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umuumuu wrote:
母親發現包裝上為何忽然寫上工業用…小弟說「這些是一樣的,都可以用...(恕刪)
這些是一樣的,這些是一樣的,這些是一樣的…
年輕人眼睛業障重,只相信包裝上的字,不聽小弟的話
muumuumuu wrote:
抱歉,打擾大家,我是店家的女兒,在看過新聞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想要澄清一下。
1.以前我們店家使用的明礬是我母親跟其他家食品材料行叫貨的。
之後某次這家陳姓廠商送貨時(我們很多食品原料都是跟此廠商叫貨,例:黃豆、麵粉、芝麻、油...等等。)跟我們告知說他們也有賣明礬,可以跟他叫貨,於是之後就是改由此廠商供貨的。
後來有天我母親發現包裝上為何忽然寫上工業用,於是問廠商的送貨小弟,小弟說「這些是一樣的,都可以用。」我媽就信了他的說詞,這時我媽根本完全沒意會到『化學原料食品級跟工業級』的差別
【這裡是我們店家自己的疏失,不能否認真的是很抱歉】
2.當衛生局稽查發現到那明礬是工業用,不能用在食物上,當下那天我們馬上換掉,換成食品級的。之前做好的油條麵全都扔掉。
3.某些新聞頁面上寫『發現業者疑似為求油條酥脆、賣相佳,而棄食用明礬改工業用明礬』、『衛生局轉述西區模範早點由何姓負責人說,其表示使用工業用明礬炸油條較膨脹、酥脆』
這完全是不實指控。
當時我母親純粹指有加了明礬油條的確會比較漂亮,但並無""工業用""這三字。請媒體不要斷章取義。
尤其當時檢察官偵訊時,還有提到我們跟廠商買的工業用明礬,比市售的食品級明礬還要貴。請問,若我們要貪便宜,為何要棄食品級而去使用工業級?
4.在該注意食品安全的部分,我母親也有跟著時事注意。
之前發生頂新事件,我母親馬上把豬油改成跟豬肉商叫貨自己炸豬油,不再叫桶裝的。現在依舊。
另外基因改造跟非基因改造黃豆,我母親知道兩者區別後,特地叫的都『非基因改造黃豆』來做成豆漿。
**最後我發誓,【若我們店若『早知那工業用明礬不可用在食物上卻還使用』,我將不得好死,不得善終。】**
謝謝大家花這麼長時間看完我這篇文,若有疑問,可以私信我,或引用我,我會盡量回答。
muumuumuu wrote:
抱歉,打擾大家,我...(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