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邊緣人 wrote:再怎麼調薪房價漲幅肯...(恕刪) 你說的沒錯 長時間沒做事 已經失衡最少18年政府該造就賺錢的環境讓人賺有錢 能買房才是根本解決之道但政府沒做 鎖國只會更大貧富差距富人一直可以往海外投資發展 而窮人卻看不到一點經濟活水
meridian wrote:稅後年薪50萬光基本...(恕刪) 成功人士往往能反省自己 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分析 不會去聽信任何人。多次選擇對的事去做才會成功有些年輕人 賺到500萬 有些人會去買BENZ有些年輕人會去買中古屋 甚至背貸款選擇不容易 腦袋轉化才是成功主因。
低利率,房價不可能下跌。40多年前銀行貸款利率15%,30年前還有10%,後來在21年前,民國91年底,突然貸款利率從7%一口氣降到4%,從此逐年越來越低,一直到98年跌到3%以下,看看房價從何時開始漲的,大概就知道房價跟供需一點關係都沒有,就是看利率。要房價跌?那就是限制買賣不動產一律不准貸款,那最有效囉。
就這一點我是很否定他的,之前就有提到過,社會住宅並不能解決台灣的炒房問題。除非釋出的量真的很大,否則終究是杯水車薪,而如果真的到非常、非常大量的社會住宅,那此時會形成供過於求的供需失衡,房地產是真的可能快速崩盤。我舉個例子,當年口罩稀缺,一堆不肖商人開始囤貨,然後政府大力補助業者生產口罩,市場供應正常了,但那些囤貨的撐不住,於是釋出手中口罩,一時間口罩市場崩盤…口罩是消耗品,崩盤也就短暫性一段時間,但房地產呢?這崩掉的話,可能是要用數年、數十年來回復的。當然,上面講的是『把社會住宅蓋到非常大的數量』,現實當中不太可能實現。所以社會住宅這種東西,就只是政客們不得罪房地產投資客的情況下,於是拿來騙騙愚民的選票,可悲的是柯文哲在這部分也充份的政客化了。
不懂實坪制到底為什麼推行不起來欸只是改個計算方式而已不是嗎? 立法院立個法不就過了當然資料更新會需要些費用, 跑個轉換公式也不算超級複雜吧而且這在國外已經是常態的東西, 要推也合情合理啊我是蠻難想像會有人為了這事情上街抗議不懂到底是有什麼樣的阻力, 實坪制會沒法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