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budinx wrote:
大大喊一喊後明年台灣憑空出現幾個新的大水庫



前面有位西布克先貼出了台電光明電廠的可行性研究案,
當然蓋電廠怎麼說也要個好幾年.

budinx wrote:
實踐是驗證真理最好的辦法。去年颱風都避開台灣,等2025



何必等2025?
如果今年有大颱風就馬上可以檢驗了不是?

好歹也裝了2GW.
太陽能業者抗議躉購費率 能源局考慮加開聽證會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1812240195.aspx
樓主,你老要不要先跟太陽能業者先溝通一下....
請問 有沒有剷祖墳種電的八卦?
請問 有沒有太陽能光板廢棄物亂棄置的八卦?
請問 有沒有黑面琵鷺減少的八卦?
請問 有沒有蚵農因為要種電沒事做的八卦?

請問 有沒有太陽能不是不好, 在台灣執行面不好的八卦?
macross_sato wrote:
請問 有沒有剷祖墳種電的八卦?


請問哪個地方剷掉祖墳種電?


macross_sato wrote:
請問 有沒有太陽能光板廢棄物亂棄置的八卦?


不守規矩的人一定有,只能用法令強制回收.


macross_sato wrote:
請問 有沒有黑面琵鷺減少的八卦?


請問哪個地方因為太陽光電讓黑面琵鷺減少?

https://e-info.org.tw/node/210747
2018年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已於1月19~21日完成。全球共記錄到3941隻
黑面琵鷺,與去年數字相同。台灣記錄2195隻,雖仍穩坐全球黑琵度冬數量
寶座,卻比去年減少406隻,是數年來首次數量下降;其中台南驟減544隻,
當地團體憂心光電業者進駐魚塭,使得黑琵為首的水鳥食物來源減少,可能
無法樂觀以待。
目前尚無直接證據顯示造成黑琵數量下降的原因。中華鳥會保育部主任呂翊維
表示,從保育觀點來看,分布越廣可分散黑琵生存的風險,但也同時象徵更多
的棲地需要關注與保護。不過,從今年初冬季數起黑琵因虛弱營養不良送救傷
照護的案例,棲地食物資源是否充足是潛在隱憂。

過去在2011年也曾一度面臨過黑琵數量大量下降、隔(2012)年在數量上又
回升的情形。呂翊維認為,唯有繼續觀察未來的族群趨勢變化,才可能找出
影響黑面琵鷺族群變化的線索。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3552505
全球瀕危鳥種黑面琵鷺普查數量為3941隻,其中來台度冬數量有2千多隻,
仍是全球最多,但台南市野鳥學會指出,台灣普查最高紀錄是2600多隻,
近幾年都下滑到2300多隻,反而是大陸沿海數量有增加趨勢,全球黑面琵鷺
普查定明年元月26及27日同步進行,台灣數量減少是一個警訊,到底是
台灣棲地承載量已達到上限,或是全球暖化氣候影響,黑面琵鷺不必再往
南飛就可度冬,有待深入研究。



macross_sato wrote:
請問 有沒有蚵農因為要種電沒事做的八卦?


請問何處的蚵農因為種電沒事做?


以上,來源請求.
stunmaker wrote:
台灣沒建過CSP,...(恕刪)


第一,因為CSP電廠是屬於火力電廠的延伸技術電廠,這種火力電廠的管線等等技術,只有台電台塑有設置經驗,而台電高層其實是不支持綠能的,其他諸如渦輪發電機,TES系統,都必須國外採購,民間雖然有綠能業者,但是產業別差異太大,關鍵技術不在台灣手上,很難推動。這是其一。

第二,CSP發電雖然有小型,但是不具備儲熱系統。據我了解,史特靈發動機在台灣也無相關廠商。

第三,CSP必須大型化才具有競爭力,主要是西班牙發展的太陽塔式CSP發電廠的價格較高,美國主要發展的槽式CSP發電比較具有優勢。

如果要蓋CSP電廠,恐怕會面臨到融資問題。台灣的銀行與保險業者對這種電力並不熟悉。再來是土地問題,由小型民間業者去談大型土地共同使用與開發案很困難。

第四,CSP是具備夜間發電的太陽能電廠,抱歉,台灣的腦殘政府與台電沒有給出電網貢獻良心價。即便是現在你去和政府說我要蓋儲能電廠幫你穩定電網,也沒有價格給你 。(非指特約廠)

第五,雖然有人這樣說法,但是我不認為是主要原因,雲層對CSP與PV的影響,是CSP比較大。我認為類似這樣的環境最好要用平面集熱技術。現在還沒人在做這個。


TW Energy wrote:
第三,CSP必須大型化才具有競爭力,主要是西班牙發展的太陽塔式CSP發電廠的價格較高,美國主要發展的槽式CSP發電比較具有優勢。


請問一下差別主要在?
塔式比較容易燒到鳥嗎?
過客4112 wrote:
以目前台灣的電網設計,
4157MW的跳機, 就算備用率再多個10%,大概也救不起來, 原因是來不及升載
這是為何有人說,815時即使核一~核四全部滿載,也無法避免限電的最大原因...(恕刪)

這分兩個層面
1.備轉容量嚴重不足,當天只剩3%備轉。如果備轉達10%,跳電難免,但是限電規模會小很多。
2.核電做為基載本應開滿發電,燃氣的中載就不用滿載,也就不會有大規模的跳脫。

stunmaker wrote:
請問一下差別主要在...(恕刪)

哈哈 的確太陽塔式很會烤鳥。

太陽塔的優點是溫度很高,缺點也是溫度很高XD 當初發展可能是為了渦輪機熱效率,所以用集中塔式,讓溫度高到600~700左右,儲熱到550左右。

但是這樣的溫度就無法使用油類儲熱材,而必須用相變類儲熱。(不用儲熱材料的話,電廠規模就必須比較小,或者渦輪機變比較大,因為要操作尖峰發電)

相變(碳酸/硝酸鹽類)TES儲熱有個很大缺點,用在CSP是會卡死管線的。本來塔式如果像槽式,TES可以放地面,是不太需要管線的,但是它必須做在高處,變成管線跑出來了,有管線就要有加熱器,加熱器是為了要防止鹽類冷卻、在管線中固化阻塞,據說這個問題讓太陽能塔的管線問題不斷發生XD

而相反的,槽式CSP溫度低一點,但是油類儲熱材料不會固化回固態,只要防止它在低溫時凍結成冰就好了,一般的溫度不需要擔心。

jedijack wrote:
這分兩個層面
1.備...(恕刪)


目前台電的跳電應變只做到保證單一機組跳機時,
不會造成電網崩潰,而讓終端用戶必須卸載(限電)
(註: 紅色用電警戒時,無法提供上述保證)

提高備用率,或許達到2,30%後可以因為燃氣使用率降低,
而讓燃氣電廠整廠障礙時發生的影響降低,
但是對於基載電廠發生障礙的影響還是無法減輕

未來如果儲電系統真的可以用低廉的成本大規模建置
爭取到的就可能是電廠級的備援功能
這對於許多生產線不能斷的廠家是非常重要的

回到815事件, 即使當時的核電全開, 因為電力調度問題
大潭至少仍會保持6成以上的使用率
因此發生問題時, 仍有2.5GW的供電缺口必須彌補
這一定會造成用戶必須卸載以保護電網的措施被執行
當然規模與限電時間可能會較小,
但是如上述所說的,只要用戶被無預警卸載,
則傷害已經造成,差別只在於很大傷害與非常大的傷害了吧!!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