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輕症在家,真的是好主意嗎?

liulisisuo wrote:
不是出去趴趴走,死家裡都沒人知道。(恕刪)

萬華:
一例病歿於家中,
一例失聯,找到時已往生...
Jevon wrote:
萬華:一例病歿於家中(恕刪)


之前還笑阿共 的方倉醫院

結果我們連床都沒有
賣不掉 加價賣 再賣不掉 銀行幫你賣
這請尊照專業醫生判斷。有些是可以的。
liulisisuo wrote:
不是出去趴趴走,死家(恕刪)


不應該因為少數沒沒水準的確診者會趴趴走的原因,

就不相信大部分高素質的確診者會為了救大家而犧牲自己自由,

但重點是你要先讓他們知道他們確診了

不是嗎

難道就是不相信台灣人 , 認為以台灣人的水準一定會大亂?
old_hsiao wrote:
出去趴趴走,時終會知...(恕刪)


香港對於居家隔離者會配戴手環,出去被看到還有檢舉的機會,台灣是趴趴走沒人知。
GTRX7R35

這個是好辦法, 要模仿應該不難

2021-05-21 19:26
GTRX7R35

電子腳環更好,必要的時刻需要用必要的方法

2021-05-21 19:30
a70569929 wrote:
這請尊照專業醫生判斷。有些是可以的(恕刪)

"已不具傳染力"的勉強說的過去,
若不是呢?
深海潛艇

會重症的傳染力都很強,已不具傳染力是在騙誰啊

2021-05-21 19:46
格襯衫

我也覺得怪!這些王!不都無太大感覺不舒服才四處跑嗎?不舒服都躺床了 那有力氣四處跑[汗][汗][汗]

2021-05-21 20:52
VET01 wrote:
輕症在家,真的是好主意嗎?

舉例和標題是不同的
(1) 舉例的她不是輕症
(2) 她沒有待在家
(3)重症送醫院 , 所以舉例的她送醫院了
(4)5月19日指揮中心的說明, 有1386名確診者隔離,26人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救治,其中3人同時使用葉克膜。
依照統計資料 ,80% 都是輕症無誤
(5)這個病的病程是會在半天內突然變化沒錯 ,但如果不做流量管制 , 不做檢傷分類 , 像印度一樣醫療崩潰了 , 就算人送到醫院, 醫生忙翻了找不到人, 護士騰不出時間 ,病床都佔滿了 , 呼吸器都接上在使用 , 還是一樣坐以待斃
(6)方艙有在治療嗎 ? 沒有 , 什麼設備都沒有 , 還是一樣要後送。這和在家不是一樣嗎 ?

Jevon wrote:
"已不具傳染力"的勉強說的過去,
若不是呢?

疾管署由台灣發病病患去追蹤他周邊的相關接觸者 。 追蹤過1818名相關接觸者 , 接觸者當中有22人被傳染, 全都是在發病後5天之內被傳染。 台灣的病例當中, 5天後造成感染的病例數 是 0 人
超過 5天之後接觸 ,......造成感染的病例數 是 0 人
因為冠狀病毒使用二套系統來複製
複製 病毒核酸 和 複製 病毒外殼 是兩套系統
8天後 ,PCR驗得到陽性(驗到病毒核酸) ,但是做 病毒外殼 是另一套sg-mRNA已經驗不到了, 無外殼蛋白, 是無法嵌入人類細胞的。

再綜合國外的報告 , 「無症狀者」第一次採檢陽性結果的十天後,幾乎就沒有任何傳染力。
中國寧波疾控中心研究顯示,平均每個有症狀確診病人可傳播3個病人(R0=3),平均每個無症狀感染者可傳播則不到1個病人(R0<1)。

再依據 這一篇文獻報告
Duration of infectiousness and correlation with RT-PCR cycle threshold values in cases of COVID-19, England, January to May 2020 separator

這篇報告除了測 檢體的 Ct值 , 也同時培養病毒 , 看病毒能不能在活的細胞內複製(造成CPE)
RT-PCR循環閾值(Ct)值與可否培養病毒密切相關。
用臨床檢體樣本接種Vero E6細胞,並在37°C,5%CO 2下孵育。每天檢查細胞的細胞病變CPE效應,直至14天
發現
所有藍色的點是能培養出病毒的, 全部都分佈於發病之前14天(發病前→發病時感染力最強)到發病後的13天之內


(1)Ct> 35的樣本中培養病毒的可能性降至8%

所以標準才訂為 Ct值35
(2)發病後10天降至6%

發病 13天之後的樣本 , 就再也養不出病毒了

所以 檢疫期才訂為 14天

否則 就算是 30天之後 , 仍然能驗到 PCR為陽性
herblee

這個病不同於流感, 受體ACE2在下呼吸道多, 所以病毒是搭直達車到肺, 會突然轉肺炎

2021-05-21 20:13
herblee

無症狀感染者 是一直都沒有症狀 , 不是輕症轉重症

2021-05-21 20:14
VET01 wrote:
https://www(恕刪)

台灣也開始路倒了阿...
herblee wrote:
...........................
(6)方艙有在治療嗎 ? 沒有 , 什麼設備都沒有 , 還是一樣要後送。這和在家不是一樣嗎 ?
.....................


不一樣,在家有其他同住家人可能被傳染,而且在家隔離期間轉重症家人被傳染風險升高

而且中國的做法是方倉醫院也是有醫生的,台灣的方倉醫院有沒有配不知道,但是應該是要配醫生,而且就算是沒配醫生也應該要有護士在,護士至少比一般民眾懂如何判斷是否是要送醫院救治
VET01 wrote:
https://www(恕刪)

其實我覺得那是「零篩檢零確診」邏輯的延伸!
其實很明顯,光快篩就篩出這麼多,而且有醫生也說去年就好幾次社區感染了,指揮中心根本都知道病毒一直在台灣到處竄,只是多數人是輕症或無症狀,沒發病沒變成重症,加上沒篩檢,就算了,現在篩出來了,就...當作沒篩一樣,回家去!

民進黨有把台灣人的命當命看嗎,817說說啊...?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