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panadol wrote:我怎麼覺得這個理論...(恕刪) 換一種心情想法,就可能不是三輸,可能變成三贏!勞工賺到休假,資方賺到漲價機會,政府賺到漲價後的稅收!(漲價前後,多出來的價差,營業稅)輸的是退休與無工作的家庭主婦與勞工,輸的是消費者!
abcpanadol wrote:我怎麼覺得這個理論...(恕刪) 或許吧~但是首先輸的還不就是一般老百姓台灣最多就是那些中小企業,他們靠著什麼過活大家都很清楚如果要解釋成無良...,也不是不可以,就等著看吧!
abcpanadol wrote:我怎麼覺得這個理論...(恕刪) 勞資消三者簡單來說就是供需問題[資方]向[勞工]購買人力提供服務給[消費者]後收費現在[勞工]價金提高了,[資方]就想提高收費,但是[消費者]買單意願降低變成[消費者]抱怨以前不用花這麼多錢過活,因為政府的政策,自己生活開銷被迫變高只好勒緊褲頭少買服務同時,資方因為消費意願變低,營利變少,也只好勒緊褲頭,少請勞工或者少開張勞工價金雖然變高了,但是發現沒工作了單價高但總價變少也是白搭,所以生活費也少了只能勒緊褲頭過活以上還只是一般企業如果是國際貿易,最好buyer會願意接受因為你勞工價金提高所以願意多付你錢啦
優雅璇綠 wrote:沒了7天假沒了加班 公務員可能不知道有多少藍領 本薪+加班費 才是完整收入吧..改一例一休之後員工一個月就能差到六、七千因為老闆的費用往上加,傻了才放假繼續開店。雖然行政院已經定調是老闆無良是店家無良,都跟我無關
本人從事補教業,這幾年補教業競爭相當大,再加上少子化,經營相當不容易,所屬的補習班本身是個老牌補習班,已經有30年歷史了,曾經大起,現在大落,班主任其實大可將補習班收掉,畢竟以前該賺的早就都賺了,但他還繼續撐著,靠著和以前完全不能比較的利潤照顧著員工,且我們這些老師也都是有熱誠的在幫助小孩。不過這次一例一休實施,補習班必須讓老師多一天的假,這也就算了,以往在月考前的星期天,補習班都是全員出動幫助孩子加強課業的傳統也要結束了,因為老師加班費補習班負擔不起,整個環境真的是讓人有不如歸去的感覺,整個補習班或許在某個時間點班主任就可能收起來不做了,或許很多人說,沒競爭力的公司就收起來阿,裡面很多老師都是做了十幾年以上的,一下沒了工作。要重新開始,在別的補習班年資,薪水可能都會更差,若轉業,又得重頭學起,政府到底在做什麼政策,薪水沒漲,卻逼著很多公司倒閉,評估在哪裡,這樣真的比較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