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布克F91 wrote:
不愧廠商發的愚人節新(恕刪)
我的想法跟你不一樣~~
對沃旭來說, 如果東西不合格, 二一添作五, 有個模樣就好, 就把底座裝下去, 哪天颱風地震大一點就像花蓮電塔倒了, 成為世界笑話, 是沃旭必須負全責.
你東西都給他合格的, 倒了他負責, 那是他心甘情願. 但是你東西不合格, 叫他在那裏提心吊膽20年, 他不肯. 這樣他沒有錯啊~~
如果產品合格, 我相信沃旭不會給自己找麻煩, 另外再弄幾套進來.
而且國產廠商也可以很清楚認知, 未來要當沃旭的供應商, 就是要夠水準才當得了.
台北捷運一剛開始也是被無知的酸民罵得很難聽. 說每公里造價世界最貴.是當凱子..... 之後酸民也說不敢搭高鐵, 結果現在站站到處都想要高鐵停車.
中國最愛搞國產化, 結果中國生產的賓士BMW奧迪的車子, 都爛透了.
至於國產化的違約的部分. 該罰就罰, 沒國產成功, 多的錢當然就不給他了. 不然就是沃旭未來拿其他部分增加一些國產化來解決.
vspebrian wrote:
對沃旭來說
對沃旭來說
國產的產品本來就爛
是他原本就知道國產爛,仍然故意同意國產化,等做的時候再嫌國產爛.直接跳票
用更便宜的韓國產品成本爽賺蔡政府凱子風電的價差
還是他沒做功課不知道國產的產品這麼爛
只是答應政府國產化領取凱子風電價格
最後發現國產爛,不得已跳票用更便宜的韓國產品成本爽賺蔡政府凱子風電的價差
照理來說.人家要求的國產化做不到
沃旭怎麼有臉維持當初簽約的凱子風電價格阿?
西布克F91 wrote:
對沃旭來說國產的產品(恕刪)
印象中是第一次我聽到轉單是用西班牙的底座... 南韓做了很多海上鑽油平台, 現在的造船訂單也達全球50%, 一支小小的底座應該是難不倒南韓有經驗的公司. 南韓他沒有理由便宜賣給沃旭吧~~
話說回來, 西班牙雖然汽車石化工業沒有很強, 但是底座與支架的工業卻超厲害的. 好多大型倉儲用的超高貨架都採用西班牙的, 似乎他們在這項工業上, 具有世界一流的經驗與口碑.
至於你編的故事, 我就聽聽. 多數民間企業沒有你講的那種心眼. 還要等到什麼供應商交不出合格品, 然後怎樣又怎樣.... 反正就是要如期交出合格品, 交不出來, 就必須趕快找第二供應商處理, 追上進度. 這是大部分民營企業的思考邏輯.
遠見 2021-10-19 大缺工下,焊接還得重學?「離岸風電國產化」陷困境
**********************************************************************
國產化不足的主因還是國人在專業上的未達水準...
風電問題可參考
離岸風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
問題14: 遴選風場國產化是指?
vspebrian wrote:
南韓他沒有理由便宜賣給沃旭吧~~
人家成本低技術高打爆國產
為什麼不能便宜賣沃旭?
這還是綠色自由的新聞
沃旭賺價差賺的可爽
------------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69603
離岸風電的水下基礎龐大、技術複雜,進入門檻高,政府一方面設下國產化保護本土產業,但另一方面又有時間壓力。供應鏈廠商指出,其實開發商有手把手教台廠,但找地設廠,還有資金都要解決,台廠的初體驗沒有想像中美好,最關鍵還是價格,國外就是「俗擱大碗」。
供應鏈廠商分析,一座水下基礎造價約兩億元上下,但韓廠Samkang M&T的報價硬是比台灣低三到四成。
西布克F91 wrote:
不愧廠商發的愚人節新(恕刪)
幾年前鋪天蓋地的歌功頌德,
離岸風電三大關鍵因素:「投資商機」、「人才就業」及「技轉國產化」皆已到位,只待時間發酵。







上焉者再無信念,下焉者卑劣滿滿充斥賁張激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