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高雄[愛情摩天輪]真有人已經在設計了!

nwcs wrote:
而且我上面說了,公共建設用意不在本身賺錢,不然照你的標準,也不用造橋鋪路,火車高速公路也不必蓋了,因為這些本身都注定是賠錢的



摩天輪叫做公共建設?
照你的邏輯,新加坡那個摩天輪註定賠錢為什麼要換人經營?就賠到底就好啦

民間已經檢討浮濫的BOT多年,不能說虧損就全部丟還給政府

那真的是山也BOT,海也BOT了。

nwcs wrote:
在市區又是公有地,...(恕刪)
●黎明之前的夜晚總是最黑暗的! ●黑暗不能終結黑暗.唯有光芒!

UFO_Alien wrote:
剛看國民大會!最前...(恕刪)


這個有猛…
Lightwave18 wrote:
摩天輪叫做公共建設..民間已經檢討浮濫的BOT多年,不能說虧損就全部丟還給政府
那真的是山也BOT,海也BOT了。.(恕刪)


BOT只有虧損問題要擔心?

內科之心加劇內湖交通負擔?柯P:交通改善無法一下就位

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的內湖科技園區產業支援設施BOT案,經議約程序後,於今年5月正式與宏匯瑞光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簽約,預計在7個月內完成都審相關作業並取得建照,19日舉行開工典禮,目標在109年5月啟動營運。外界擔憂,屆時完工後恐會讓內湖交通問題更加嚴重,對此,柯文哲表示,內湖交通無法一下改善很多,「至少可以維持不要變壞也很重要。」

坐落於內湖瑞光路、港墘路及洲子街街廓的「內湖科技園區產業支援設施BOT開發案」,市府期許此開發案未來能成為北市最優質的創業基地,105年8月22日公告招商後,至今年5月正式與宏匯瑞光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簽約。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針對內湖交通問題,批評前市長馬英九任內都市計畫人口管控失敗,但議員周柏雅質疑,柯市府內科2.0計畫6基地將增蓋6.7萬坪,勢必湧入大量人口,且內科之心完工時,捷運東環段還沒開工,未來10年恐將陷入更嚴重的交通黑暗期。

周柏雅指出,柯市府正在推動內科2.0計畫,將6處市有土地(內科之心、內科產學中心、環保局修車廠、影視音園區、河濱高中預定地、瑞光市場)活化運用,預計14公頃土地要增蓋近7萬坪樓地板面積,扣除2處公宅,其餘8成都是商辦,推估會讓已失控的內科再湧入幾萬人。


..............山也BOT,海也BOT,反正內湖交通配套不干BOT廠商的事,把大樓蓋好就好了

Lightwave18 wrote:
摩天輪叫做公共建設...(恕刪)

摩天輪不能叫公共建設??
開放了八個月又整修的岡山之眼叫什麼??
Lightwave18 wrote:
摩天輪叫做公共建設?...(恕刪)
那你覺得台北貓纜和全島一大堆的透明天空步道是啥玩意?
無法和無知之人討論,只能把你放生
對岸的輪橋合一中空摩天輪,2018年5月份開始商轉


台灣團隊想要搞的雙戒摩天輪


最後..建議你把樓主的影片看完再上來討論,不然真的是雞同鴨講,一堆黑人問號





考慮是人潮和景觀
駁二是最好的地點
那邊能蓋流行音樂中心
就算土壤液化的地方也能蓋大樓
蓋摩天輪絕不是問題
這是到處都有的東西
重點是能不能賺錢而已
nwcs wrote:
那你覺得台北貓纜和全島一大堆的透明天空步道是啥玩意?)


而且我上面說了,公共建設用意不在本身賺錢,不然照你的標準,也不用造橋鋪路,火車高速公路也不必蓋了,因為這些本身都注定是賠錢的,而且台灣公部門有個很好玩的慣例,那就是不與民爭利,會賺錢的都優先給民間承做,那些賠錢貨都是政府自己撿來用納稅人的錢來幹
.

一、透明天空步道成本多少?後續需要用水用電嗎?(首先第一個你舉例就有問題)


二、貓纜每年虧損一億你知道嗎?
如果公共建設的虧損用意不在賺錢叫做正常為甚麼漲票價?
台鐵又為什麼計畫漲票價?

你先回答以上漲票價的問題再來扣別人帽子吧,亂扯一通自以為是

貓空纜車連年虧損超過1億元,2016年初起調漲票價,外地遊客最高票價從50元漲到120元,儘管因此減少5000多萬元虧損,漲價後運量卻持續下滑,去年總運量約210萬人次,比2015年漲價前的271.3萬人次共減少61萬人次。


三、交通部在高鐵的持股有百分之40%,請問他是一個賠錢貨嗎?還講甚麼公部門不與民爭利這種歪理

台灣高鐵從 2007 年 3 月營運至今,前幾年都嚴重虧損,前四年沒給付回饋金,第五年 1 次補足 20 億元,之後虧損愈來愈嚴重,每年給付的回饋金都不足額。2015 年政府協助台灣高鐵成功推動財改案,去年高鐵股票順利上市,公司開始賺錢,還首次分配股利。
政府為協助台灣高鐵度過破產危機,2015年股東臨時會通過財改案,經由減資、增資、收回特別股等方式,將政府持股由20%增至40%,五大原始股東持股則稀釋為17%,政府變成台灣高鐵最大股東。
wrote:
這和公共建設一樣,要靠周邊效益來彌補
例如它本身所帶動的經濟活動或房地產
討論本身賺賠其實意義並不大

或是說並不了解觀光產業



BOT法條尚未建立前,所謂的公眾重大建設當然是政府承擔

就你所說,貓纜又帶動甚麼經濟活動了?

腹地有限,收益有限啦





天津也有个差不多的可以参考一下,70rmb坐一次。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