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一條36分鐘的機場捷運 蓋了20年

Nelson5 wrote:
中歐鐵路目前的問題...(恕刪)


國際列車不能直接過境必須在口岸實施吊運換裝
即把車廂吊起來,把車下的轉向架和輪對換成另一種軌距的
車廂內與車輪、轉向架連接的設備如車輪的軸溫報警器之類
也要同時拆裝,每一次作業都要牽涉到車輛鉗工、工具機工
熔接工等13個工種,甚是費時費力。這樣的吊運換裝要經過兩次
中歐班列才能最終達到目的地,大大增加了運輸成本,嚴重影響經濟效益


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鐵路為例,這條鐵路因為多種原因,延宕近20年至今仍未開工

俄羅斯近年來一直試圖恢復中亞傳統勢力範圍,為保持地區主導性,多次組織中亞各國簽署各類多邊條約
通過各種多邊平台,鞏固並擴大1520mm寬軌範圍,推動制定鐵路裝備技術標準,
排斥其他國家藉由鐵路聯通對中亞地區施加經濟影響力

俄羅斯真是..........
燦哥有效率啊!上任後缺失馬上變少!很快就能通車,燦哥好棒棒!如過是吳志揚連任我看再4年都不會通車。
燦哥效率?
我真只能說"單純"啊.
(前人種樹.後人技術性延宕)
燦哥自己任內的捷運進度是負的.
抹掉前人的努力.
弄個牛年馬月都不一定能完成的地下化...

很多人恐怕是高估了换轨的可怕程度,以一列40个标准箱的火车为例,在哈萨克斯坦换轨一次最多2小时,在白俄罗斯或波兰换轨一次也就1小时多一些。相比全程的运输时间,换轨也就增加了1%不到的时间成本而已。
沒有利益、利害糾葛的話,應該可以蓋三條捷運了。

skybug wrote:
有條鐵路叫大秦線,從山西大同到河北秦皇島。
2015年這條鐵路的貨運量是 5.45億公噸,平均每天100多萬噸的運量。
一搜18萬噸的貨輪,不夠它4小時運量。
某些井蛙肯定沒有見過幾百節車廂的火車,也想不到一輛火車可以用好幾個火車頭推拉合作的。

對了,大秦鐵路公司(A股上市)的重載貨運車單車運量2萬噸。,...(恕刪)

能載重是怎樣,一貨櫃煤炭跟一貨櫃手機重量起碼差20倍,
手機包裝盒你要壓扁嗎?
這一題其實我想問的事是

大家都知道,臺灣的 metro 車是跟日本買 ...

那麼,日本造一條新的 metro,是否也是 ...

規劃 8 年、建造 8 年、測試個 3、4 年?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谁告诉你中欧铁路线是用来替代海运的?你以为中国只有沿海城市才有对外贸易需求吗?
渝新欧、汉新欧、蓉新欧、郑新欧这四条线全部始发自内陆城市。



你到底哪来的自信?





cougar2015 wrote:


你说说,中国大陆...(恕刪)



水云 wrote:
不管怎樣,大陸 120km...(恕刪)


還要再補一句,台灣市場不夠大,自己造不符合成本。
iantsai74 wrote:
工期上我是按桃園機...並無任何意義...(恕刪)


很明顯地,我也己說過無任何意義,
不需要我再回去再引言給你看了吧!
我舉不出來,你大概也舉不出來,
所以,這樣的比較根本沒有意義。

機捷反映出很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
在於一開始可行性就不高,硬做下去問題重重。
這是應該檢討的地方,也是該思考的地方:
一件工程該採最低標,交給一家沒經驗工程單位嗎?

這樣問,雖然答案很明顥,
但答案沒那麼絕對。
這幾年來台灣吃了很多最低標的虧,
逐漸有變成最有利標,
但真的好嗎?

至於有人想導引到另外的問題,
請便,我沒有興趣。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