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台積電與慈濟的差別 -- 歡迎高雄的朋友進來聊聊 (不喜勿入)

電影:
何為邪鬼何為神
神鬼如何倆不分

七七三 wrote:
所有宗教都一樣你看那...(恕刪)


我不反對購買或蓋不動產,做為信眾聚會的地方
但有必要蓋成那樣嗎?
或許我就是無法理解,把金錢拿來華美的聚會地點這樣的概念
台灣早期接受過很多基督教或天主教的協助,他們在自己的國度也建了很多堂皇的教堂。今天慈濟也是從事同樣的事,有何不可?建築一定要蓋得像茅屋才對嗎?很多宗教建築是信徒發心去做,很多廠商也捐錢捐材料,很多藝術家願意便宜的奉獻,那是他們有認同感。不必看人家房子蓋得堅固美觀就批評,如果蓋得很爛才需要被批評。至於慈濟有數百萬會員,也有足夠的資源,如果需要蓋些宏偉的建築維持他們志工的交流或工作,需要大空間弘法,需要值得欣賞的建築傳世,那又有何錯?我們今日在國外看到的美麗教堂就是以前的"慈濟",傳世久了就變成"藝術"與"文化"。不必凡事都用金錢衡量。關鍵在於他們是否有用心地從事志業,發揮宗教善的影響力?我是不會隨意去否定他們的。

至於前面有人提到助念要"收據"就有所不滿,我是不懂人家要個"收據"是會讓你少幾塊肉啊?

tjptw wrote:
至於前面有人提到助念要"收據"就有所不滿,我是不懂人家要個"收據"是會讓你少幾塊肉啊?

...(恕刪)


如果不僅是要收據,連你的信徒往生了,隔年還來打電話來問要不要繳保費你覺得如何?

還是太多BU所以沒有辦法確認客戶的狀況?

不過站在商業角度來看也不是不能理解嘛,

大客戶當然是要時時update客戶狀況和資料,

小客戶一定是轉給新手或是比較小的BU去管理,難免出錯和沒有常時更新客戶資料也是合理的,

我懂!!


kira0403 wrote:
如果不僅是要收據,連...(恕刪)
所以這一切都是證嚴的錯啦,誰叫他不記得幾百萬信徒的狀況,說真的,你真的認為這是很嚴重的事嗎?未免太小題大作?他們又不是公務人員,只是民間基金組織,他們的行政瑕疵值得你記恨這麼久?
這只能說 無風不起浪 他們蓋太多靜思堂又蓋的那麼豪華

大家都看在眼裡 大家錢都捐給他了 小的機構都沒人捐了

kira0403 wrote:
如果不僅是要收據,連...(恕刪)


以前政府單位沒跟戶政系統連線時,也不會知道你的狀況。

慈濟內部的會員資料沒互相連線,實在也不用那麼生氣!



tjptw wrote:

說真的,你真的認為這是很嚴重的事嗎?未免太小題大作?他們又不是公務人員,只是民間基金組織,他們的行政瑕疵值得你記恨這麼久?

...(恕刪)

是,因為那是我最親的親人。
為了捐款問題甚至造成家庭失和,
人往生才半年多,家人都還沒完全走出傷痛,
接到這種電話為什麼不會生氣?
為什麼不值得我記住教訓?

行政瑕疵?民間基金組織?
用說的都很容易,等你至親往生發生一樣的狀況,
你也可以淡然說出這不過是行政瑕疵再說。

猴子果果 wrote:
這只能說 無風不起浪...(恕刪)
他們一個都會的會員少說數十萬眾,經常性活動的也至少數千人,你叫他們去哪裡開會、聚會?跟學校借嗎?跟音樂廳借嗎?那又會排擠掉多少需要空間的人士?他們有能力自己蓋就沒啥好批評的。捐款都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又沒人拿槍抵著你捐,不爽就捐別人啊,為何看到他們捐款多就眼紅呢?那就是慈濟的號召力夠,公信力夠,我們因該祝福而非眼紅。我是沒捐慈濟都捐聯合勸募啦,他們還有一種"行政捐"就是將錢捐給組織運作(包含薪資)而非直接捐給受益人。就是要讓社福團體能有經費維持運作。任何組織要把事情做得好,要有人做事,要有地方聚會,要有組織運作,才能做得好。慈濟只不過是把這些事運作的很好的團體,自然能號召更多人投入,而這種成就,是不應該被苛責的。想想台灣早期受過多少國外各種組織的援助,特別是宗教組織。我們台灣人別小鼻子小眼睛,老外能做到無私奉獻,我們去幫外國困苦區域就要受到責難。這種觀點是文明的後退。

凸歸台灣 wrote:
以前政府單位沒跟戶政系統連線時,也不會知道你的狀況。

...(恕刪)

重點在於往生當下也已經請了那些所謂的師姐,
外婆最後還付了一筆不小費用,
這樣還不算已經通知貴處該結案了?
還是這也算做當地特有所謂橫向連繫不夠?
所以我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狀況我懂,
就一個原因,BU太多。
不過可以理解不代表情感可以接受。

銭他愛怎麼用那是他的自由,
拿去転投資同一製程的產品(靈堂,寶塔⋯)也都合理,
沒人拿槍逼你捐款。
既然捐了收據拿了代表交易結束,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我只是說明一個發生在身上的事情。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