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蔡連任共機開始越中線」 馬憂心:政策若錯 千萬人頭落地

鐵牛CEO wrote:
沒辦法阿

蔡英文就不去求和

兩岸就不會有九二共識


老共「求和說」就是打臉老蔡+喬王,老蔡嘴巴很硬但是身體很老實
馬英九時代大家都經歷了
我們有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嗎?
有不能選總統嗎?
如果真像綠人說得這樣
照理說不會有小英總統出現才對

所以這種扣帽子都是誇大其辭
跟中共和談也不叫"跪舔"
這邊信誓旦旦說台灣要硬起來的人
到底對開戰有多少準備?
願意自己去從軍嗎?
願意家人去從軍嗎?
家裡有準備存糧跟水面對斷水斷電的生活嗎?
至少也要呼籲執政黨把"募兵制"改成"徵兵制"吧
當兵訓練期要改回兩年
以前國民黨在跟老共嗆聲時
軍事準備可不像今天如此不羈與鬆散

台灣的軍事實力本來就比中國大陸弱
人口也少太多
想要凡事都"硬"起來跟對岸對槓
要有苦戰的心理準備
不是嘴砲而已
如果權衡之下覺得打仗太傷筋動骨了
適當的"求和"並無不可啊
今日習大在聯合國一再跟美國保證
中國沒有要在世界"稱霸"
美國都踩在他頭頂上了
中共領導人的姿態竟然放這麼低
這也是一種"求和"啊
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
"識時務者為俊傑"才是聰明人該做的事

但我覺得馬英九前總統無須對現在的政局一再發話
一方面沒有用,只是成為民進黨反宣傳的工具
再來是改變不了大局
92共識並非適合現在時局的主張
美國跟中共已經滅掉了台灣模糊的空間
台灣要求生存也只有站美國隊的選擇
所以小英政府的兩岸政策是適合目前的時局
只是無須在宣傳上繼續加深兩岸民間的敵意
這對民進黨的萬年執政有好處
對台灣人民並沒有好處
你討厭別人、別人一定也會討厭你
14億對決2千八百萬人
誰贏呢???
大小眼J wrote:
但我覺得馬英九前總統無須對現在的政局一再發話
一方面沒有用,只是成為民進黨反宣傳的工具
再來是改變不了大局
92共識並非適合現在時局的主張
美國跟中共已經滅掉了台灣模糊的空間
台灣要求生存也只有站美國隊的選擇
所以小英政府的兩岸政策是適合目前的時局
只是無須在宣傳上繼續加深兩岸民間的敵意
這對民進黨的萬年執政有好處
對台灣人民並沒有好處
你討厭別人、別人一定也會討厭你
14億對決2千八百萬人
誰贏呢???


前面同意,但這部分脫離現實

老蔡兩岸政策是什麼?

抱老美大腿亂嗆老共,再找喬王傳話又被打臉求和
鐵牛CEO wrote:
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恕刪)


非也!
現在的台灣其國際地位是模糊的,
不能算中國的一部分,也不是獨立的國家,
但這些並不妨礙台灣宣告為永久中立國(或地區)。
想想看清末的東南自保區,
那麼多省雖屬於大清帝國但自行宣布不參戰,
保持中立地位。
台灣不管國際地位如何,
就自行宣布為永久中立國(或有人要稱地區也隨他便),
不幫任何一邊打仗,又有何難?
反正不見棺材不掉淚

那就讓牠們見識見識棺材

就像川建國一樣,新冠沒控制好,就是有死不完的老美

就算痊癒了,後遺症還是很恐怖

還好還好,這年頭網路發達,要貪生怕死還蠻容易的
大小眼J wrote:
馬英九時代大家都經歷(恕刪)


現在小英是被美國逼著吃美豬買一大堆超貴的武器
被中國照3餐飛海峽中線
然候這是最適合台灣的政策..
大笑三聲
被左邊扁又被右邊喂毒,真的超可憐的好嗎
美中台關係能被小英玩成這樣也不容易哪
finepupil wrote:
老共「求和說」就是打臉老蔡+喬王,老蔡嘴巴很硬但是身體很老實


真的 等國民黨再度執政

再去求和就好

不過還來的急嗎?

john65537 wrote:
非也!
現在的台灣其國際地位是模糊的,
不能算中國的一部分,也不是獨立的國家,
但這些並不妨礙台灣宣告為永久中立國(或地區)。
想想看清末的東南自保區,
那麼多省雖屬於大清帝國但自行宣布不參戰,
保持中立地位。
台灣不管國際地位如何,
就自行宣布為永久中立國(或有人要稱地區也隨他便),
不幫任何一邊打仗,又有何難?


所以 你覺得中國跟美國都是草包

可以讓台灣隔岸觀火

幫共產黨恐嚇台灣人

這位前總統實在很會
菜包817 wrote:
「蔡連任共機開始越中線」 馬憂心:政策若錯 千萬人頭落地
2020-09-23 01:44 聯合報 / 記者李承穎、陳玫伶、王寓中/連線報導
中共軍機不斷越過海峽中線,兩岸情勢升高,前總統馬英九表示,過去兩國論等衝突時,大陸都沒越過海峽中線,直到今年蔡英文總統連任才開始;他說,九二共識可以同時處理主權和定位問題,仍有必要性,否則一旦政策錯誤,千萬人頭落地。

根本不存在的共識 , 也能一再拿出來誤導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 只有『沒放棄武力進攻台灣』才是事實
一昧相信中共的口號由「武力解放台灣」(武統台灣)、「血洗台灣」轉變為「和平統一」 ???

中共具體的武力行動 從來沒有間斷過
1949年10月24日晚,古寧頭戰役(金門戰鬥) 解放軍第28軍第一梯隊3個團(第82師第244團、第84師251團、第85師253團和第82師第246團)渡海進攻大金門。但在湯恩伯旁的參謀,日本帝國陸軍中將根本博(即中華民國中將林保源)大膽獻策,使解放軍陷入布袋戰術,並利用坦克, 海軍登陸艦砲,及空軍P51戰鬥機,射擊轟炸解放軍的船隻, 切斷解放軍的退路 。古寧頭戰役成為國軍在國共戰爭中極少數成功的三軍多兵種聯合作戰,結果讓登島解放軍在島上戰鬥三晝夜後,全軍覆沒。

1955年1月18日,解放軍華東軍區部隊攻佔一江山島,這是解放軍首次陸、海、空三軍的協同作戰。至當日下午5時30分,經過一天戰鬥,解放軍佔領該島,中華民國軍一江山指揮官王生明將軍引爆手榴彈自殺。
2月8日至2月11日,美國海軍與中華民國海軍將大陳島軍民船運撤退至台灣。

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對駐守金門的國軍部隊發動了823炮戰,在四十四天內向金門射擊砲彈幾近五十萬發。金門防衛司令部副司令官吉星文、趙家驤、章傑等殉難。
9月11日,駐守金門的國軍開砲反擊擊毀廈門車站。9月22日,美國所支援的八吋大口徑巨炮由中華民國海軍運抵金門。
美國緊急運送AIM-9響尾蛇飛彈給台灣空軍,裝配在F86軍刀機,於1958年9月24日在台灣海峽上空的空戰(史稱「九二四溫州灣空戰」)中使用,戰果爲擊落共軍9架殲-5(MIG17),擊傷1架及疑似擊落2架。讓解放軍封鎖金門的企圖失敗。

對台彈道飛彈大多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第五十二軍,少部分屬於其它部隊,司令部位於江西樂平,包含射程僅達台灣的地對地東風-11短程彈道飛彈及東風-15短程彈道飛彈,多為機動部屬,1996年台灣海峽危機所進行飛彈試射的815旅亦屬此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沒有公開導彈數量。

1996年3月8日至3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福建永安和南平飛彈部隊基地,進行「聯合九六」導彈射擊演習。發射四枚東風15導彈點火升空,越過臺灣海峽。
3月8日零時與一時,從永安分別試射兩枚東風15導彈,落在高雄外海西南30至150海浬;而同步時間前後不到十分鐘,3月8日一時,從南平發射一枚東風15導彈,落在基隆外海29海浬處。後來,經美國碉堡山號神盾艦在屏東小琉球附近海域陸續偵測到4枚導彈。

根本不是投降下跪 , 中共向外擴張的野心就會滿足
1. 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海軍基地。共軍設有電子檢查站, 監視從赫姆茲海峽及美國印度洋上的嘎戈加西亞基地。
2012年,中國接替新加坡港務局掌握巴基斯坦境內唯一深水港瓜達爾港,巴基斯坦政府向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移交瓜達爾港自貿區2281畝土地使用權,租期43年 。
2、緬甸科科群島軍事基地。馬六甲必經要道。其中17個島嶼租借給中國做海軍基地和觀測雷達衛星中心,島上修建了跑道及軍事設施。建有長波導航電台,監控印度洋, 也便於中共海軍的潛艇進入印度洋。
3、柬埔寨苦克莫島軍事基地。俯瞰東南亞航道。建有共軍海軍補給站和雷達基地。中共租借柬埔寨苦克莫島興建海軍補給站和雷達基地。
4、法國屬地的阿莫土群島,南太平洋法屬玻里尼西亞的東部島群,是前往南極考察的遠洋輪往返徒中的補給站,中國自稱為其所控制。
5、泰國宋卡中泰聯合基地,早在1994年就建立,中共解放軍常駐於此。
6、安格達旭:中國在孟加拉的吉大港建立貨櫃港。中共投入高達90億美元,包括在此建立經濟園區, 建設一個新型深水港,以及通過緬甸連接中國的高速公路。
但是印度和孟加拉的協議簽署讓印度的貨輪能夠進到吉大港 。
7、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地保障基地。2008年以來,中國已派出多批護航編隊赴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護航。護航官兵的後勤保障就來自吉布地中國軍事基地,這也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一個軍事基地。
8.索羅門群島魯斯群島所屬的比卡齊克亞島,位於澳洲東北方。中國在此建有衛星探測和氣象基地。
9.無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 荷蘭海牙常設仲裁法院 仲裁文,中共在南海西沙 七連嶼、趙述島、琛航島、廣金島、永興島 及南沙7礁 永暑礁、赤瓜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華陽礁、美濟礁 都以 填海造陸方式 , 建造飛機場、港口、雷達站、燈塔、直升機停機坪與通訊設備。並進駐戰機, 艦艇及飛彈 。

2017年,斯里蘭卡因無法償還積欠中國款項,將南部深水大港漢班托塔( Hambantota Port)以資產換債的模式,“租借”給中國,期限99年。使斯國深陷中國的債務陷阱而難以自拔。斯里蘭卡政權更迭後,新總統斯里蘭卡總統拉賈帕克薩領導的新政府以國家利益為由,希望將本案撤銷。

印度和中國競爭伊朗的恰巴哈爾港。原本中國已經在2013年就主動向伊朗提供6000萬歐元(約合4.83億元人民幣),用於升級位於伊朗與巴基斯坦邊境的恰巴哈爾(Chabahar)港。印度宣布亦將投資2億美元用於伊朗的恰巴哈爾港。

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2016年8月,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宣佈,他們以3.685億歐元的價格從比雷埃夫斯港口管理局手中購得67%的股權,中遠集團將可以管理經營比雷埃夫斯港直至2052年。

債務水平處於歐元區最高的國家之列的義大利 , 其北部港口的裏雅斯特(Trieste)也是中國的目標 ,中國國有企業簽署協議,11.3億美元投資將用於提升港口的吞吐能力和運輸效率。

中國與馬來西亞簽訂的港口協議,2017舉行第二次年度峰會,會中宣布兩國締結合作的港口數從原先的16個增加為21個。中國政府已計畫投資美金100億在馬六甲建設一個深海港口,這項名為「皇京港」(Melaka Gateway Project)的工程預計在2025年完工時,使其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海港。

台灣海峽不過是共軍急於突破的瓶頸 , 最好是不費一兵一彈 就自己送上投降 。
歷史上之從來不缺"投降派" ,以為和平可以不需要代價? 這種 氛圍 在北宋滅亡前的汴京同樣也有 。
歷史殷鑑不遠 , 北宋 被金朝滅亡 就是例證 , 血跡斑斑
在中國歷史當中, 這一套"投降合談"策略,早在"大金"伐宋之時就已經使用過了
中國在亡國之前都是如此"被運用"
懼戰畏戰 , 還大力鼓吹投降? 做一個乖乖的 順民 ?
對征服者攻城掠地的武力統一認同? 那麼岳飛,韓世忠,史可法,文天祥這些負隅頑抗者又被認為是什麼?

北宋就是有 吳敏、唐恪、耿南仲等這些投降派拼命為金人附和, 以為金人就是要些金銀財帛,糧食美女,金人就會退兵。 但胃口越養越大, 要求是越來越多
北宋在第一次汴京(開封)圍城時,尚有主戰派李綱等人能守城, 就是這些投降派的蠱惑, 最終壓倒了主戰派,李綱被罷黜,終於導致二次圍城,最終城破, 金人只要錢就退兵嗎? 不是。
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金兵攻陷汴京城,俘虜 徽、欽二帝往金上都(今之東北)。二帝及男女宋俘均坦胸赤背,赤裸著上身,身披羊皮,脖子上繫繩,像羊一樣被人牽著,跪拜金太祖廟,行「牽羊禮」。 金人命宋朝皇太后、皇后入金宮“賜浴”(當眾洗澡),朱皇后不堪汙辱,當天投水自殺身亡。 
後被金人囚禁於五國城(黑龍江哈爾濱)。 徽宗1135年四月被折磨致死, 欽宗被馬亂踐而死 。
北宋後宮皇后,貴妃,公主數千人被貶入金國浣衣院(妓院)為娼妓 。

這些投降派就不必逃嗎? 以為金人會對他們很好嗎? 金軍取開封城中耿南仲家屬及諸妾、子到金朝軍營為人質。
後世給耿南仲的評語為 誤國之臣

南宋若沒有高宗?秦檜? 連下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以莫須有處死。冤死前,只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虞允文一個中書舍人都能打"采石大捷"。
南宋其實沒那麼弱,襄陽城可是堅守了六年, 蒙古無法突破。
蒙古大汗「上帝之鞭」蒙哥汗親自率領4萬軍隊進攻南宋四川釣魚城,結果大將汪德臣戰死,蒙哥本人更被城上火炮擊傷,後傷重而亡。大汗死亡引起蒙古爭奪汗位的內鬥,蒙古軍征討西亞中東進而歐洲的攻勢停滯,紛紛撤軍回去爭奪大位,歐洲因而得救。這是南宋救了歐洲!且而自此之後,蒙古內鬥分裂為四大汗國。

是漢人史天澤,張弘範參予獻策作戰, 蒙古才能突破襄陽。在厓山海戰中殲滅南宋“海上朝廷”的是張弘範,迫使丞相陸秀夫負幼主趙昺跳海而死的還是張弘範。滅宋之後,張弘範志得意滿之餘,居然學人勒石紀功,命人在石壁上刻下了「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
明朝時,新會儒士陳獻章見了這塊碑,自掏腰包,在石上增刻一“宋”字。於是,張弘範刻石紀功的碑文變成了“「宋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如此一來意思大變,成了宋人張弘範在此滅了宋朝,這就是所謂的“一字斥奸”。
明代廣東提學趙瑤見了此碑,作詩感慨.....
忍奪中華與外夷,幹坤回首重堪悲,鐫功奇石張弘範,不是胡兒是漢兒。
自此 厓山之後 , 再無華夏 !
中國數千年來一脈相承的文化, 自此之後完全斷層 !
宋朝議和的下場,該引以為戒。
蔣經國總統深知此種混淆的策略,早就提出 , 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蔣經國曾親口告訴《紐約時報》記者說:「與中國共產黨接觸(談判),就是自殺行為,我們沒那麼愚蠢。 」

投降就加官晉爵嗎? 表面上敵國歡迎投降派, 利用投降派, 私下卻是最看不起投降派!
洪承疇為例,在乾隆下令編纂的《明季貳臣傳》,就將他打入「貳臣」行列,且乾隆也唾罵他「不能為其主臨危授命,輒復畏死刑生,靦顏降附」。
洪承疇與鄭芝龍同鄉為泉州武榮人,在其承諾給予鄭芝龍三省王爵的利誘下, 鄭芝龍不顧鄭成功、鄭鴻逵等人的反對,決意帶著其他幾位兒子北上,投降清朝。
鄭成功勸阻父親不成,只好率領約二十餘人到南安孔廟祭孔,焚燒儒服,向孔子痛哭發誓,曰:「昔為孺子,今為孤臣,向背去留,各行其是,僅謝儒衣,祈先師昭鑒。!」,出走金門。

鄭芝龍本以為降清後得保家業,加官晉爵;不料清軍征閩主帥博洛背約,將鄭芝龍與諸子一同挾往燕京。
滿清更出兵攻打鄭家故鄉閩南南安。鄭成功之母田川氏當時已從日本搬至南安定居,據黃宗羲《賜姓始末》記載,田川氏遭到清軍強姦,自縊而死;鄭成功聞訊趕回南安,「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腸滌穢,重納之以殮。」 鄭成功對清朝充滿了憤恨,他為了使母親清白的安葬,就按日本人的習俗剖開母親遺體的腹部,掏出內臟進行徹底的清洗後才入殮,厚葬。
投降有用嗎????
1662年正月鄭成功得知投降清朝的父親鄭芝龍仍遭殺害,望北而哭:「若聽兒言,何至殺身;然得以苟延至今者,亦不幸之幸也!」

鄭成功死後原葬臺南近郊洲仔尾(今屬永康區);鄭克塽降清後,為免台灣人起抗清之心,鄭氏諸祖在台諸墳悉遭朝廷下令挖出遷葬北京就近看管。
鄭克塽最終求請,護送鄭成功靈柩再從北京回到『固始』鄭家饗堂安葬。

福建漳州人與臺灣和新加坡的漳州移民後代,所拜的 "開漳聖王" 陳元光為唐代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人 。陳元光是唐玄宗賜贈為豹韜衛大將軍,臨漳侯,謐忠毅文惠,後又追封他為潁川侯,賜「盛德大祀之坊」。陳元光墓在漳州浦南鎮石鼓山, 墓碑 為:「唐開漳陳將軍墓」。

不同於整個河南, 固始縣有一種固始方言(其實是唐代官話),是和閩南語相通 。
1970年,固始汪棚鄉大規模平墳還田時曾發現規模較大的「鄭成功墓」,引起轟動,文化大革命期間,該墓葬被破壞, 現在卻在廈門市鼓浪嶼豎立望向廈門的鄭成功雕像 ? 真是絕大的諷刺 。

1938年時的英國首相張伯倫極端希望以任何代價在歐洲維持和平,認為可以通過談判避免戰爭。
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占領了奧地利,張伯倫政府保持沉默。1938年9月12日,希特勒揚言要對捷克斯洛伐克採取軍事行動,
自命為歐洲「和平使者」的張伯倫三度赴慕尼黑合談,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簽署《英德互不侵犯宣言》,宣布兩國「彼此將永不作戰」?
然而,慕尼黑協定墨跡未乾,希特勒就下令出兵占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不到一年,希特勒又向波蘭出兵。張伯倫的綏靖政策破產,而他此前引以為傲的慕尼黑協定,也成了他一生的笑柄。

繼任張伯倫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才會說: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
Britain and France had to choose between war and dishonour. They chose dishonour. They will have war.

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敵國滅,謀臣亡
彭德懷 劉少奇 林彪 都是 例子

台灣出身,一切為祖國統一事業作出貢獻的謝雪紅, 在反右期間被打成右派,歷經點名批鬥晚景十分淒涼。1970年11月5日,謝雪紅因患肺癌病逝於北京,終年69歲。她送到醫院是連病房都沒有, 死在醫院的走道上。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