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五月份陸客來台統計資料出來了


pqaf wrote:
台灣至少有689萬...(恕刪)



改編自肥院長的名言:
我以為我們社會已經有共識,要停止陸客來台
killy_chu wrote:
這樣看來 之前說少三成的 很準喔


才少三成 這樣一條龍還無法消滅
大家再加把勁 一鼓作氣 徹底消滅它

killy_chu wrote:
據了解,5月份陸客...(恕刪)


團客不來最好
希望自由行城市增加

s797176 wrote:
團客不來最好希望自...(恕刪)

-----------------
不有善的地方自由行最好不要來

千年之夢 wrote:
自香港對中國大陸開...(恕刪)


做白日夢的有空查查香港這樣搞後.今年香港經濟的現狀是好是壞再來說

沒聽說過香港人因為陸客不來在抗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陸客自由行帶給香港人的 12 年悲慘歲月

中國從今天(13 日)開始,正式取消深圳地區居民可「一簽多行」(註)前往香港,改成一周只能前往香港一次,希望能藉此杜絕這些中國水貨客的囤貨歪風。而回顧自 2003 年以來,香港開放中國遊客自由行後,中國旅客來港觀光、掃貨兼炒樓,讓香港人的生活因此變調。

再看看台灣,在政府這幾年來的開放政策下,中國投資客不斷來台購地炒房,讓部分地段店面創下天價紀錄,趕走了不少特色商店,並改掛起高檔精品店的招牌。而距離中國福建省最近的金門縣,隨著小三通陸客商機湧入與投資客進駐,6 年來房價更是翻了 3 倍,還有各式各樣大型建案開工,商業氣息完全取代了過去的戰地風情。

從上述例子就可以得知,隨著中國資本的湧入,我們的經濟自主終將在過度依賴的情況下,。現在,看看香港,想想台灣,讓我們回顧香港實施陸客自由行後,這 12 年來的各項統計數字和現象,從香港的悲慘 12 年,來思考台灣的未來應該走向何方。

千年之夢 wrote:
自香港對中國大陸開...(恕刪)


去年2月的新聞

看看今年四月如何了

香港零售業繼續下滑 週末的海港城也很冷清
2016年04月08日07:09

  證券時報記者 張國鋒

  近日,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發佈的香港最新零售業銷貨額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2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70億港元,與2015年同月比較,下跌了20.6%,創下17年來最大跌幅,也是連續12個月下跌。

  事實上,從去年港府要求收緊一簽多行政策、香港反水貨客事件頻發以及天價藥店等事件發生後,香港零售業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已經感受到一股強勁的冷風。儘管港府試圖以推廣旅遊項目、撥付專款支持等方式以挽回頹勢,但仍然沒能止住香港零售業越來越冷的狀況。

  零售類別幾乎全下滑

  數據顯示,與2015年同期比較,2016年前兩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下跌13.6%。在扣除期間價格變動後,2016年2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比2015年同月下跌19.5%,2016年前兩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下跌12.3%。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2月的跌幅甚至超過了2003年SARS和2009年金融海嘯時的“慘狀”,創下了17年來最大的單月跌幅。“原本我們預計,除了受旅客減少而影響的珠寶及百貨等類別外,就連我們以為農曆新年會刺激消費上升的超市和鮮肉類別也一樣下跌。而就算鮮果蔬菜的銷貨價值按年升8.1%,也只是因為天氣冷導致菜價上升,實際零售量跌了近28%。”鄭偉雄說,食品和超市銷貨價值都下跌,反映了香港消費差強人意,或受到包括經濟信心、股市和樓市下跌的影響,他形容“令人可怕”。

  鄭偉雄還表示,1月和2月是農曆新年消費檔期,但兩個月的銷貨價值都按年跌近14%,在過去這麼多年都沒有見過。而放眼剛剛過去的3月份,鄭偉雄表示,受到復活節假期影響,港人外遊也讓本地消費減少,因此3月的銷貨價值還會按年跌近一成,直至7到8月,都估計難以有大幅的反彈。

  鄭偉雄告訴記者,雖然零售業每況愈下,但其經營成本卻未跟著下降,有零售店在去年已經決定要加薪3%至4%,雖然有部分街鋪已將租金下調40%至50%,但商場仍有加租的情況。鄭偉雄表示,相信零售業界會根據未來幾個月的市況,再認真考慮所建店舖門市數量和人手安排,暫時沒有看到有結業潮出現。但如果零售額持續兩位數跌幅,不排除將出現公司倒閉及裁員潮。

  這一份寒意,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已經籠罩香港。不久前,香港各大商業地產公司發佈2015年年報數據,包括曾經屹立不倒的海港城、時代廣場等內地客紮堆的購物廣場,都錄得了首次的跌幅。

  九龍倉集團副主席李玉芳表示,由於海港城和時代廣場有超過20%的部分屬於高端商品,所以這部分受到了影響,但是在總數中占比並不是很大。“比如海港城,我們一年可以做300億港元的生意,這可能是其他商場幾年的總和,所以即使有所下跌,從商場每尺的盈利來看,數字仍是上升的。”

  周大福在新年期間的銷售數據或許更能說明情況。周大福早前發佈公告稱,在農曆新年期間,港澳地區同店銷售及同店銷量跌幅分別為22%和29%,零售值跌幅為23%。業績差原因是訪港內地旅客減少及兩地零售市道持續疲弱。周大福主席鄭家純表示,集團今年會為每間分店作評估,預計會裁減一些分鋪,並會視情況減少人手。

  香港零售巨頭SaSa國際早前也發表農曆新年銷售情況,其稱,受來自中國大陸遊客的零售額下降18%影響,猴年春節香港銷售額同比出現20%的下滑,香港和澳門的同店銷售額同比下滑19%。

  銅鑼灣尖沙咀人流減少

  日前,證券時報記者分別在週末和平時下班後兩個時間點前往備受旅客喜歡的購物天堂――銅鑼灣商區和尖沙咀商區,發現兩個時間段的人流量差距並不是很大。

  銅鑼灣羅素街曾經是旅客們最喜歡去的購物點之一,這邊曾充斥了高檔珠寶鍾表品牌,由於常年人流旺盛,店舖租金一直高企。但這次記者發現,原本的珠寶鍾錶店數目有所減少,甚至還出現了空置的店舖。在這裏經營鍾表的商戶鍾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已經跟業主提出要提前解約,因為現在的生意沒有以前火爆,但租金卻仍然很高。“你看看,現在店裡一天都沒幾個人進來,可是一個月的租金還是高達上百萬,這樣下去,我們根本承受不起。”

  鍾先生告訴記者,受到訪港內地旅客的減少,鍾表珠寶這類高端奢侈品消費受到的衝擊巨大,而這些行業往往承租的店舖位置較好,租金也隨之很高。“去年底到今年初,已經有幾家珠寶鍾表行解除了租約,後來換了其他的行業進駐,租金少了差不多三四成,不然沒人要租。”

  記者隨後走訪銅鑼灣其他幾條主要街道發現,例如啟超街、利園山道等均有“吉鋪”(即空置店舖),門口貼滿了告示,甚是讓人唏噓。

  位於尖沙咀的海港城或許更能說明問題,去年首次錄得跌幅的海港城,進入2016年,似乎情況有越來越糟的跡象。週末期間,證券時報記者前往海港城查看情況,發現海港城的人流量出現大幅度下滑,甚至不及從前的三分之一。而當記者經過海港城一些專櫃或商舖時,銷售人員都表現得非常熱情,甚至主動上前向記者推銷產品,商場內的銷售人員數目遠超顧客數目,不少銷售人員因為沒有顧客光臨,都只好互相聊天打發時間。而廣東道上常年排隊的奢侈品店,在記者走訪期間,也沒有看見有排隊現象,路上也少見了拖著箱子走的內地旅客。

  與銅鑼灣相比,尖沙咀“吉鋪”現象並不明顯。但尖沙咀的店舖人流量明顯下降,以往總是充滿人的藥房和化妝品店,在記者走訪期間,僅有部分店舖零星有兩三名遊客購買商品,有不少店員甚至拿蒼蠅拍在店裡拍蒼蠅,有的不時還出去“串門”。

  記者從中介行處瞭解到,目前,銅鑼灣區和尖沙咀區的街鋪租金已經回到2010至2011年的平均水平,尖沙咀區街鋪租金相比2013年的高峰值大跌近四成,而銅鑼灣區更是大降一半以上。不過,中介行也表示,目前街鋪租金的跌幅已經收窄,不像去年是大幅下降。

  內地遊客減近兩成

  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整體訪港旅客按年下跌約13%,其中內地旅客下跌18%,海外旅客則增加7%。該局計劃用近1億港元重塑香港旅遊形象及加強宣傳,希望刺激旅客訪港及消費。但目前看來,收效甚微。

  香港工業總會名譽會長劉展灝表示,環球經濟和內地經濟下滑,加上過去一年,香港少部分人對內地旅客不禮貌行為,足以讓內地旅客對香港卻步,長遠對香港多個行業有很大影響,而現在,影響正在陸續浮現。

  香港品牌總商會日前委託香港理工大學進行的研究顯示,香港零售業面臨租金貴、過分依賴內地市場、遊客消費模式轉變(由購買奢侈品轉為日常生活用品)等問題。商會認為,即使擴大內地自由行,也只能短期舒緩零售業壓力,並不能解決業界面臨的本質問題,例如缺乏本土品牌。

  香港品牌總商會創會會長趙振國建議,政府應為本土品牌規劃固定展銷中心,做好對外推廣,吸引外國遊客。另外,政府還應該成立專門關注零售業發展的部門,加強對零售業的培訓資助,吸引年輕人投身零售業。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零售業表現欠佳,不一定代表香港全面經濟前景黯淡。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零售業占香港經濟比重小、增值幅度少,而香港政府公佈的去年12月及今年2月的失業率仍然維持在3.3%,可見零售業下跌暫時未反映在大的失業數字上,暫時其不擔心香港經濟。而近期旺區店舖租金急速上升,零售業銷售欠佳,可能會讓店舖業主下調租金,有助零售商減低營商成本。
千年之夢 wrote:
沒聽說過香港人因為...(恕刪)


香港迪士尼虧6億 裁員逾百人
2016年04月16日

香港迪士尼因營運虧損,昨傳出大幅裁員百人。資料照片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就在上海迪士尼正緊鑼密鼓準備開幕之際,香港迪士尼昨卻傳因年度收益「轉盈為虧」大幅裁員逾百人,裁員重點除鎖定市場推廣及營業部門,園內救護站的護士與員工更全體被解僱。公司隨後否認超過百人被裁,僅稱公司進行「架構重組」,並指解聘對象主要為中高層人員,且相關補償最多可達10個月薪資,但不少員工憂心會有第二波裁員。
目前旗下有約5千名員工的香港迪士尼,昨傳出裁員訊息,眾多被裁員工昨早進公司總部就接獲解聘信件。迪士尼官方拒絕透露實際裁員人數,僅稱「少於百人」,並強調「樂園不時會檢視業務需要,安排員工內部調職或離職,提升營運效率。」

去年陸客少23%
香港迪士尼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樂園去年整體虧損高達約6億元台幣,來客量也比前一年度減少9%,其中中國旅客數量更減少23%,為歷年之最。
香港政府為香港迪士尼重要股東,部分立法會議員籲港府,指迪士尼有別於一般旅遊項目,不應只著重是否賺錢,應交代裁員原因並停止裁員。



香港迪士尼大舉裁員 員工靜坐表達不滿

在香港迪士尼樂園宣佈裁員約100名員工之後,一些員工和工會成員21日早在樂園外舉行了靜坐抗議。
由於香港旅遊業低迷,香港迪士尼樂園去年虧損1.48億元。這也是自從2011年以來的首次虧損。
工會中約10名成員早上去到樂園門外,呼籲上班的員工響應行動,並要求與樂園管理層對話。
《南華早報》引述一名員工的話說:「我感到非常憤怒,我們感到公司可以為所欲為,並不關心員工。」
這些抗議者呼籲公司有更大的透明度,並要求不再減員。他們還抱怨說,在裁員之前工會並沒有得到通知。
香港迪士尼樂園職工會會長鄭麗兒也批評公司沒有與員工溝通,認為公司應開源而非節流。
另外,香港工會聯合會的工作人士也被引述說:「公司不尊重員工,我們對於公司的處理方式感到失望。」
香港迪士尼樂園發言人表示,管理公司有責任因業務狀況及營運需要,作出應對措施。措施的具體細節由管理公司決定,而政府相信管理公司會為離職員工按合約作出妥善安排。
香港迪士尼樂園於2005年開業,香港特區政府是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大股東。
而上海迪士尼樂園將於今年6月16日開放,相信這也對香港迪士尼的遊客量產生衝擊。
香港最近旅遊業處於低迷狀態,主要由於中國內地前往香港的旅遊團出現「斷崖式」下跌。
目前,五一小長假即將到來,據預計訪港的大陸遊客將會繼續大減。一些媒體報道說,目前香港旅行社接到的內地「五一」團數量還不足去年的10%。
香港的旅遊業界也多次呼籲港人努力挽回好客形像。



讓我們看看明年四月會不會有優質的歐美日觀光客到香港去

ObiWong wrote:
去年2月的新聞

看看今年四月如何了

香港零售業繼續下滑 週末的海港城也很冷清..(恕刪)


這叫做市場自由經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強迫別國旅客來不來,想來就來,不想來就去別的地方

香港人如果對此經濟下滑沒有太多意見,證明香港願意犧牲業績來換取生活品質。
千年之夢 wrote:
這叫做市場自由經濟...(恕刪)


沒飯吃的時候還有多少人會顧面子呢

看戲囉

今日香港 明日台灣嘛

其實香港和中國都是同一國啊
真沒看過哪個地方的居民會要求地方政府去和中央要求不要更多其他城市的人來的
不過既然人家好心的答應了

後果就要自己吃了喔

迪士尼的裁員不過只是個開始嘛

最愛台的自由時報來了

沒有中客消費 香港零售業倒閉潮已至

2016-04-11 10:08
〔記者陳柔蓁/綜合報導〕中國政府不僅減少對台旅遊發簽證人數,對香港也是如此。為打擊「水貨」問題,中國政府自去年4月13日起,限制深圳戶籍居民簽證「一簽多行」改為「一週一行」,這項措施將於本週三(13日)滿一年。零售業經營慘淡,尤其是珠寶、藥店紛紛倒閉。

香港《信報》統計4間上市珠寶鐘錶零售商,包括周大福、周生生、六福及英皇鐘錶珠寶於「一周一行」實施一年內,在遊客消費核心區(尖沙咀、旺角、銅鑼灣及山頂)已關閉10間店面,另有兩間店舖搬遷。
業內人士預期,倒閉潮未歇,今年下半年仍會再削減店面數量。
深圳戶籍民眾每星期只可到香港一次,而且次數不能累積,香港特首梁振英表示,該政策針對的是水貨,依然歡迎中國遊客到香港進行正常的旅遊活動。
除了政策因素,也因為人民幣貶不停,旅港成本變高;全球經濟還沒復甦,消費者信心受到影響,預期今年香港整體零售額下跌3%至7%,可能到2018至2019年才會好轉。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