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rey103 wrote:要不要改回長安?? 較可延續歷史情感,像羅馬 到現在還是叫羅馬,如果改叫甚麼寶馬,黑馬, 感覺就不對了 是吧,西安還是叫長安好... 我也覺得高雄應該改名回"打狗"嘉義應該改回"諸羅"宜蘭要改回"葛瑪蘭"可延續歷史情感 是吧?
LJC2048 wrote:我也覺得高雄應該改名回"打狗"嘉義應該改回"諸羅" 這些是歷史名城???而且改回去的名字, 要比新的名字更有意義, 才需要改吧,改回長安 起碼比西安有意義多了,唐詩裡太多長安的記憶了,......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長安一片月 萬戶擣衣聲..........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1.明朝的西安城是以宋朝長安城為基礎擴建宋長安是五代十國的後梁佑國軍節度使韓建縮小城牆規模以隋唐的皇城為基礎整修而成明朝雖然擴大了西安的規模並增築了秦王城內城(即清朝的西安滿洲城)但是面積還是比唐長安小很多2.刈包是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的菜餚其實麵皮很類似饅頭跟西北烤餅的麵皮完全不同福州或是汕頭都有人在吃刈包甚至傳入日本長崎好幾百年了....一般來說刈包被認定為福州菜工商業工人的午餐飲食產物
相當適合自由行,反正都是講普通話的,而且是簡體字,很容易懂...:)喜歡歷史文物的人,來"陝西"(不只西安:))應該是可以相當滿足的.14個朝代的首都及眾多的歷史文物及建築散在陝西各地,想到就令人興奮:D...我是'13年一個人去西安自助旅行的,當然西安市區的古蹟及周圍名勝(兵馬俑,華山,華清池等...)都有去逛過,尤其對兵馬俑及華山的印象最深,必定要去啊~~~~過了4年應該多了(或整理)一些景物可看吧?中國的進步真的很快啊....神奇的派大星 wrote:西安不知適合自由行...(恕刪)
隴西堂?隴西是甘肅吧,跟陝西不一樣吧,其實李姓多半自稱隴西,感覺血統會比較正統,西漢李廣之後嘛,連唐朝皇帝明明就是鮮卑人,也要說自己是隴西李氏,近代的氛圍是天子守國門,老共應該會繼續定都北京,而且定都北京,可以拉攏少數民族的認同,北京在古代地處邊疆,是遊牧民族的活動範圍,定都西安甚至南京,會給人大漢主義的感覺,
lamerla wrote:相當適合自由行,反正都是講普通話的,而且是簡體字,很容易懂...:)喜歡歷史文物的人,來"陝西"(不只西安:))應該是可以相當滿足的.14個朝代的首都及眾多的歷史文物及建築散在陝西各地,想到就令人興奮:D...我是'13年一個人去西安自助旅行的,當然西安市區的古蹟及周圍名勝(兵馬俑,華山,華清池等...)都有去逛過,尤其對兵馬俑及華山的印象最深,必定要去啊~~~~過了4年應該多了(或整理)一些景物可看吧?中國的進步真的很快啊.... 感謝~~~我去過北京自由行,對西安也很有興趣,此生必定要去一次看看!!
colinucc wrote:印象中是五倍的樣子...(恕刪) 歷史上,長安還有個被譽為天下第一宮的阿房宮,從唐朝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一文中,對阿房宮極盡奢華的描述,就可以對這個天下第一宮的規模窺知一二。《阿房宮賦》第一段: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乎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Audrey103 wrote:這些是歷史名城???而且改回去的名字, 要比新的名字更有意義, 才需要改吧,改回長安 起碼比西安有意義多了,?...(恕刪) 南京以前也叫建業,建康,金陵,應天,江寧...等政權更迭,都市改名是常態,也是歷史的一部份為何改回長安就比較有意義???就因為幾首詩?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首詩名叫登金陵鳳凰台,李白在南京寫的那南京要不要改回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