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國小學童強制學習東南亞7國包括越南、印尼、泰國、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官方語言

火爆勛仔 wrote:
國小學童強制學習東.國小學童強制學習東南亞7國包括越南、印尼、泰國、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官方語言

「孩子學英文的時間都沒有了!」「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語文要配合移民」「母語在家學不就好了?」6月25日在教育部大禮堂公布的「新住民語納入新課綱」的訊息,讓臉書上的多個家長社團,又泛起一陣騷動。

現在的學生真他媽可憐要被強制學習非主流國家語言
..(恕刪)



關鍵時刻 2017-06-01 台塑越南鍊鋼廠點火啟用 背後是一場八國聯軍搶佔東南亞之爭!
台幣3200億 台塑越南河靜鋼鐵廠



https://youtu.be/T4E5fQ8tA_w




影片是繁華漂亮馬來西亞 有沒有比老 舊舊台北市 更佳
【今周刊】幫印尼、馬國蓋捷運!台灣助東南亞擺脫塞車惡夢
https://youtu.be/uC8ULn6FpQU



火爆勛仔 wrote:
國小學童強制學習東...(恕刪)


看來這個政府似乎把台灣當成東南亞國家的從屬國或是殖民地了。
看看人家美國日本政府有規定小學要教其他主權國家的國語必選嗎?!
真是要笑掉別人的大牙了。
也證明民進黨的政客從沒愛過台灣這塊土地,大家全被騙很慘。
原本國小課程中每週就有一節的本土語課程
學生可以從閩南語、客家語和原住民語中擇一學習

也就是在這一節課,學生不是在教室學閩南語
就是去科任教室學客家語或原住民語

新課綱應該只是將新住民語增列到選項中

以後每週要學習的那一節本土語課
學生改從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和新住民語中選擇

變成在這一節課,有的學生在教室學閩南語
有的學生去科任教室學客家語、原住民語或新住民語

不是每一個學生同時要學那麼多種的語言

客家語還有腔調可擇一選修
原住民語列出一大堆給學生選擇
所以新住民語應該有七項可選

實務上大多數學生還是學閩南語
家裡母語是客家語的會學客家語
原住民子女會選各自的原住民語言
所以新住民子女才會選學新住民語
108新課綱將7國東南亞新住民語言納入國小「必選」,讓台灣開創全球先例,卻也引發部份家長質疑。東南亞語列為必選,會排擠英文學習、動搖中文地位嗎?一週一節課的新住民語教學,究竟要帶給孩子什麼樣的學習?

「孩子學英文的時間都沒有了!」「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語文要配合移民」「母語在家學不就好了?」6月25日在教育部大禮堂公布的「新住民語納入新課綱」的訊息,讓臉書上的多個家長社團,又泛起一陣騷動。

這場由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主持,越南、菲律賓、印尼代表處出席的記者會,揭示了台灣開創全球先例,成為第一個將東南亞7國包括越南、印尼、泰國、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官方語言,納入國小語文領域「必選」的國家。



家長抗議:學英文都不夠! 教授:只是多一個選擇
但這項創舉,卻引發部份家長的不安。

在「十二年國教家長聯盟」的臉書社團,醫藥業的蔡媽媽於第一時間發難:「不全力推雙語教學嗎?不是要推程式語言?時間夠用嗎?」對英文學習的擔憂,24小時內引起社團家長們300多則留言討論。

記者致電蔡媽媽,她憂心地說,她的小孩都念大學了,但成長過程在英語學習上十分辛苦,「現在小一有一堂課的時間,為什麼拿去學這些流於形式的新住民語,而不是好好學英文呢?」(延伸閱讀:經濟學人:全美語教學,孩子學科、英語都學不好)

她的論點獲得許多父母的贊同,他們紛紛留言表示,台灣學童的英語力在國際上已不是前段班,再這樣下去,孩子的競爭力會受影響。

她們的憂慮來自孩子的學習時間不夠。事實上,雖然新課綱納入7國東南亞語言為「必選」,但只是在原本的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之外,多開了選項,並不排擠其他科目的學習時間。
「不要緊張,就只是多一個選擇嘛!」人在印尼的逢甲大學助理教授何景榮,透過網路電話語調輕鬆地說,「這些擔憂沒有道理啊,本來就有的制度,除非家長們認為原本的鄉土語言也沒有必要。」



中文地位受到挑戰? 美國也將西語、華語納入必選
反彈聲浪不只針對英文學習,還有人質疑,母語應該跟媽媽學就好。

在社團中,一位不願具名的兒童文學作家留言,「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語文要配合移民。到德國上大學,給你2年讀德文,2年後,德文考試沒通過,請回家吧!」她質疑,「配合移民語文?什麼居心?」更有家長直言,「母語回家和媽媽學就好。」(延伸閱讀:新移民幫德國打下世界盃、也幫德國拼經濟!)

這些言論顯示了台灣民眾對「我族」意識被挑戰的焦慮,除了家長,網路論壇台大批踢踢討論時,也清一色流露出族群中心主義的觀點,像是稱東南亞語言為「土人語」。

剛從東吳政治系畢業的劉千萍,是這次新課綱課審大會委員唯一跨國婚姻子女,母親來自越南的她表示,「最近幾天看到很多人說教母語是媽媽的責任,但新住民家庭過去二十年在台灣受到很多歧視,不管是生活或語言,所以我們基本上不會被鼓勵要學媽媽的話。」

她舉例,從小到大同儕之間,在路上聽到外籍移工對話,會模仿、會訕笑,「在這樣的情境下,小朋友會害怕使用那個語言,那並不是家人個別能扭轉的,是整個社會氛圍要改變。」

事實上,美國加州、紐約等移民較多的區域,多數學校也都將西班牙語、華語等納入必選課程,並非外來語言只能關起門來在家自學。且新二代學習母語並不會挑戰官方語言中文的地位,因為他們從小在台灣成長,中文沒問題,被遺落的反而是母親、父親的故鄉方言。

一週一堂課,要學的不只是語言
新住民語文課綱今年8月上路,從國小一年級起,一週開設一節課,依學生意願選讀哪一種語言。國中可於彈性學習課程選修,高中則納入第二外國語文課程選修。 除了紙本教材,國教署也委託中央大學及資策會研發新住民語文數位學習教材,目前第一學習階段第1至4冊已完成,內容包括7國語文的課文雙語配音,還有互動問答及歌曲設計。

小學一堂課是40分鐘,也有人質疑,要能因此習得流利的外語恐有困難,「這關鍵不在幾小時教學,而在國家尊重這個語言,」何景榮的母親來自印尼,感觸特別深,「三、四十年前我們會說原住民是山地人,講台語要掛狗牌,現在都不會了,當國家把一個族群的母語放在教育的課綱裡面,不到一小時也好,就可以減少歧視,」何景榮說。
國教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洪詠善表示,「怎樣透過語文學習,促成我們對於所有生活在這塊土地人們的理解,是新課綱設計的理念。」(延伸閱讀:印尼新住民 台灣最陌生的新家人)

「聯合國近年也不斷強調要包容的世界,台灣本來就屬於多元文化並存的社會,近年新住民二代學生人數愈來愈高,這一塊當然不可忽視,」她說。

目前來自東南亞移民所生的新二代,在台灣國小教育階段4.8萬人、國中教育階段4.3萬人、高中職階段4.5萬人及大專1.7萬人,總共約15萬人,再加上父母親,新移民總數約達80萬人,已成為台灣社會的重要的一部份。

獨步全球,並不容易。7國總計126冊的語文學習教材,歷時三年、召開1051次編審會議才誕生。洪詠善分析,這得力於台灣長期在新住民語言文化的耕耘,「我們的課綱編輯委員,涵蓋了很多不同身份的教育及社會工作者,他們長時間關注新住民領域,投入改善他們各方面的權利。」

她舉例,新住民語召集人——世新社發所教授夏曉鵑長期替新移民女性發聲,課綱委員樂利國小教師王筱慧深耕新住民語言文化,台北教育大學教授王大修還投入師培,「新課綱出現只是水到渠成,讓這些長期的耕耘都浮上檯面。」(延伸閱讀:用文字紀錄新移民 她要讓「新二代」的標籤消失)

「關鍵不在幾小時教學,而在國家尊重這個語言,」何景榮的母親來自印尼,感觸特別深,「三、四十年前我們會說原住民是山地人,講台語要掛狗牌,現在都不會了,當國家把一個族群的母語放在教育的課綱裡面,不到一小時也好,就可以減少歧視,」何景榮說。

多元社會不能錯過的學習機會
駐台北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阮英勇(Mr. Nguyen Anh Dung)即表示,感謝台灣人民和社會願意擁抱新住民,「我們本國人要編教材都不容易,台灣卻編製出7國新住民語文教材,讓教育多元發展。」

產業國際化趨勢,也有許多家長與青年學子看好教學資源,成為跨語言的新世代人才。但在商機以外,嘗試了解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土地的他人,本來就是多元社會不能錯過的一堂課。

排擠英文、動搖中文的恐慌之下,潛伏的刻板印象與誤解,得靠新課綱的素養教學慢慢消融,讓下一代學子體認到何謂真正的「共生」。(責任編輯:洪家寧)
************************************************************************
根據本文內容,增加這些外語的目的根本不是要小孩學會這些外語。而是要減少歧視。

但是,你們這些官有告訴過這些七歲的小孩,學這些外語的目的是什麼?
還是說你們這些官搞這些課程只是為了迎合上意?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mitchelskuo wrote:
原本國小課程中每週...(恕刪)


你巷子內的...
重複部份就不說了
個人的實務經驗希望可以供參
1.好多年前協助辦理內政部火炬計畫,目的之一就是希望以及鼓勵新住民媽媽教自己孩子母語,親子間用母語溝通。很多我們理所當然的事在她們身上是有苦衷而且為難的。有人教了,越語、泰語、日語、韓語,這些孩子一口流利的母語與中文,一個朋友的孩子還考上外交部人員派駐印尼。有排擠到什麼嗎?即將就業或希望到母親國家的這群孩子,我祝福你們,畢竟那裡還有勢力龐大的韓國人、日本人、中國人以及當地人要和你們競爭。
2.師資,也在那麼多年前,政府開始鼓勵這些新住民朋友接受我們各縣市政府培訓,培訓如何教授這些語言給我們的孩子。這過程很久也很辛苦,彼此也互相競爭,讓我想到各縣市教甄,今年6、7月他們以成績分發到各地了。一位朋友越南某大學畢業,我覺得她真的是下嫁到台灣,也如願的參與了分發。各位知道嗎?閩語、客家、原住民語,我們的孩子原本就有選一種,108給新住民孩子多了一個選修他母親的語言而不是只能選閩語、客家、原住民語。回家後用母語跟媽媽聊天或問媽媽這字要怎麼用,外公外婆怎麼念,這不是很自然嗎?題外話,如果你孩子平常在家講台語、學校講國語、安親班講英語,你想叫他那節鄉土語選修印尼文也是可以的。
3.還真希望這些新住民老師能在社大開課,造福其他也想選讀的台灣人。像我和我同事就滿想學的。

安基拉 wrote:

看起來民進黨真的很怕台灣的競爭力太強,
所要要從小毀掉台灣的教育,
如果再讓民進黨亂搞下去,
台灣早晚變成東南亞小國之末,
還是因為民進黨高層都是些沒後代的,
所以不在乎台灣的未來...
..(恕刪)
火爆勛仔 wrote:
國小學童強制學習東...(恕刪)


你有事嗎❔

有強迫嗎。。。。
阿伯 你們這几隻每天發假新聞不累嗎

領多少
火爆勛仔 wrote:
國小學童強制學習東南...(恕刪)
滿屌的...別國是拼命教授英語系先進國家的語言,而台灣卻拼命的把東南亞語言從國小教...教育資源少的可憐難道不能把資源集中在英語教學嗎?

神氣保 wrote:
教育資源少的可憐難道不能把資源集中在英語教學嗎?

你再怎麼學泰語 你的報告跟會議都還是用英文阿...
學那些東南亞語言還不如把這堂課裁掉加強英聽會話
台灣人這方面太弱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