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支不支持電競無關,而是傳統的思維不改,想要有比較大的發展幾乎不可能
看到電競就還是覺得那是小孩打電動,連深入一點去瞭解都沒有,而是以固有的思維來推斷
當然電競產業有很大的風險,這是不容否認的,但認為電競還不如軟體產業,這就難說了
NBA是職業籃球賽目前的最高殿堂,剛成立的時候,職業球員還得另外有工作來養活自己,但發展到現在遠不到百年,頂尖球員薪資一年幾千萬美金這別說,畢竟不是太多人能領到,一個平凡的NBA球員,在NBA打三年後(領基本薪資)前往歐洲、中國、……等地區再打十年,14年職業生涯大概收入是一億台幣左右,扣除各地物價因素,大概等同在台灣的5000萬,說高也不算多高(起碼世界排名2000內的球員了),但過活得有一定水準應該可以,有心一點甚至可以當後勤、教練之類的工作來換取收入
NBA球員之所以有這麼高的收入,主要是轉播權給予各球隊提供很大的薪資來源
NBA去年冠軍賽的不重複觀看人數是1700萬,而LOL去年冠軍賽的不重複觀看人數是2700萬
電競是非常像娛樂產業的,不是吸引人來玩遊戲(看NBA的極大比例的人自己不打籃球),而是比賽內容能夠吸引夠多的人來觀賞
有夠多的人來看,廣告商自然會有興趣來參與商業活動
以LPL的資料來看,今年一隻LPL的隊伍花費都起碼得超過1000萬RMB,最大賽冠軍獎金不過100萬美金(有聽說今年會增加),拿了冠軍也養不起阿,但隊伍沒靠其他收入活不了多久的,以LOL這類電競的生態來說,已經慢慢有類似職業運動的外觀了,要拿下大賽直播權可得花上不少錢(在大陸一個新的遊戲五年的直播有人花5億RMB)
一個每年觀看人數非常高的比賽,還很多商業價值可以挖掘(才剛開始沒很多年),而台灣又剛好在五大戰區之內,算世界冠軍也可以說拿了2個(TPA那個是含金量最高的世界冠軍,IEM還差很多)
如果拿LOL對比NBA(這不是一個很恰當的比喻)
做直接軟硬體的籃球、球衣、球鞋、……等等,會比NBA聯盟、球隊、球員、……等等創造更多的價值?恐怕很難說吧
更別說台灣擅長的還是生產籃球、球衣、球鞋、……等等的製造代工,附加價值更低(一件上千元的球衣,工廠出廠價可能只有100)
再說一次電競雖說目前成長很高,但風險也是非常高的
但台灣已經慢慢走向成熟經濟體,要有高一點的發展,承受高風險走向未知(所以風險一定高)是必要的選擇,如果還是想追求傳統的穩定,那就是選擇低發展(甚至因為過度競爭而衰退)
未來可以有很多的選擇,經濟學是一種選擇的科學,台灣可以選自己的路,但得要承受選擇的結果
當我們一直抱怨代工價值低,長工時又薪資低的時候,請不要太抱怨,因為那是我們的選擇
以社會價值和觀念看,台灣守舊的觀點不一定壞事,賺不多但起碼不太容易破產餓死,所以當看到阿裡巴巴、FB、GOOGLE、APPLE、……等新創行業(其實也超過十年沒多新了)大賺大發展時,別忘了那是差不多萬分之一的成功例子,更大的是錢(資源)燒光倒閉的,台灣適不適合這條路,那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OppoSKY wrote:
上學的時候,應該以學業為重,會不會踢球不重要,能不能考高分才是最重要的。有個經典的段子是這樣的:
日本:「爸媽,我長大想踢球,可以嗎」「當然可以,你要像大空翼那樣,為國家取得榮譽」
西班牙:「爸媽,我長大想踢球,可以嗎去吧,我馬上給你在拉瑪西亞報名青訓營.
巴西:「爸媽,我長大想踢球,可以嗎不踢足球你幹什麼?
中國:「爸媽,我長大想踢球,可以嗎
滾滾滾,給老子好好寫作業,踢球有個球用,考個好大學才是你唯一的出路。
轉貼一下OppoSKY在另外一樓的部分發文
這跟台灣傳統的觀念是一樣的
如果還是這樣的思維,餓不死,努力一點有個小康生活問題不大,想要發大財那是機會很低的(當然真的去做想發大財的人,超過九成破產可以預期)
在經濟學上,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做選擇,維持現狀也是一種選擇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沒有遊戲產業如何去支撐電競產業...現在是國家來養電競產業,幫忙推銷別國的遊戲就是了!

//==========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325003272-260404
金曲歌王兼台灣電競協會理事長施文彬近日尋找「電玩小子」曾政承的消息,引發各界關注。施文彬今(25日)就在臉書更新進度,表示透過前即時戰略女選手SsQ得知曾政承的近況,同時他也向《中時電子報》表示已透過SsQ向曾政承轉達他與協會的祝福,至於曾政承是否願意重返電競界,仍不得而知。
施文彬公開曾政承近況 臉書全文
還記得他嗎?施文彬尋找電玩小子曾政承:我給你工作!
曾政承2001年曾代表台灣在世界電子競技大賽在《世紀帝國2》拿下冠軍,獲封為「電玩小子」名噪一時。不過比起當時與他同期成名的韓國選手林耀煥回國後,獲得上億韓元合約,更被政府以資優生名義,保送進大學就讀的高規格對待,曾政承為了養活自己,曾被媒體揭露在送貨、賣雞排,只想找一個2、3萬的工作,際遇大不同。
施文彬近日也透過媒體向曾政承喊話,希望曾政承若有看到新聞,也沒有工作的話,他與協會願意給他一份工作,歡迎曾政承直接和協會聯絡,今日更在臉書向關心網友更新尋人進度,「前即時戰略女選手SsQ告知我,政承目前已婚,並是一位好爸爸,生活幸福美滿,我已請SsQ代為轉達協會的祝福與心意。」
施文彬受訪時透露,早在台灣電競協會創立初期,就聽過曾政承狀況,也一直在尋找曾政承,後來透過媒體將尋找曾政承的消息曝光,獲得熱心網友回覆,在這當中也包括了當年跟曾政承一樣的即時戰略選手,與曾政承一直保持聯繫。
施文彬透露曾政承目前家庭幸福,也是個好爸爸,但對方工作忙也低調,「以前和我合作過節目的SsQ女選手有跟曾政承保持聯絡,把我和協會對他的祝福轉達,至於有沒有意願重返電競產業,目前還不清楚。」
施文彬臉書全文:
感謝這兩天
各家媒體女士先生們的關注
有關曾政承先生近況
以及電競產業的歸屬
有很多網友PO文關心
所以在此時向大家報告
前即時戰略女選手SsQ告知我
政承目前已婚,並是一位好爸爸
生活幸福美滿
我已請SsQ代為轉達協會的祝福與心意
另外則是電競產業歸屬的問題
過去這段時間
從去年10月我們主辦電競公聽會開始
至今年2月文化部宣布提供電競一般替代役
所有過程及會議我們都有參與
並也強調政府要有對電競產業的專門辦公室
連文化部都有提出來過
但是卻一直將焦點指向體育署
幾次的會議
我們建議的經濟部跟科技部都沒有受邀出席過
我認為
無論最後決定主管機關劃歸誰屬
重點還是必須要有一個統一權責的專門單位
相信這樣處理事務才有一致的協調性
感謝網友們提供眾多寶貴的意見
我們會持續關心和推動後續的發展
未來如有任何新進展
會第一時間分享給大家
臺灣電競需要你們一起來支持
讓我們的環境更友善
選手沒有後顧之憂
繼續為臺灣打拼
祝福大家
理事長施文彬敬上
haungjh wrote:
總統蔡英文今天特別前...(恕刪)
ps:小弟從小也玩電玩,那個男生不愛玩,到現在都還有在玩,但是你要推廣電競前,更該先推廣軟體,遊戲,美工產業...創造了遊戲產業你才能帶動電競產業...懂嗎?
economic wrote:
看到這樓大多數的回覆...(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