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本來就是大家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並且共同承擔(包含我這種不投族也是得一起承擔)無論任何一次的選舉結果,都是這樣不過這次的選舉也可以看出早在韓國瑜進入國民黨初選之後這次的選舉焦點就變成你比較討厭誰之爭蔡英文還是韓國瑜?民進黨還是共產黨?在台灣的這種選舉氛圍,真很難有政策辯論的空間所有的政策牛肉都只能淪為對於候選人好惡與兩岸關係的配角為了處理這種政策討論被嚴重忽視的情況因此制度上才會有公投這種針對單一議題的補救措施不過現在公投被蔡政府修改為兩年一次之後也面臨被弱化與邊緣化的景況公投是否綁大選不是重點但是限制舉行的時間間隔卻是不妥民進黨在未來四年仍然掌握國會多數想要讓他們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是不太現實因此四年內公投制度大概也不太可能改變這次大選結果其實揭露了很多訊息有待後續觀察如選民世代的對抗與交替從柯P起始的對政治人物本身特質的非典型潮流是否開始弱化兩岸關係的基本態度是否改變選完了,日子還是一樣過就套韓國瑜的一句話, 最愛台灣的還是只有台灣人無論檯面上政治的紛紛擾擾,台灣還是必須在嚴苛的國際政治現實下持續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