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老早就說過這種人要不得了.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論語.陽貨第十七》)
【註釋】
(1) 鄉愿:願,音「院」,忠厚、謹慎。外貌忠厚老實,討人喜歡,實際上卻不能區分善惡、好壞、是非的人。也就是鄉人鄙俗中,同流合污以媚於世,而被認為忠厚的老好人。孔子認為鄉愿似德非德,而又容易亂德,所以深惡痛絕。
(2) 賊:敗壞。
【語譯】
孔子說:「同流合污以媚於世,而被鄉人認為忠厚,實際上卻不能區分善惡、好壞、是非的老好人,就是敗壞道德的人。」
【研析】
一味地迎合世俗人群的道德水平、人情的願望,成為眾望所歸的好人或模範,這樣獲取名利情的滿足而沒有甚麼真正道德修養的人,最是能惑亂有心修養心性者的心志,尤其在道德敗壞的時代,這種所謂的好人、模範,更是十足的鄉愿。因為他們自以為是善的、好的、對的,其實和真正的善的、好的、對的相去甚遠。從道德修養的角度來看,他們渾然不懂道德廉恥、沒有自知之明,會把人群領向何處?真是誤了好多人,使許多人偏離他們人生真正的目的,確切地講,他們是在敗壞道德。
就算是lover最後還是會over就算要fuck起初也要有fu就算是believe中間還是有個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