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測5G鬧笑話?連上5G後最好不要動!? (中文版新聞在28樓)

ppt15966 wrote:
結果 沒有了華為....甚麼都不是...(恕刪)

CN 先推廣成功再說吧?用很多$_$架設基地台是可以解決。
我想也是,新技術都嘛有陣痛期,
反正台灣有沒這麼早要上5G,再說唄
ppt15966 wrote:
簡直在 黑 美國自己號稱的5G系統
結果 沒有了華為....甚麼都不是

跟美不美國
華不華為 沒關係

明顯就是兩個主要問題
5G基地站覆蓋範圍小穿透力差
初期站點數少覆蓋率不足

就算是華為
這兩個問題沒處理好
也是立刻掉速

edwarddhliu wrote:
CN 先推廣成功再說吧?...(恕刪)

嗯......

人家國家補助真的有力
連上5G後就開始玩一二三木頭人
28GHz的豪米波,波長只有1cm=10mm
連一個玻璃都打不過
所以影片中才會說有效距離只有400-600英尺,約不到200公尺
到室內就沒有5G訊號了,只有4G訊號,然後只能"定點使用"

用哪家的基地台都一樣的結果,因為豪米波的先天特性,就是這樣
用高通跟華為,結果都一樣只能打100m-200m..
這種先天只有在都會區只有100m-200m的小範圍,能架設28GHz的基地台
每100m就需要一個基地台

另外還有較低頻的3GHz到4GHz頻段,才是5G主力
不過承載度低,人一多可能就會塞
看起來第一代5G電話也不能為了趕潮流而買。
現在5G塔台涵蓋不足,一定會有訊號問題,美國各大都市現在都在安裝,基本要架設30萬(大於過去30年的總和)個塔台在現有的電線桿上,大致兩個樣子,但也遭受相當的阻力,有的城市不願接受這種有致癌疑慮的現代科技,有都市甚至立法暫時限制塔台架設,在台灣可能會有更大的阻力,由圖片可看出是在路燈或電線桿上裝設,大約500公尺要一個,數量很大,所以住在二、三樓的居民很可能站在陽台就會正對這些5G盒子,因而會影響到房價,所以政府肯定要先教育民眾不要害怕才會減少阻力,不然新聞就會很熱鬧了。




剛找到中文版新聞,供大家了解。

美國5G多地實測:別動!別進屋!拿冰袋降溫!
https://m.sohu.com/a/328015903_115479/

隨著部分運營商在美國覆蓋5G信號,人們對於5G在美國的使用體驗充滿了好奇心。

《華爾街日報》科技專欄作家喬安娜·斯特恩就是其中一,近日她前往美國多個城市,體驗了美國當下的5G水平。

斯特恩5G之旅(丹佛、芝加哥、亞特蘭大、紐約),除了個別運營商的速度真的很快之外,斯特恩發現,一旦在美國連上5G信號,最好不要動,也別進室內。條件允許的話帶個冰盒,幫手機降降溫。

她最後總結道,“5G完全還沒有準備好投入服務,但它讓我們看到了未來。”

斯特恩18日在《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講述她在美國各地的5G測試情況,文章以“快得瘋狂,但熱得可怕”為題,點出了本次測試的兩大結論。
近期回收文章 f=132&t=6606888

Carre wrote:
測5G鬧笑話?連上5G...(恕刪)

5G不是鬧笑話,而是世紀大騙局,投資研發後,要讓設備商發大財(例如華為),要過去賺翻的電信公司把過去幾年賺的錢吐出來,購買昂貴的5G設備,結果用戶不買單,無法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電信商呢就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搞不好又多了三檔雞蛋水餃股
Carre wrote:
別動!別進屋(恕刪)

一般人都會在建築物內,特別是夏冬。如果未來5G還是室內就無法使用,根本就是廢物。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