局

官方用語叫作 民間對官方遊說成功!

對手實力太強!考不贏他怎麽辦?!

讓考務人員禁止對方入考場最簡單粗暴!

如此一來...

第一名就輕鬆入袋~

傻子才拼死拼命去拼實力...對吧?!
chihung1105 wrote:
又是個人云亦云沒有獨立思考甚至更不會google的人。
同時期成立的車廠可不只裕隆體系,30年前賣最好的是六和的福特,近30年是和泰的豐田


30-40年前
早期國產暢銷確實是福特 但是那時有裕隆勝利3000cc 也很暢銷
那時進口車以美國車為主
韓國小馬才剛起步

然後是 一堆國產法國車
與進口歐洲車

這時裕隆有 瑟菲若 跟 青鳥 暢銷

然後才是 豐田跟本田的時代
會不會到時類似買碳權概念?新興產業:跟黨買自製比例
HHLZR wrote:
這個執政政府完全不演...(恕刪)
KCLin0423

就算沒車買也不買漏水牌!打不贏就政治解決,算個什麼小。。。朋友!

2024-09-03 18:35
凡之夢田 wrote:
會不會到時類似買碳權概念?新興產業:跟黨買自製比例?

難怪台積電護國神山會被酸,什台股一個人的武林等等等,台積電買完台灣絕大部分碳權了
HHLZR wrote:
這個執政政府完全不演...(恕刪)


台灣有很好的汽車零組件產業,但是卻沒有很完整的自有品牌汽車產業

納智捷剛開始的時候,夾帶著裕隆企業多年來的代工經驗,也曾經認為靠著多年來代工的經驗以及台灣零組件產業的經驗,從無到有設計一台車應該不難....

結果....

過程中集結了裕隆、中華一堆人才,從無到有過程經歷過以後才知道「會代工不等於有能力從無到有開發」

很多設計是要從零開始設計才會了解結構上的設計意圖


這些需要投資、需要人才培育

這就好比當年漢翔IDF後續計畫因為美國出售F16以後而終止,連帶的航太相關人才大幅流失的影響....

台灣如果沒有足夠的市場規模,很難讓車廠有投資的動力....

裕隆經歷過這些過程,為何後來重心退回代工、甚至於代理....

企業如果沒辦法存活下去,任何的理想都是虛幻的泡沫...
Motor123 wrote:
自製率沒意見 各國都有類似手法

WTO是反對自製率的,不然風電國產化歐盟是告開心的?

自製率不能用,各國大都往關稅下手,例如美國要求車裡本土零件達到一定的比率可免徵關稅
caraxist

本土零件比率和關稅連結是正確的; 例如 要求大陸電動車採用台製電子產品比率,零關稅進口大陸電車

2024-09-04 10:28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