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你們知道缺水是誰造成的嗎?

天災不可抗拒跟政治無關,但跟你我用水習慣有關!
除了包含馬政府後期 水庫無法興建
另外 還有 歷年來都輕視 水庫清淤
導致 現在台灣島內 逾半水庫都幾乎失去蓄水的功用
(很多只剩下觀光功用...)
fj510 wrote:
暖化造成氣候變遷,只(恕刪)

是阿 加燒了一大堆煤和天然氣 哪能不暖化 君自於凶
誰扯的防颱風結界就誰來背鍋~
dgame wrote:
除了包含馬政府後期 (恕刪)


參考這個新聞

水庫乾涸見底,為什麼不去清淤?
水庫缺水,除了老天爺沒下雨之外,水庫塞了一堆淤泥,蓄水效率嚴重低落,也是關鍵。這麼說來,此時不是該趁缺水趕快清淤泥嗎?

杜易寰 天下Web only
2015-03-31

台灣大旱,讓水庫淤塞的老問題又浮現檯面。以比較嚴重的石門水庫來說,已經淤積了三分之一,南部更有淤積超過五成的水庫,很多人在問,此刻不趁機清淤泥,更待何時?

其實,各水庫不是沒有在清淤泥,但清淤難度很高,並不如大家想的這麼簡單。石門水庫技術顧問林兆威就大嘆:「只要不讓淤積量再增加,我們就算是達成目標。」

清淤泥難在哪裡?主要難處有三:

難處一:舊的清太慢太少,新的來太快太多

清太慢太少,那清快一點不就得了?以石門水庫為例,淤積量約為1億立方公尺,但一台卡車卻只能載運約12立方公尺的淤泥,每天能清出2000噸就已經很多。這個速率下,大概需要耗時5萬天,約136年才清的完。

此外,水庫上游的水土保持往往不佳,颱風一來,大量的泥沙也就跟著滑落水庫。2004年的敏督利颱風,一次就為石門水庫帶來了2700多萬立方公尺的淤泥,清淤速度完全跟不上淤積速度。

難處二:清出來的淤泥無處去

清出的淤泥要往哪去是另外一個問題。淤泥不比砂石,經濟效益極低,沒有什麼業者想要購買。過去石門水庫的淤泥往往被用來當作台北港填海造陸的材料,但現在台北港一期工程已經完工,清出來的淤泥又不能隨意棄置,反而無處可去。

廣告

難處三:施工難度高

淤泥往往淤積於水庫底部,雖然大旱,但水庫中仍然有水,清淤的施工難度高,如果直接開挖,大家可想而知,水庫裡的水會因此太過混濁,無法飲用,因此只能用抽淤泥的方式,慢慢把淤泥抽出來。

水利專家指出,比較可行的解決方法是建造排沙設施。排沙設施可以在洩洪時,打開排砂口,讓水把底部的淤泥一併帶走,以石門水庫在蘇力颱風排沙時為例,一次排沙就成功排出6萬噸淤泥,超過普通清淤方式一整個月的清淤量,但國內的老舊水庫目前大都尚未加裝。
Moralsense wrote:
但水資源的永續發展卻沒有在國民黨執政時期完成,
以至於雙標萊豬黨在這議題上無法啃老,

確實是KMT的錯!

誰叫KMT先不把台灣的長期水資源建設做完再輸給DPP,害DPP沒辦法像台灣有台積電一樣可以啃老。
國民黨<------



滿滿台灣價值
什麼什麼?背鍋居然沒有老共的份?本阿陸表示不服!
颱風大概比較怕處女吧,有練玉女心經很強!
為什麼你的論文沒有教授肯簽名背書呢?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