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tinger wrote:福島用過燃料棒炸之前...(恕刪) 燃料棒不會爆的.....不然不會只有少數的國家有核武了 = =福島會有外洩問題單純是海嘯導致機組冷卻不良過熱了....才掛機台的似乎很多人回覆過您了
福島燃料棒沒爆是燃料棒過熱把外膜溶化讓水中的氫被分解出來產生氫爆但不能說這樣就是無害因為幅射物會跟著氫爆擴散全球使用何種能源為主是大國的大企業在背後角力左右各國的政策在台灣除了美國介入能源政策外兩黨金主也在角力但這些台面下的角力是不會讓百姓看到會用其他名義或管道表達給各金主知道例如進口美國天然氣發電夾帶交換其他見不得光的利益進口煤石油核能也亦同一旦這些龐大利益兩黨找到認同的底線需要馬上得到回應會直接用新聞方式通知對方與自己的金主讓他們思考回答不急就見面或用白手套談人死後直接火化無法被食物鏈再利用對自然界來說是最大的浪費
89.. wrote:就是因為自由民主才做...(恕刪) 有人把核電廠跟核彈當成一樣東西,參考參考,如果願意看的話...為什麼核電廠不像核彈一樣爆炸呢?在歷史課本中我們都學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利用兩顆原子彈摧毀了狂妄的日本帝國主義,說到原子彈,就令人想到核電廠。在核電廠中我們也進行著核反應,不同的是,核電水廠所使用的鈾燃料中,會進行連鎖反應的鈾235濃度比原子彈裡來的低的許多.再加上核能電廠有層層的防護措施,所以並不會發生如核彈般的爆炸.1. 發生在日本福島核電廠的爆炸是一種核爆嗎?不是。福島核電廠 1 號機、3 號機及 4 號機爆炸的主因都是氫氣爆炸。福島核電廠使用輕水式反應器,輕水也就是普通水;從維持核分裂連鎖反應的機制來說,輕水式反應器具有自我抑制的特質,即核分裂連鎖反應不會於事故中失控,於瞬間產生大量的能量,造成反應器的解體。使用輕水式反應器電廠的反應器爐心燃料只會熔毀,不會爆炸。福島核電廠的爆炸是氫氣爆炸。
李敏教授對yucca的事紀整理,教授的評論就不貼了,大伙自己願意看的話,會看的出中止的原因,自己會有結論的...(跟台灣現況...一樣的毛病)from李敏教授 fb美國「亞卡山核廢料儲存設施」計劃大事記與評論 美國「亞卡山核廢料儲存設施 (Yucca Mountain Nuclear Waste Repository)」計畫已進行超過30年,未來是不是能夠營運,尚有許多變數。以下以大事記的方式讓大家了解此計畫推動的過程,本文所討論的為決策過程,不觸及技術議題。位置: 美國內華達州中南部,鄰近加州;位於美國測是核武的Nevada Test Site.設立目的:處置暫存在全美121個廠區的使用過核燃料與高階核廢料,容量為70,000公噸,預估包括10,000公噸國防核能廢料。發展歷程1982年:美國國會通過Nuclear Waste Policy Act (NWPA),責成能源部尋找適當的場址,興建與營運儲存使用過核燃料與軍用高階放射性廢料的地下設施。(underground disposal facility or geologic repository)1984年12月:依據過去10於年蒐集的數據,能源部選擇了位於6個州的10 個潛在場址。雷根總統根據能源部的報告,批示選擇其中三個進行進一步的資料蒐集與深度評估,稱為Site Characterization。三個場址為華盛頓州的 Hanford、德州的Deaf Smith County、與內華達州的亞卡山 (Yucca Mountain)1987年:美國國會修正1982年的NWPA法案,指示能源部只要繼續調查亞卡山的特性即可。提出這項變更的理由為,亞卡山區域已經為核武測試所釋出的輻射物質汙染,故比其他兩個地方適合。另一種說法是,當時內華達州在國會沒有具份量的人物,故被霸王硬上弓了。此項決定備視為違反程序正義,亦即在詳細調查場址特性前,就指定亞卡山為場址。此項決定註定了日後的紛紛擾擾。1998年1月31日:這個日子是能源部預訂啟用儲存設施的日子。但是因為法律問題、運送使用過核燃料的安全顧慮、以及政治壓力造成之營建經費不足等問題,此目標無法達成。亞卡山計劃的延遲,使得電力公司必須建構乾式儲存設施,將使用過的核燃料暫存於電廠廠區。由於未及時完成儲存設施,美國聯邦政府每年欠(Owes)電力公司3億~5億美金的補償(compensation)。2002年2月:能源部部長 Spencer Abraham 決定亞卡山適於儲存使用過核燃料。他給內華達州州長90天的時間提出異議。但是美國國會撤銷(override)州長提出的異議。2002年7月:布希總統簽署國會通過的法案,允許能源部採取進一步的工作,營造儲存設施。2004年 8月: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麻州參議員John Kerry表示,他當選總統後會終止亞卡山計畫。此計畫開始成為競選議題。2006年7月:能源部提出規劃,在經費充裕的前提下,亞卡山預定於2017年3月31日啟用。2006年11月:美國期中選舉結束,長期反對亞卡山計畫的內華達州民主黨參議員Harry Reid成為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大權在握。他曾經說過,「Yucca Mountain is dead. It will never happen. 亞卡山計畫已死。它絕對不會營運。」2007年:能源部宣佈將嘗試備增將亞卡山的容量至135,000公噸。2008年6月3日:即使亞卡山計畫的經費被縮減為3億9千萬元,計劃管理單位仍然向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提出執照申請。2008年11月:歐巴馬競選美國總統,承諾當選後終止亞卡山計畫。歐巴馬成為美國總統。2009年4月23日:南卡州參議員 Lindsey Graham 與8位參議員聯合提案,若美國國會終止亞卡山計畫,聯邦政府應該將電力公司繳交的300億美金的儲存設施營建的相關費用,退給電力公司。2010年3月3日:能源部撤回亞卡山儲存設施的執照申請。但負責審查執照的核管會的組織架構中,有一個由學者專家組成之 Atomic Safety Licensing Board裁示,能源部為行政部門,無權撤回執照申請,只有國會有此權力。這是不是有點像咱們2000年的核四停建爭議!2010 年:能源部向核管會提出抗告(appeal),希望核管會能夠透過委員會議否決前述決議。核管會由5個具政黨色彩的委員組成,採合議制;委員與主任委員 (Chairman)由總統提名,任命須經過參議院的聽證會。當時的主任委員為民主黨的Gregory Jaczko,此人曾經是Harry Reid 的幕僚,評估無法掌握足夠的票數推翻先前Atomic Safety Licensing Broad的決定,進行技術性的拖延,與其他的委員產生衝突,於2012年5月辭職。由歐巴馬提名Allison Macfarlane接任,基本上她也反對亞卡山計畫。2010年4月與6月:華盛頓州與北卡羅蘭納州採取法律手段,希望阻止終止亞卡山計畫的措施。華盛頓州的Hanford與北卡羅蘭納州的Savannah River Site都存有大量的國防高放射性廢棄物。2011年所有與亞卡山計畫相關的經費已經全數被刪除,技術人員已被遣散。
車諾比可以說是核災輻射污染的一個最大臨床試驗場為什麼留在車諾比?事實上,在車諾比事件之後還有大約兩百人住在管制區裡面而這兩百人,據報導,平均壽命比接受撤離的人多了 10 年也沒有人死於癌症更詳盡的報導http://www.more.com/chernobyl-women-nuclear-holly-morris?page=2(這似乎有影片版,可是我找不到)而在壹電視的報導,車諾比27仍有輻射裡面形容,"輻射偵測器仍然逼逼作響"但 "輻射偵測器仍然逼逼作響" 只能說明,你的輻射偵測器沒有壞看看壹電視的畫面試問,單位是甚麼?由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UNSCEAR)與EPA的報告指出,全球天然輻射的有效劑量平均值為2.4 mSv/yr [12][13],換算為0.27 μSv/hr。而台灣地區的天然輻射值為1.62 mSv/yr [14],換算為平均0.18 μSv/hr台灣已經存在地球上億年(?) 輻射偵測器也會逼逼作響關於車諾比事件的致癌率車諾比事故發生20年後,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等7個聯合國組織共同發表《Chernobyl’s Legacy: Health,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andRecommendations to the Governments of Belarus,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Ukraine》,是目前國際對於車諾比事故民眾健康影響最權威的研究定論:(1)目前為止確認與輻射有關死亡者共有28人,都是屬於核災期間救災重度輻射暴露員工,並排除其他21例死因與輻射關聯性。(2)甲狀腺癌是目前唯一可歸因於車諾比事故所造成的民眾健康影響。事故迄今約有6,000例甲狀腺癌發生,但死亡案例為15例。甲狀腺癌非屬致死癌症,可以手術治療,一般癒後良好。(3)受輻射影響最顯著的60萬人(包括:輕度輻射暴露工作人員、疏散區民眾與限制居住區現住民等)的終生罹患致死癌症風險可能會微增幾個百分點。此外,一般民眾在車諾比事故所受的輻射劑量太低,不可能找到罹癌風險增加的證據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UNSCEAR)在2011年報告明確指出:「即使在嚴重汙染的三個地區(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也沒有證據顯示會增加民眾罹癌風險。比對輻射較高與較低區域民眾的罹癌風險,前者並沒有增加。」事實上,既使發生核災,也沒渲染般嚴重當然,核災會發生輻射汙染是事實,因此,要更重視核能使用的安全但是有很多事情是過度渲染與妖魔化例如,土地千萬年不能使用(但福島的稻米已經出口到新加坡)例如,對岸的核電廠爆了,會使台灣滅絕 等等嚴格的監督核安與嚴謹操作核能是對的但是用意識形態反對一切核能與科學的可能性,是錯誤的對於電能基載,只有兩種選擇,不是核能,就是火力意識形態反對核能,就是意識形態擁抱火力而火力,隨時隨地都在污染地球,即使沒有出任何事故。(即使是天然氣,其炭汙染也大約是煤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