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港大化學博士 :蒸口罩破壞結構

新境界 wrote:
亂講 今天阿忠可是為(恕刪)


中山醫大不是用冠狀病毒實驗
只是合理推測


人若腦袋缺氧,可造成腦細胞壞死,傷害其他器官,可能導致失智,可以實驗測試有戴口罩及沒戴口罩之間的進氧量差距多少,人一天不能低於多少體內氧氣量,才不會傷害身體器官。
Lightwave18 wrote:
中山醫大不是用冠狀病(恕刪)


suyasei wrote:
是的話,真是當官的典範。(恕刪)


她不改口,大概會被罰三百萬吧 ....
我剛試驗了一下、蒸過的口罩還是能防水喔、也就是說應該還是有阻隔飛沫的能力。

口罩不夠用的悲哀。
都國家隊還出電鍋蒸口罩這招,是沒步了?
坦白說,現在這時候教蒸口罩,是多餘了,現口罩已沒那麼缺,就算用個兩天再丟也差不多可以了,不要一直重複使用
up2u wrote:
都國家隊還出電鍋蒸口(恕刪)


學醫的和學化學的

你相信誰

2月政府說不能蒸口罩

4月政府開記者會教大家蒸口罩

本來那個唐小姐說的我當笑話

現在指揮官出面背書了

到底誰要害阿中啊

2月份的政府是負責的

4月份的政府是耍寶的
up2u wrote:
都國家隊還出電鍋蒸口(恕刪)


作秀!…
cch327 wrote:
學醫的和學化學的你相(恕刪)


冠狀病毒要在60度高溫空氣30分鐘才會殺死

不織布公會的論文
http://www.nonwoven.org.tw/index.php?Act=0&SK=11296&MK=0&PK=5345&fbclid=IwAR22dp4nscWVHeePPD5suWxFj_yi3EBCDdZ72SZ4LgtSyGHmso0aJTv1wEE


阻擋COVID-2019 冠狀病毒口罩的性能及其滅菌後再次使用
的效率下降探討
Peter Tsai,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摘要
醫用口罩和N95 呼吸防護口罩被廣泛用於預防空氣傳播的疾病,如結核病、非典、中
東呼吸綜合症、禽流感和豬流感以及新型急性冠狀病毒呼吸綜合症(COVID-2019)。
口罩過濾層由熔噴(MB)聚丙烯(PP)不織布靜電駐極體構成。
口罩對於尺寸為3μm 的細菌的過濾效率(BFE) 是95-99%,對於尺寸為0.075um 的懸浮
次微米顆粒的過濾效率(FE)是78-87%。
N95 對於上述的懸浮次微米粒子具有>95%的FE 以及>99%的BFE。N95 型呼吸防護口罩
邊緣密封良好,符合人體面部輪廓的口罩外形結構,能夠防止懸浮的次微米顆粒進入口罩邊
緣和面部表面之間的空隙。
醫用口罩利用飛沫對口罩表面的直接慣性碰撞,主要在阻止攜帶空氣傳播疾病的大尺寸
飛沫進入人體。
然而,捕捉上述懸浮的次微米粒子所具有的FE 只有40%,因為其中50%是從口罩邊緣
和面部表面之間的縫隙進入,而沒有經過口罩。
用伽馬射線等放射性物質進行滅菌有可能分解PP 材料,而用酒精則會消除電荷。據一
份報告顯示,將口罩暴露在高溫60 攝氏度空氣中30 分鐘,可以殺死冠狀病毒
,而此處理的
溫度和時間仍然可以保留電荷。不過,一定要將口罩懸掛在熱空氣中,不要接觸或太靠近金
屬件,因為金屬溫度比熱空氣高得多,會導致嚴重的電荷衰減,也會損壞口罩。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