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建中生目睹:學生科展 教授爸教作假


kf211434 wrote:
我就是教改第一屆,...(恕刪)

科舉制度的作用對象是士大夫和平民階級的流動,為什麼會想到皇帝?王族古今中外是規則制定者,怎麼可能會輪替?即使是現在總統/總理大部分被後都有背景,天下的位置要坐穩需要人望,這東西本來就很難一代人就能建立.清朝開國可是部落酋長,真正的平民皇帝中國歷史上也只有劉邦/朱元璋.另外清朝的皇帝血脈只是門票,要想坐皇帝位置沒本事可做不穩.當然,跟"中國傳統文化是最沒有血統觀念的文化"的確沒有關係,科舉只是方便統治者招募人才/防止下面做大,不過增加階級流動也是事實.
cman4434 wrote:
台灣這套由美國引進的升學制度正是標準資本主義的產物, 權貴可利用很多非學生本身的優勢(如父母有錢、有權、有勢)在這場人生競賽為兒女加分, 首先, 要求公校不可能力分班, 讓公校龍蛇雜處, 自己兒女則砸錢進私校, 多錢入學繼續再拉大差距, 加重非筆試成績, 再下城, 明星大學指手可得, 其實學子在出社會前立足點都就有很大的差別, 進入職場的出發點更是不同, 優勢者更優勢, 弱勢者從小就壓在底層, 難以翻身, 未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會愈來愈嚴重!!...(恕刪)


美國的教育本來就是用錢砸出來的
有多少美國勞工,在那拼命工作只爲了小孩能上大學
又有多少美國學生背了一堆學貸

一堆搞不清狀況的人,跟着在那喊爽的而已!

看看那些自已爲的天才吧!最後不還是用錢去篩選受教權?
其中標榜為教育多元評量鼻祖的森林小學學費更是驚人,對於「貴族」小學的說法,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說,這算是「另類」辦學。

CA91007 wrote:
那可不一定,今天有...(恕刪)


在美國,有錢人唸名校,沒錢唸公立....

台灣推甄學美國,所以,"多元"入學........

虎克貓 wrote:
在美國,有錢人唸名...台灣推甄學美國,所以,"多"入學........(恕刪)


那個元是方法還是新台幣?


67711 wrote:
那個元是方法還是新...(恕刪)

當然是方法拉...只是不夠天資聰穎的人用小朋友幫忙吧

kf211434 wrote:
是呀,整個程度低下.當年聯考出來的都還會潑王水呢..(恕刪)


比起這兩天新聞中,醫生世家推甄出來的高材生如何?
聯考與推甄,大家討論的是選才制度.人品的問題是另外要求解.

推甄的問題是: 有錢人佔盡優勢.
--努力不能帶來成功,階級不流動.
wkh2006 wrote:
比起這兩天新聞中,醫生世家推甄出來的高材生如何?
聯考與推甄,大家討論的是選才制度.人品的問題是另外要求解.

推甄的問題是: 有錢人佔盡優勢.
--努力不能帶來成功,階級不流動.


我也希望大家討論的是選才制度

但就有人喜歡把人品問題牽拖到教改身上

INNOCE wrote:
教改這種混亂荒謬的制度下
會產生邏輯不清的人
不足為奇

看看今天的新聞
教改制度下教出的醫學生
竟然為情殺害自己的同學咧orz


如果說要把考試作為一種階級流動的手段

我覺得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47554

研究:美國高教崩壞,讓更多窮人上大學也無法改善貧富差距 -關鍵評論網
wkh2006 wrote:
比起這兩天新聞中,醫生世家推甄出來的高材生如何?
聯考與推甄,大家討論的是選才制度.人品的問題是另外要求解.
推甄的問題是: 有錢人佔盡優勢.
--努力不能帶來成功,階級不流動.


你可以去看一下授駱明慶的"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和城鄉差異"的論文,事實上聯考時代的台大學生大部分都是家境不錯的,實際上就算是聯考也從來沒公平過。過去的聯考促進的階級流動絕大部分是中產到有錢人這一層,真正的窮人反而沒啥差異。

現在一堆父母親喜歡聯考表面上是公平性,實際上是不想花時間分辨小孩子的性向和長處,反正用分數排一排最簡單。實際上推甄的評審老師也不是笨蛋,學生對這個科系有沒有興趣很容易看得出來,像是這篇文章提到的狀況。

我個人看法是,假設學生對自己的志向有清楚的認識,現在這種大部份人都搞不清楚自己要什麼的狀況下,推甄反而占有優勢,而這個制度本來就是想要篩出這些人,而不是書讀得很好的。


someonepoor wrote:
你可以去看一下授駱...(恕刪)


這種論文沒甚麼啟發性啦
(如果它真是論文的話)

真正要比較聯考和推甄制度跟家庭背景關係的話
那應該統計聯考時代台大學生家庭背景的分布
再統計推甄時代台大學生家庭背景的分布

兩者做比較
才能看出兩種入學制度之下
家庭背景跟台大學生之間的關係為何

連個對照組都沒有
根本不符合科學研究的方法
這種"論文"有什麼價值?
someonepoor wrote:
你可以去看一下授駱...(恕刪)


有兩種平等,一種是立足點的平等,一種是制度的平等,
立足點不可能平等,就是有人天生比較聰明,有人天生請得起家教,
但起碼讓制度平等.
你不能說因為聯考不能抹除立足點的不平等,
(抹除的方法,只有齊頭的平等,靠隨機抽籤入學)
反而讓一個連制度都不平等的入學方式取代它,

聯考絕對可以讓貧民受惠,
像我家連自己的房子都沒有,僅靠老爸一人薪水,
就可以供六個小孩上國立大學,唸到博碩士.
而且這種貧戶多子上大學的情況,在我求學年代,一點都不稀奇.
如今我也成為推甄制度的既得利益份子,
我兒子就是靠推甄上了他的第一志願(他的程度,純靠聯考應該辦不到),
但我還是贊成恢復聯考,廢除一綱多本,
不要剝奪貧民子弟平等受教育的機會.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