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台灣如果核123都停了~ 核4也還沒蓋出來? 到時候會變怎樣?


coffee681084 wrote:
相較來說...核4的裝置量 是270萬千瓦 等於超過 核123的一半


問題是核四廠二號機機器還不知道何時能組好

台電說現有3座核電廠平均每年核燃料費用約新台幣71億元
還不包含後端處理費、拆廠建廠費用的話
估計核四燃料也可能是這樣的等級

台灣一年進口能源約20000億 如果單算只算燃料費 算廉價。
不過鈾原料這幾年開始穩步上揚中,近十年已經3-4倍.
但是運作時間用30-40年去均攤

蓋廠3500 +燃料+核廢料的後端基金+拆解費+顧問費+大修比一般貴+核工畢業工程師數十人等人事經費


蓋廠與封廠+核廢料處理大概最花錢的。

拆廠 我看歐洲美國少說都要花上台幣千億.


真的很想誠心的問政府.如果電真的漲價.會衝擊很多產業.超衝擊民生問題.

很多人認為電漲40%不會怎樣.那是有錢人不會怎樣.但台灣有超過一半的人.

不是很有錢.以為現在勉強度日即可.

我個人認為目前電只要漲5%.可能大部分的人都過不太下去了.

誠心問政府是否可以給人民承諾.順便問問想競選下任總統.

是否可以解決核4問題.處理問題.面對問題.不把問題丟給下一任的處理態度.

反核的人是否可以有替代方案並且可以跟全台灣人民承諾保證電不漲而維持現狀.

不然為了反而反.結果反而害了更多的人.

s110022 wrote:
誠心問政府是否可以給人民承諾.順便問問想競選下任總統.

是否可以解決核4問題.處理問題.面對問題.不把問題丟給下一任的處理態度.

反核的人是否可以有替代方案並且可以跟全台灣人民承諾保證電不漲而維持現狀.

不然為了反而反.結果反而害了更多的人.(恕刪)


你可以問問街頭上的那些人
因為現在沒有核4真的無所謂
因為還沒要除役1/2廠

等到下一任勢必得解決這個問題
那下一任是藍是綠沒人說得準
如果是綠色執政的話
要不要蓋?
蓋的話不是狠狠打自己的臉

這就是台灣的政治惡鬥
沒有政治家只有政客

還有核4可能是最後一座核電廠倒是真的
未來在除役前只要綠能科技有重大突破
就不需要再蓋了
如果沒有突破
很抱歉
一定得繼續蓋核5核6

s110022 wrote:
我個人認為目前電只要漲5%.可能大部分的人都過不太下去了.
誠心問政府是否可以給人民承諾.順便問問想競選下任總統.


5%你會不會寫錯!應該是50%

2014夏季電價6月開始就漲了,今年單一電表度數超過331的漲價幅度可能超過20%

伯爵紅茶 wrote:
我是沒到過現場看工程...(恕刪)
你引的資料基本上來源都有問題,或不適題,"問題是核四廠二號機機器還不知道何時能組好", It's almost ready as I know.

jimmywu97 wrote:
你引的資料基本上來源都有問題,或不適題,"問題是核四廠二號機機器還不知道何時能組好", It's almost ready as I know.


2014 年4月的中央社新聞

2號機施工進度為91.51%,已停工14個月。
依照去年立院黨團協商協議,核四廠2號機已沒有發包新工程。
你說幾乎完成?
一號機安檢就搞了好久,
二號都安裝好了嗎?準備要安裝燃料棒了嗎?

說 almost 差不多,其實還差很遠的!

民國101年備載容量是22.7%

民國102年備載容量是17.5%

民國103年預估備載容量是15.2%

核四廠#1本來是預計104年7月商轉(也就是明年)

但是目前看來是不會了

所以明年七月的備載容量大概只剩下10.59%,表示若任何一個電廠有狀況就差不多要限電了

在看遠一點

在各火力廠擴廠不延遲、核一二三按照預定年限除役的前提下

在108年退休的核一廠除役後備載容量剩下6.98%

在112年退休的核二廠除役後備載容量剩下負0.12%

隔年113年核三廠#1機組除役後,備載容量為負1.88%

也就是9年、10年後備載容量就變負的了

不過在這之前應該早就實施夏季分區供電好幾年了吧...

伯爵紅茶 wrote:
2014 年4月的中...(恕刪)
Look at your question first!
"問題是核四廠二號機機器還不知道何時能組好"

When to operate is another question, however, it should be fast in case of no other problems.
jimmywu97 wrote:
When to operate is another question, however, it should be fast in case of no other problems.


只能猜測,現在的政府不敢賭這個政治風險
大概會拖到2014選完之後才會開始

mobscape wrote:
也就是9年、10年後備載容量就變負的了


根據這個表台電能源開發方案
其實都是很低。

這今年我會開始評估在我家頂樓裝太陽能版與風力發電系統。看看多少賺一些電費回來,


其實 核4 如果能夠成功商轉

本來已經胎死腹中的 核4 3.4號機組 就會有死灰復燃的可能性

一開始的設定 核4場地 就有規劃3.4號機組的可能性了....



另外 台灣一年進口的燃料是 3700億...鈾礦同步上漲的同時 煤礦 天然氣也是同步上漲...

鈾礦只剩50~70年的存量 但是新科技(目前已經成功 只待正式商業化 成功的還是大陸...)

能夠再次利用 已經使用過的汰廢料...

核123的後續費用已經逐年提列了.....目前應該是沒有拆廠的計畫

應該只是停役 停廠....畢竟電廠地點難尋....如果核能科技政策大轉彎..

核123廠址 未必不是核 567的廠址.....

沒有體驗過高電價.....台灣人很難去理解

事實上....德國的高電價影起的民怨是全國人民都心裡有數的

如果 "現在" 德國舉辦一次公投....是否遵循 綠能政策...政府也不敢保證(我看政府根本不敢

做公投來自打嘴吧)....有時候去看德國的影劇 都可以看到從中抱怨 電價有多高的小片段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