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關於留學生無限制納入健保的看法


fe1icitas wrote:
所以對你來說,不存在的自尊(平等),比國民健康還要重要,不是嗎?

還是你的自尊就建立在疾病到處傳染之上?

又或者是你的大腦思考,就以為病患少,造成的傳染可能性就少,所以不用保障?

那伊波拉的病患最少了,大家都誇大了對吧...(恕刪)


請你不用亂舉例,

美國跟澳洲甚至不給伊波拉疫區國家簽證,遑論非該國籍的伊波拉患者登陸.

台灣政府難道還歡迎已確認的伊波拉留學生.

Ricky國道 wrote:
我看乾脆立法比照國外,外國留學強迫購買學生醫療保險,給保險業者賺,這樣也不用來加入健保了不是嗎?一樣生病有好醫病,也沒傳染問題,幹嘛執意要納入健保奇怪了
...(恕刪)


這合理,我贊成.
我一個女性朋友在英國唸書,某天突然昏倒送醫急救,結果被診斷出罹患白血病;也就是血癌。

期間在英國德到良好的醫療照顧,中間要回台,醫生也阻止他,怕治療中斷或遇到突發狀況,最後情況穩定確定要回台了,醫生還要求他在台灣看診時,台灣醫生要跟他保持密切聯繫,才能銜接並確保得到最良好的治療。

最重要的是,他在英國留學期間的一兩百萬醫藥費用,完。全。不。用。出。一。毛。錢,完全由英國政府提供給留學生的醫療保險支出。
英國的主治醫生說,妳在這裡留學,就是我們國家的國民,是國家的一份子,政府理應照顧妳,希望妳身體健康,學有所成,能為國家社會貢獻。

有時候我很難過,人飢己飢、人溺己溺;鰥寡廢疾皆有所養的理想大同世界,已經在別的地方看到影子,我們竟然還在吵要不要限制留學生的醫療費用?
怪不得馬英九說「我們把你當人看」會引起這麼大的波瀾,因為我們根本不把人當人看!

怪不得孔子要說禮失而求諸野了。

fayever wrote:
我一個女性朋友在英國...(恕刪)


但英國留學一年節省的粗估費用約150萬台幣.

花得起這個錢的,通常也不會負擔不起商業保險.



Ricky國道 wrote:
在說你舉例是有保險的國家,那沒保險的國家呢?...(恕刪)


例如? 非洲嗎? 你要跟非洲比嗎?
話說,台灣有留學生去非洲讀書?

Ricky國道 wrote:
但我知道外國讀書的醫療保險金額應該不便宜吧!根本不能跟健保比...(恕刪)


我不是說要看國情嗎.....你只用美國的商業保險在看
英國甚至還免費 德國 日本 澳洲 都有設計低廉的健保制度
我不是跟你講原因了嗎 先進國家都有設計制度
要求外國人來本國讀書跟工作都一定要照規定加保

而且啥叫"應該不便宜"
即便是美國的商業險  人家也是看你的就醫記錄跟身體狀況來決定保費高低
你以為商業險是齊頭式的嗎......你可以去借幾張台灣醫療險的保單來看保費計算

台灣健保的制度設計主要是他包山包海吃到飽而且很自由
以免費的英國來說 雖然他是免費 但卻不像台灣可以自由選擇醫院
生病必須先從小診所開始 由地方醫師評估病情往上轉診 所以很多英國人寧可自費醫療
因為真正的重病轉到最後 人都死了
以要錢的美國來說 只要不是本身就有罹患重大疾病的病史 保費也不會多貴
但是醫療院所的選擇卻是受限於你所選擇的保費高低 保費越高才能選越好的醫院

以我們台灣來說 台灣健保不會要求你必須從小診所開始看 只能建議你從小診所開始
也不會說因為你保A式健保只能去縣立醫院看 保B式就可以去台大醫院看

美國的窮人真的會很窮 美國是一個兩極化的社會 窮到連最便宜的醫療險都買不起
所以歐巴馬才會想推健保改革 目的就是希望像台灣一樣 低收入戶也可以享受醫療
台灣低收入戶不用繳交健保費就能享受健保

至於他國如何辦理,我國就如何辦理 你知道問題在哪嗎? 因為各國健保制度的設計完全不同阿
以英國來說 人家是免費的
但是人家要求你必須從小診所開始 除非你已經病到必須呼叫救護車急救
以美國來說 人家是商業險 根據你的身體狀況決定保費
但是患者必須選擇保單規定的院所 台灣醫療險有限制醫院的嗎
美國醫療險很五花八門 雖然是醫療險但卻不見得包山包海 你的病還不見得保險公司會出保
以日本來說 雖然是公辦醫療但不強制國民投保但留學生強制投保 保費比台灣還便宜
但是日本醫療險是採部分負擔 台灣是全額給付
以上國家就算了 加拿大還以"省"為單位在區分留學生的健保制度
中國健保制度亂的可以跟加拿大互比了
到時候醫院要如何向健保局還是保險公司請款? 帳目會非常凌亂
而且那種以省為單位在做健保的 你要怎去規劃? 光製作格式就不知幾百種幾千種健保卡
後續管理都需要成本 為了一個學生去制訂一整套系統? 你的成本大概比他學費+健保費還貴

有辦法理解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採用這種方式的原因嗎
問題在於成本效益
要嘛就商業險 要嘛就是納入本國健保體系裡專屬外國人的系統
沒有一個國家蠢到針對一個國家還是一個省在分別訂制度的 連柯P也沒這麼蠢
fayever wrote:
我一個女性朋友在英國...(恕刪)


英國的公醫制度,對於醫療分級是很嚴格。
我弟的女友,在英國留學時,自己發現胸部硬塊。
照著自己在台灣的習慣,直接就跑到大醫院而被拒收,被要求從地區醫院開始看起。
對於病人轉移到其他醫院或國家,醫生都會要求和接手的醫院保持聯繫,以得到最好的治療和照護。
她回台灣做癌症治療時,主治醫生和英國的主治醫生聯繫了好一段時間。
直到英國的醫生確定台灣這邊的醫生,完全瞭解她的病史和診斷,才漸漸減少聯繫。
這做法很值得台灣的健保學習,因為台灣的健保出在浪費。

jim0_0 wrote:
但英國留學一年節省的...(恕刪)


我另一個朋友家裡領清寒證明的。
為了讓他完成留學英國的夢想,貸款一百五十萬將近十年還沒還完。
要他生了病,以板上要推的制度無疑要他跳樓。

靈魂守衛 wrote:
例如? 非洲嗎? ...(恕刪)


我的重點已經強調多次嘍,就不在說明嘍
誰有統計這些留學生的健保是賠是賺?
151515151515

jim0_0 wrote:
請你不用亂舉例,美國...(恕刪)


你的意思是說

目前美國境內的伊波拉確診病患

都是自體產生病毒的??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