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韓國2016年為養育幼兒花費3000億」郭台銘辦:錢不是問題關鍵在決心

那個前瞻計畫花費多少 你覺的花的值得嗎
石帝霸 wrote:
喲,我問你的你不好意...(恕刪)


你也沒回答我的問題呀!

1. "你今天拋出0-6歲國家養,民進黨能不能喊0-8、0-12、0-18,國家財政會是綠綠關心的嗎?放心好了,他們最高道德就是取得執政權,要開空頭支票呼怕戶"

我的文章並沒有推廣0~6歲國家養的政策吧?

我在此的發文只有提到少子化議題吧!你何必自己腦補在我的發文內呢?

我在其他討論提到過:
0~6歲對家長負擔最大,主要因為托育的需求。其中,雙薪家庭若是沒有透過托育中心或是幼稚園協助照顧小孩,根本沒辦法工作。

目前台灣的公托、公幼太少,私立的收費對於普通收入家庭來說負擔很大。也因此對家長來說,如果0~6歲由政府編列預算補助(現金補助,或是大量設置公托、公幼),甚至於類似9年國民義務教育概念的方式直接向上延伸到4~6歲,對新生兒家庭都有很大幫助。

當然,民進黨也可以很蠢的提出0~12, 0~18政府養...不過,這就顯示出民進黨候選人沒結婚、沒有當過庶民、沒有養兒育女經驗,所以搞出愚蠢的政策,證明自己不適任總統一職。

2. 五險一金不是社會福利政策,而是社會保險政策。
透過企業撥付相關費用,避免勞工終老照養問題。
這跟台灣的勞保、公保、軍保、農保概念相同,跟少子化問題沒有太大的關聯性。

你如果不懂,可以問問有在大陸工作經驗的台幹,不要隨意腦補。

3. 農保或是老農津貼大灑幣政策部分,其實你如果把這項政策的金額拿來對比經濟部轄下的工業、商業租稅獎勵或是工業區獎勵政策比較一下,我認為金額差不多。(當然,這是我的猜測)

若有興趣,你還可以查查看過去25%降到17%,稅金減免部分金額有多少。

我不贊成老農津貼政策,主因就是我知道有很多老農其實根本不該領津貼,政府為了選票而浮濫發放。

不過,如果你戶籍在台灣,你可以跟我一樣用選票拒絕濫發津貼的候選人。



我已婚,有小孩超過6歲,獨子跟長輩同住,也是家中經濟來源之一。

贊成小孩國家養並不會對我的現況有幫助,反而是老年長照對我的經濟負擔有助益。

問題是,我在意的是中華民國未來的存續與競爭力,所以我認為少子化衝擊必須面對、提出解決方法。

你呢?

你只在意自己的私利嗎?還是只會甘於當政治人物的嘍囉?

只知道義無反顧的幫崇拜的政客打擊對手正確的政策方向嗎?
nwcs wrote:
台灣問題不只是少子化...(恕刪)


這樣說吧...

7~15有9年國民義務教育,幾乎所有學齡孩童都有公立學校可以就讀。

這段時間對家長來說,負擔遠低於0~6歲托育與幼稚園費用。


當然,根本解決方法不是政府補助,而是解決經濟問題,提高國民所得與降低房價。

不過,我個人認為啦...

政策有執行難易度,還有受到國際經濟影響的因素。

提高國民所得 - 沒有3~5年很難做到

降低房價 - 大概20年後才有機會吧

解決經濟問題...這是長期政策,而且花的費用可能更高


這三項如果可以完成,我認為少子化問題大概也解決了,也不用政府另外編列預算補助提高生育率了。
JasonQ wrote:
你也沒回答我的問題呀...(恕刪)


哈哈就說閉眼跟瞎眼的一樣看不見,都已經藍色標註了,你還在保險&福利傻傻搞不清楚,簡直對牛彈琴
JasonQ wrote:
這三項如果可以完成,我認為少子化問題大概也解決了,也不用政府另外編列預算補助提高生育率了。
這三項如果可以完成,我認為不只少子化連長照及風電問題大概也都解決了。

不管甚麼福利政策,有錢永遠好辦事,就是因為預算有限,會互相產生排擠效果,因此對新福利政策才會錙銖必較.

郭董是強調每年要徵1600億富人稅來支應,因此不會排擠政府預算,但這會有幾個後果:
.是否能每年都徵到目標金額:總統任期8年,如果只有4年甚至只有1-2年足徵,到時怎麼辦?8年每年都能多徵1600億的富人稅,這信心是從哪裡來的?就算郭董拿全部身家來墊付,也只能撐1年,這點郭董一直沒答案,因此可行性受到質疑,不管我開任何支票,反正所有的錢都說徵富人稅就好,錢永遠都不是問題,被認為是喊爽的.
.這個方法的背後含意:只要政府缺錢就加稅,富人徵不到或不夠稅時,會向誰徵稅?你同不同意政府沒錢時就加稅?就變成需要思考的問題.
.8年後怎麼辦?8年後的孩子生出來就不用政府養了?這樣是一項長久的政策嗎?有人拿健保來比,除非把這項政策入法,不然是否遲早會有被排擠預算的一天?如果說我8年後不是總統就撒手不管,那就不是一項負責的政見,因此需要多方面討論.
nwcs wrote:
這三項如果可以完成,...(恕刪)


這樣說吧...

1. 中華民國要不要解決少子化問題?

2. 中華民國看待少子化衝擊的嚴重性有多高?

3. 解決少子化問題的方法有那些?


郭台銘也只是一個"有可能"成為候選人的中華民國國民罷了。如果他真的成為選票上的人頭之一 我們有很多的機會去檢視他的主張是否可行。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檢視其他的潛在候選人對於少子化衝擊的解決方法有哪些。

當,眾人正視少子化衝擊的嚴重性以後,一堆候選人必然會激盪出可行的解決方案-既可以降低預算衝擊,也可以增加出生率。

因此,我們要討論的是"少子化衝擊是不是需要被解決的問題"...

郭台銘的主張只是目前的解決方案之一。

蔡英文(目前民進黨應該就是她代表出線了)可以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否認、忽視、拒絕-就好比蔡英文面對能源議題一樣...

國民黨其他的初選候選人,甚至於張善政是不是也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就如同你的意見其實著眼在預算、經費以及政策持續性。

也有其他網友認為不需要0~6歲全部國家養,而是透過托育經費補助方式,既可以降低財政壓力,也可以達到提高生育率的目的。

我們也不見得要全盤接受郭台銘的主張,不是嗎?
JasonQ wrote:
這樣說吧...
1. 中華民國要不要解決少子化問題?
2. 中華民國看待少子化衝擊的嚴重性有多高?
3. 解決少子化問題的方法有那些?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永遠都是必須面對的問題,國家要解決全民的問題,不是只有少子化要解決而已,如您說的:低薪和長照都是要一併照顧到的.
我要提醒的有2點:
.不要只顧了小孩,為了下一代而犧牲了其他世代,這不是聰明的作法
.總統握有國家預算配置權,甚至能發動修法作永久更動,因此如果只是做短期承諾,我做總統就幹我不做總統或卸任後就不關我的事,這種短期支票,對國家不見得是好事,因此要慎重看待,光1年徵1600億富人稅*8年總統任期=1兆2800億,我就覺得是唬爛了,更何況以後每年都要能徵到1600億不然財源就成問題,所以我對徵富人稅此財源是抱著極高度的質疑,你說160甚至600億我還能半信半疑.

JasonQ wrote:
我們也不見得要全盤接受郭台銘的主張,不是嗎?
是的,因此可以喇一下D賽,看是否能更周全,我個人看法是:
.首要目標在解決低薪:這點我和你看法相同,但我會把這點擺在最首位,因為所得增加,人民有錢國家有稅收之後,這些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因此我會把資源優先投入在這部分.
.老年和就職前的安置及照護:不是只有0-6歲而已,在未投入社會工作之前,這些人都是家庭的負擔,要把錢花在刀口上,排富是必然的,只要提供必要的服務即可,我同意其他網友的看法,這是保險而不是福利,必須找出穩定的財源或是經濟的方案,而這部分才是展現個人實力的部分,目前不管哪位候選人,都還無法說服我買單,郭韓的所謂政策目前看起來,純粹就是為了圈選票的臨時性說詞,都是只有說法沒有完整的作法,而這種為了選票的說法,很容易淪為口號,實現的機會不大,當然也很難讓我買單,你說提供AI教室,雙語教學和提升產學合作,還比較能說服我.

基本上只要是直接給錢的政策我都是反對的,除非沒更好的方法,不然我是同意柯P的想法,不如把這些錢集中拿來做更有效的運用,因此我是贊成郭董發展相關產業的想法,但要避免圖利廠商,人民一樣苦哈哈.
1.少子化還有素質的問題,能養的不想生,不會養的生很多,現金補助可能惡化這種現象
2.台灣的雙薪家庭及夜間經濟遠高過其他國家,也就是說能配合正常學校教育時間的家庭,其實是少數。不想生的理由應該多數都基於此
3.因此,解決0-12歲的托育問題才有可能解決少生及素質的問題
4.可評估所有托育,課後費用統一收取,再由托育,課後機構,根據其所提供的服務及評鑑來申請補助
5.補助費用可設上限,可立即轉換現有市場機制,可確保教養的問題

個人一些想法,請指教
Andy5x wrote:
1.少子化還有素質的...(恕刪)
如果是公托這部分,目前做得最好的應該是新北,可以參考一下.
因為新北有效解決了土地和校園教室空間的問題,這部分各縣市還拘泥於自身想法,不想改變,現在土地和校園建設都貴森森,當然地方政府花再多錢都不夠.
nwcs wrote: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恕刪)


1. "不要只顧了小孩,為了下一代而犧牲了其他世代,這不是聰明的作法"

其實,我個人認為並不會有完全排擠的狀況出現。

老年人口的照護,主要是來自社會保險機制 - 政府補助一部分,一部分當事人薪資投保,一部分企業補助

促生獎勵 - 來自於基金效益、稅金、或是其他財政收入。

0~6歲家長負擔大,政府補助一部分

7~15歲已經有9年國民義務教育,低收入家庭也有社會福利救濟制度,所以我個人認為這部分不會有太高的追加預算

16~18歲部分,雖然有學測分配學校,但是也有不少公立高中職可以選擇,所以政府追加預算金額也可以控制。

因此,若政府能補足0~6歲的社會福利制度來獎勵生育,我個人認為對本來就有生育計畫的家庭會有誘因。

其實,我個人比較偏向全面實施4~6歲公托、公幼制度。

過去柯文哲也提出過廣設公托,卻在上任後就縮手(業者抗議?)

以目前少子化的狀況,很多小學校舍都有空教室,我認為全面實施公托、公幼所衍生的費用還在政府財政負擔範圍之內。

況且,不是實施公托、公幼,家長就完全沒有負擔費用。


2. 對於其他世代的衝擊來看:

家庭有需要負擔幼兒生養問題者: 政府資源協助生養照顧。

家庭有幼兒與老年人口需要照顧者: 幼兒生養有政府協助,家庭照顧壓力也減少一些。若是政府還有老年長照資源,對這樣家庭也不會有照養資源衝突。

家庭有青少年及老年長者需要照顧者: 青少年有國民義務教育,雖然沒有直接享受幼兒照顧福利,但是至少不會加重負擔。

3. 問題家庭超生賺錢部分,只要透過制度規範資格(比方說只補助三胎以內)。


政府投資6年或是3年(4~6),未來有機會收稅金50年(18~68),還可以降低高齡化社會衝擊。

況且,就是因為目前低薪問題無法在一時片刻獲得解決方案,所以才會有幼兒補助先行的想法出現。若是未來薪資成長達到一定程度,幼兒補助計畫也可以設立落日條款,逐漸轉換為12年國民教育制度(4~15)。

至於加稅問題...

A. 我贊成富人加稅,因為大多數富人獲利是來自於社會的資源,而不是以自身勞務換取金錢的工作模式。

B. 台灣的租稅制度有檢討的必要,富人可以透過各種手段減免應繳金額,大多數一般民眾卻只能依照稅單繳納。

C. 超收的地價稅也是財政來源之一。既然政府不退稅,何不花在人民身上,而不是花在財團身上 - 風電、前瞻...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