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台積電跌跌不休禍首為民進黨兩岸政策

20211023・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英特爾上季營收遜色 股價摔

英特爾上季(10月2日止)營收受到上游供應短缺及中國打壓電玩產業影響,雖仍較去年同期成長5%,但不如華爾街預期,再加上該公司預警短期內投資廠房將使毛利率偏低,導致22日早盤股價暴跌10%

英特爾預警「短期內投資廠房將使毛利率偏低」說了實話,導致22日股價暴跌11.68%,台積電何時才有勇氣吐實。
20211025工商時報頭版頭條「晶圓代工價 明年全漲」,這大利多為何台積電跳空開低下跌,英特爾已經說實話,預警「短期內投資廠房將使毛利率偏低」,台積電何時才能吐實,可憐股民何時才能發現民進黨的錯誤兩岸政策讓荷包大失血
終於有媒體報導外資大賣台積電的原因

https://readers.ctee.com.tw/cm/20220308/a03aa3/1173147/share

20220308・簡威瑟、王淑以/台北報導
航母級主權基金 大賣台積
新加坡、挪威主權基金等已套現4,923億,持股驟降至74.13%,十年來新低
 新加坡、挪威主權基金等近兩年大舉持續調節台積電,外資持股洩洪,7日再賣超5.9萬張,總持股已驟降至74.13%,創2011年11月28日以來新低。法人指出,從美國開始政治干預台積電那一刻起,「航空母艦對台積電已開始轉向」。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美國干預台積電、俄烏戰爭、台灣地緣政治的利空接踵而至,外資持續賣出台積電,統計外資從2020年以來賣超台積電達4,923億元,占整體外資賣超台股1兆3,343億元的約37%比重,7日持股水位降至74.13%,創2011年11月28日以來低點。

地緣衝突 加速減碼

 外資2020年大砍台積電以新加坡主權基金最具代表性。根據資料顯示,2020年新加坡主權金減碼台積電95,278張,套現約476.3億元,若再加上先進星光先進總合國際股票指數賣出台積電42,388張,台積電旗下兩大新加坡股東賣超台積電688億元。

 2020年逆勢加碼台積電的挪威主權基金,在2021年開始加入調節台積電的行列。法人表示,主權基金賣不停台積電,與2021年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晶片缺貨的名義開始大動作干預台積電有關。

 法人稱台積電技術贏過英特爾,但政治上玩不過英特爾,今年又因爆發俄烏戰爭,台灣地緣政治敏感,加速減碼。

 據了解,負責挪威主權基金的亞洲區操盤人為挪威人,長年常駐在上海超過20餘年,對亞洲的政治事務、產業相當熟悉。

護國神山 地基仍穩

 台積電是挪威主權基金的前十大持股之一,甚少調整,除非涉及到重大的情勢改變,由於台積電的經營已升高至政治角力的競爭,因此被迫需進行調整。

 儘管國際資金狂丟台積電持股,但外資券商對台積電基本面看法不見轉壞,像是高盛證券便指出,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廠技術領先,短中長期展望均相當穩健;摩根士丹利證券則聚焦台積電N3e先進製程生產良率爬升優於預期,不僅量產時程有望提前,長期更有助獲得更多英特爾CPU委外代工訂單。

 也就是說,國際資金拋售台積電的主要原因,並非來自企業基本面,而是與總體經濟與外部風險變數關聯度較高。高盛證券不諱言,新冠肺炎疫情干擾尚未完全消除,尤其大陸仍採清零策略,可能增加企業成本,亦不利消費復甦。此外,俄烏戰爭愈演愈烈,地緣政治風險增添市場波動度,當機構法人優先規避風險、出脫持股,最大權值且流動性最佳的台積電首當其衝,實為非戰之罪。
投資本來就有賺有賠了。有人投資是穩賺不賠的嗎?

你都知道最近因戰爭大機率會跌,怎麼不認賠出場。

等台積電跌到心理的預期目標就能進場了。
投資要看清楚大方向才能趨吉避凶,世界各國廣設晶圓代工廠後遺症過幾年就顯現,外資當然提早轉向
20220401台積電ADR已經跌到102.79,下跌原因正如本篇開版所言逐漸清晰明朗
你這篇厲害
光明之學 wrote:
你這篇厲害(恕刪)


謝謝你,過獎了
fannfu wrote:
說的好像蓋晶圓廠是世紀帝國一樣,滑鼠點一點,明天就蓋好還能大量產是吧


誰敢賣中國高科技 明天美國會讓他頭頂飛來死神無人機一顆地獄飛彈祝壽


https://youtu.be/gKRz2Y-fWlo
https://youtu.be/gKRz2Y-fWlo







===========================



【美中角力戰2】美國封殺中國半導體產業 「中國芯」恐成台股下一個未爆彈!
2021/04/14 17:30
文|
林宏達
▲美中新一波科技戰開打,世芯-KY股價成為重災區。(圖為世芯-KY總經理沈翔霖/陳俊松攝)

4月8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刊出報導,質疑中國透過世芯,向台積電下單生產的晶片,用來研發極音速武器,未來可能用來瞄準美國航空母艦。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中國用美國的晶片科技,製造先進武器系統」,質疑台灣使用美國的半導體設備和技術,會成為美國安全的破口。同一天,美國商務部發布新一波制裁,將飛騰等7家中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一位半導體廠董事長觀察,《華盛頓郵報》報導和美國商務部制裁禁令同日發布,絕非巧合。他認為,該報導內容顯示,台灣半導體產業中,涉及向中國出口軍民融合技術的公司,未來受美方制裁影響的可能性大增,「接下來一定要非常保守」他觀察。
晶圓代工價格上漲,業績越來越好,為何股價一路下跌,外國投資機構看到什麼盲點,台灣股民卻不知道的大局變化。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