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直說沒這個第三方支付就不夠進步呢?現在台灣有了不少第三方支付,大家在原有的習慣上,沒什麼不方便,加入意願自然不高。幹嘛一直說不用的人就如何如何?
如同後面樓主說的:大陸因為微信、支付寶的規模太大,吸引人家加入,就像之前網內互打優惠一樣,才會有今天這樣暴天量的規模。
下面這段是之前寫的,不知道現在大陸的金融境有沒有變。
第三方支付的方便性我沒否認,早晚會來的,但背後的金流才是決定台灣是否開放的點。
大陸的第三方支付其實還是在灰色地帶,因為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公司後台太硬,銀行雖然不爽,但又動不了他。
現在更甚的是,他的金流轉化成餘額寶的類金融化,開始侵蝕銀行存款和放款這塊大餅,早晚大陸會對支付寶這塊拿出辦法。因為第三方支付,政府介入防險的力道很弱,他的量體太大,一出事就是海嘯級災難,得開始設防納管。
meiruku wrote:
前一陣子去大陸才深...(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