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憂之憂 wrote:如果我是一位工作超過40年將退休的社會勞動人士, 我也會很"恐懼“要靠自己養活天年,因為我無法相信這群年青人!
我是一位大學生一開始...(恕刪)
妮克斯 wrote:
報紙上寫洪仲秋有25萬,這次卻說學運只有11萬,明明現場滿到台北車站,這種數字就讓人值得質疑。...(恕刪)
1985舉辦的洪仲秋活動,警方估計人數最高時是11萬,25萬是主辦單位宣稱的。
學運人數最高時警方的估算是11萬6千吧(?),45萬也是主辦單位宣稱的。
主辦單位覺得人多,是因為從上往下看,人密密麻麻一片,視覺上很壯觀;感覺人很多是可以理解的。
而警方計算人數,是以集合場地有多大,扣除無法進入的地方(例如景福門或凱達格蘭大道淨空區),每平方公尺可以容納多少人來計算,用的是邏輯與數學,而不是感性。
其實我個人覺得這一次人數警方高估了,以人數最多時的空照圖來看,信義路和仁愛路的人數連1/4都不到,更別提空下來的醫療通道(這是個好構想),人數其實該往下修。
jimmywu97 wrote:
如果我是一位工作超過...(恕刪)
我工作差不多十年、
我發現我跟年輕人有很深的代溝。
這輩的年輕人作事草率、基礎能力薄弱、自我中心。
拿個懶人包出來都可奉為圭臬。
看海外的臺灣留學生、 燒父母的錢、還被大陸留學生
慘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