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藝君子 wrote:當方屁噗在法庭上大聲喊著「兒童應該即時快樂玩耍」時,我忍不住淚流滿面。 很諷刺的韓劇,前陣子我也有跟我老婆追過可能樓主是教育的最前線,所以才有這麼大的危機感台灣面臨少子化,在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女權意識抬頭,女生從政人員沒有下一代的居多,較沒有危機感只是108課綱廢止後,下一個教育要推動與改變的又是甚麼呢!?還是跟德國一樣改重視技職教育
可笑 新課綱的素養導向考一堆科目 出現「萬言書」在考試 有限時間內 看完一本書 兼答題根本考速讀 瞎扯有素養現在 頂大理工科不參採國文新課綱素養導向卻出現「萬言書」 學測考題字數一次看頂大理工科不參採國文成趨勢 教授憂:先衝擊學習意願教改就是找一些訓練有成的狗--專家制定莫名其妙的規則
108課綱逼孩子在三年內決定人生?說得好像以前的大學聯考不是一樣!108課綱逼孩子每天都過得戰戰兢兢的?出社會工作之後,哪天不是過得戰戰兢兢的?聯考制度下,孩子只重視聯考會考的那七科,其他科目通通不重要,這樣會比較好?自古棒頭出孝子,慈母多敗兒。你心疼小孩在高中受到壓力,出社會後老闆可不會心疼你的小孩就不給他壓力。
六藝君子 wrote:108課綱將會被證明是毀壞台灣未來的兇手, 絕非危言聳聽 !!! 預言是否成真了 ?https://udn.com/news/story/6839/7138719?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index文.劉煥彥】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地位眾所皆知,但在部分從業人士眼中,半導體人才危機已明顯浮現,因為少子化造成大學生人數逐年減少,投入理工科系比例又一年比一年低,意味大學理工科系學生規模正加速縮水。另一個浮現的危機,就是人才素質弱化,而且這從12年國民教育108課綱實施後,進入大學的第一批學生,也就是目前大一學生的基礎學科能力表現弱化,就清楚反映出來。國立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張耀文教授長期投入半導體相關人才教育,在教學現場也有第一手觀察。他憂心忡忡地指出,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根本,人才培育的問題影響產業很大。他認為,如果台灣不改變108課綱對於自然學科的過少必修時數,真正重視對高中學生的數理教育,7~10年後台灣半導體產業是否仍有目前這樣的人才優勢,將是一個大問號。台大大一生微積分+普化 成績明顯較上一屆弱化張耀文教授在國科會3月於新竹舉行的「台灣半導體產學論壇」中表示,台大發現,整體來說,108課綱新生(目前大一學生)在上學期的基礎學科表現,相較於上一屆(目前大二學生在前一年大一上學期時)的成績「有明顯弱化」,特別是微積分及普通化學。如果從各學院來看,電資學院的情況還不是最糟糕的。他日前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說明,只有一個學期的成績往下掉,固然說服力有限,可能需要持續追蹤,但參與大一微積分教學的不少台大老師,以前都沒有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較前一屆大降的感覺,但從上學期以來這個感覺很明顯。張耀文認為,台大大一學生的數學及化學程度降低,其實是個雙重危機。第一,微積分授課老師的評分有一致性,不至於去年與今年評分標準大不同,而且許多大一微積分課程是多位老師聯合出題、共同評分。在評分標準相對穩定下,大一同學的成績還明顯低於前一屆,這情況比成績不佳更嚴重。第二,實施108課綱目的之一,是希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從經驗來看,若強調自主學習,高中生學科程度的分布應更趨向M型化,通常能進台大的都是在M頭,「現在連M頭的水準都在下降」,不能不說是警訊。「你只考兩學分物理,就進了台大電機,這不是害死我們孩子嗎?」張耀文認為,108課綱大砍自然領域的學分數,與大一學生基礎學科成績降低有不少關聯。大學學測只考108課綱的必修學分,而原本在99課綱,包含物理、化學、生物及地球科學的自然領域,必修共有16個學分,如今自然領域必修在108課綱只有八學分,等於上述四科各只有兩個學分。「你只有考兩學分的物理,就可以進台大電機系,這不是害死我們孩子嗎?後果就是理、工、醫、農四大皆空,傷害了科技產業的人才培養。」至於必修課程中四個學分的「自然探究與實作」,由於全國高中各校做法不同,他認為很難列入學測的評量內容。對此張耀文建議,教育部宜將108課綱的自然領域,從八學分改成18個學分,也就是與學測要考的社會領域18個學分一樣,並且把「自然探究與實作」改成選修課。蔡明介前年罕見投書 「高中數理教育若時數不夠,必導致未來人才素質降低」其實,國內產學界憂心108課綱大砍自然領域學分數,不利台灣科技業人才的培育,不只張耀文。很少投書媒體的IC設計龍頭、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早在2021年7月,也就是108課綱實施將滿兩年時,曾以「談數理教育與大學甄試」為題,投書自由時報,表達他的憂心及建議。蔡明介在投書中明言,「我認為,對於未來有志朝數理及工科等領域發展的學子而言,高中的基礎數理教育若學習時數不夠、課程深度不足,必影響紮根,導致未來的科技人才素質降低。」「另一方面,大學入學考試政策的變動,會牽動高中學生的學習重心與學習資源配置,如果考試政策規劃可能導致高中數理教育被輕忽,甚至失去學生與家長應有的重視,勢必影響學生的競爭力。」「為了國家的未來,我誠摯呼籲,高中教育乃至於大學入學考試制度,應重視數理教育基礎的奠定,並能有效鑑別數理優秀人才,其影響甚為深遠,不可不慎。」在這篇投書刊出後,後續也有高中校長投書,表達類似看法。台灣半導體產業要發展 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一定要顧好台大電機資訊學院下有電機工程、資訊工程、電子工程、電信工程及光電工程等系所,都與半導體產業有密切關係,也是台積電、聯發科等竹科大廠長期延攬人才的來源。因此,身為院長的張耀文,對於國內教育政策與科技業人才培養,有多年深入觀察。他回憶,奠定全球記憶體商業化技術基礎的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施敏,以及發明了「FinFET電晶體技術」的前台積電技術長暨中研院院士胡正明,回母校台大演講時都提到,最懷念40~50年前台大給他們的,是在數學、物理有非常扎實的訓練,是真正可以用上一輩子的專業。張耀文認為,台灣半導體產業要發展,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一定要顧好,才有辦法做創新的研究。「台灣要想清楚未來國家的發展方向,如果半導體是未來國家的發展命脈,那國家政策是不是要適度配合,讓這個領域的學科有基礎,才能有足夠人才支撐這個產業。」天佑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