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原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后来闯关东又多是具有冒险精神的外来移民,所以类似美国西进运动造就的社会氛围,互相帮助,讲义气,直爽,这些性格特征比较明显,因为那些不这样的人大部分都挂了。至于讲义气变成帮亲不帮理,就是另一回事了…去东北考察过合作,总体感觉就是因为经济支柱长期依靠重工业国企的缘故,社会风气很保守,官本位思想比较重。有一点我同意楼上的,东北实际上不需要承载这么多的人口,哪怕农业,东北的机械化大规模种植比例也是很高的。对于在地人来说很残酷,但是背井离乡然后达到一个平衡可能是现实对东北最好的结局。
在01能看到这样的文章很意外。说一件小事,我高中的数学老师是吉林人,大学也在长春上,我们问她为什么到几千公里外一个普通的中学工作,她说她老公在那边和领导关系不好,后来失业了,也找不到工作。后来听说发现我们这里他老公还属于人才引进的范围就一起过来了。一个地方烂了是全方位的,要变好起来很难。但是想想其他地方法律和制度和东北也差不多。区别在于文化,如何改造文化,改造不良的社会风气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Joey.M wrote:东北原是流放犯人的地...(恕刪)
还真是这样东北人有矛盾啥的当场就说开了,不会放心里,实在不行打一架就好了,打完后哥们儿还是哥们儿南方人比较喜欢把事情放心里,相对而言说话也更在乎对方的感受,如果有矛盾了,经常脸上还是笑嘻嘻,但心理记着主要跟两地的气候,生活有关系不要说北方和南方差别大了就简单一个江苏省,苏北和苏南就像两个地方,性格啥的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