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劉自忠交機熟ATR70-600 家屬:不可能犯錯誤


cowboytwn wrote:
台灣記者還說空姐遺體是受到五月天的感召才出現卻不提是搜救人員的辛勞,五月天有比他的家人親嗎


你還能期待他們什麼 就剪貼造假充版面領低薪而已

這一家人

第一天吵說自己的親屬也是「正駕駛」

隔天飛安會公布初步的分析

這家人馬上發現風向好像不對 「正駕駛」又變成「正駕駛教導」

不知道「正駕駛教導」現在又算不算「正駕駛」耶?!

唉~


dj720c wrote:
這一家人第一天吵說自...(恕刪)


我看到的是,說不是副駕駛,是陪飛....說實在,我真沒聽懂.....
wen75 wrote:
搞飛安真不錯,不管問...(恕刪)

你是懂什麼,飛安會大約知道應該是人為只是要等確定才能公佈是誰造成
不然民航局幹嘛要機師重新考試?
而且你以為調查失事原因只是黑盒子解讀出來就能判定嗎?
如果那麼簡單世界各國只要拿到黑盒子馬上就能公布原因,還要等好幾個月到1年?
調查都還要一些其他東西佐證,你真以為調查那麼簡單喔!
為什麼一些很普通墜機事件也能扯到陰謀?
講白一點就是機師有可能英雄變狗熊,可是一堆粉無法接受事實


syntech wrote: 通通推給利益團體互相勾結, 又是航...(恕刪)
飛安事故調查主要在調查事故原因,預防再發生,不是要查責任歸屬,都是看證據的說話,談責任歸屬還是上法院吧
飛航事故調查是非常複雜而漫長的過程。
除了飛航資料記錄器,座艙通話記錄的資料外,還要收集,調閱:氣象資料,航管陸空通聯,助導航設施資料,場站與設施資料,現場搶救過程,航空公司的維修記錄,機師訓練與考核記錄,出勤記錄,簽派,航務,機務..等相關記錄,及有關之內部文件,公司管理制度...等資料。還要一件件來詳細檢查那麼多的飛機殘骸,尋找機械上或可能是其他外因導致的故障原因。還有機師的大體解剖,驗血等....好多事項要執行或跨部協調與安排。
飛安會也才那一點人手,要收集資料,調閱文件,分析研究,還要彙同相關飛機製造商,國外調查機構人員一同開會討論。這麼多事要完成,竟然有"專家"嫌6個月報告出不來大大的有問題? 那美國大點兒的空難,NTSB也都要很久才生報告出來,那"專家"要不要也去美國抗議一下啊!
麻煩搞明白,天上飛的和電子業差很大好嗎? 請"靜"待飛安會調查。
天天開車到的人,煞車油門都會採錯了,飛機這麼按鈕,機率更大吧
也許等一陣子後,家屬冷靜點,就比較能客觀的討論事情。另外,所謂的社會觀感,通常是你愈不去強求,大家愈會去主動的了解和發現你的好,比如陳樹菊女士。而你愈想主動請大家注意你,則往往會有反效果,像一堆什麼香腸妹,排骨妹之類的。
這架飛機接機時就是一號引擎故障,中途在澳門緊急更換備用引擎,再飛回台灣。
之後收到原廠的新引擎才更換上去,所以大家都有一號引擎有異狀的印象,尤其接機的機師。
難保就是這樣的先入為主印象,導致雖然是二號引擎出問題,但在緊張的情況下,有經驗或資深的機師直接就接手處理了。其他二人雖有疑慮,也來不及或不敢反應。
否則怎麼會是擔任副駕駛的人在呼mayday?

之前看過空難浩劫節目,其中一集就是因為資淺的副駕駛,不敢質疑資深正駕駛引起。
之後駕駛艙倫理,資源管理也成為探討改善重點。
復興澎湖空難裏,駕駛間的對話也是教官長、教官短的。
復興跟華航都是老公司,也常有飛安,摔飛機的老問題。
但長榮卻是飛安的優等生,旗下的立榮也用ATR機型,卻很少聽到有問題,
可見航空公司的管理、經營、教育、要求等,比機師、地勤人員要負更大的責任。
"希望你們記得, 我弟弟曾經救過你們這些台灣人"...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