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97878 wrote:國小:打電動國中:打電動高中:打電動大學:打電動...結婚了:一起打電動生孩子了:全家一起打電動..不想學:...全都沒用,有繳學分費比較重要,國小、國中..有來上學.."尚介"重要... 你這說就不對了喔.咱最高領導不久之前指示過.這叫電競大家都知道的.電競是運動,,,不可不知啊.
gogen wrote:20%就夠了文言文...(恕刪) 也不一定啊...對酸酸來說, 最好的情況就是有溝沒有通, 這樣才能大方開罵而對方又沒反應~可能是之前罄竹難書凹得太難看, 乾脆通通不要學, 就不會有用錯的風險...同理... 以後那些國文補習班. 古文有聲書應該會很有市場
jly wrote:.有點像是沒蛋蛋的太監看到人家夫妻老吵架 ,笑著說:再次見識到了婚姻生活.(恕刪) 我覺得比較像是兩個沒有蛋蛋的太監結婚,然後逢人便說這真是幸福的婚姻耶....對了,順道一問所謂婚姻平權應該有包含太監結婚吧?
gogen wrote: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才...(恕刪) 所以一切都是阿共的陰謬拉?揆諸史料,有關漢字繁簡的討論由來已久,錢玄同在『五四』運動時期,就為此發表了一系列文章。他指出,『數千年來,漢字的字體是時時刻刻在那兒被減省的。從殷周之古篆變到宋元之簡體,時時刻刻向著簡易的方面進行。』胡適、蔡元培、周作人、林語堂等都是漢字簡化的支持者。1934年1月,漢字簡化運動步入實踐,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上提出《搜採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指出:『(1)現在通行的俗體字;(2)宋元以來小說等書中俗字;(3)章草;(4)行書與今草;(5)《說文》中筆畫減少的異體;(6)碑碣上的別字』,都是固有簡體字。有這些字做標準,『便可用其偏旁而為新的配合』『用減省筆畫的方法而造新的簡體字』。①現行簡體字所遵循的原則,也大致如此。此後,國民政府教育部預備推行簡體字,遂委托錢玄同主持選字工作。歷時半年,錢玄同選定簡體字2400多個,編為《簡體字譜》。教育部又約集專家審核,確定了324字的《第一批簡體字表》。教育部通令全國,『凡小學,短期小學,民眾學校各課本,兒童及民眾讀物,均應採用部頒簡體字』。以上各種教材,如不採用簡體字,則『不予審定』。②推行簡體字的命令頒布後,一批政要、名流群起反對,在各地組織『存文會』。其中最極端的戴季陶,據說向蔣介石下跪,『為漢字請命』。迫於壓力,國民政府在1936年1月發布訓令:『簡體字應暫緩推行』。③官方推動的漢字簡化至此夭折,但民間出版了《簡體字典》(4445字)、《常用簡字表》(3150字)等資料。與之相反,中共在蘇區、抗日根據地、解放區推行簡體字,取得了成功。這些簡體字主要包括『擁、護、幹、產、奮、紅、黨、蘇、勞』等,被稱為『解放字』。隨著中共革命的勝利,『解放字』的使用範圍不斷擴大,沿用至今。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