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日專家給核四3分 台電員工反駁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蘭嶼核輻射大量洩漏...超出標準一百倍..
也是倍日本專家量出來的..

台電的員工 怎摩量都量不到輻射
原能會派人去量 也量不到..
大學派人去量也量不到..
那兩個日本專家 也是 同一個反核團體請來的專家...


是阿....這些人就跟日本專家走在一塊. 怎麼都量不到

就日本專家自己啪啪走
天知道是量到自己手機還是儀器誤差秀抖
還是蘭嶼核廢洩漏會看人. 日本專家路過就洩漏. 台灣專家陪同就立刻清理乾淨

念人類學的核能專家
HAHAfox wrote:
日本專家和台電員工哪一個能獲得信任,當然是日本專家,理由如下:
1.日本專家憑科學證據
2.日本在二戰後與美國合作發展的核技術,至今對核能展握的經驗與知識,比我方充足。
3.不是憑自身的感情用事。



您要不要先去查一下那位"日本專家"的背景,專業以及在GE的從事是什麼??

fisheriestw wrote:
日本專家?????日...(恕刪)


證據來自於前美國奇異核電工程師菊地洋一
所提出的質疑,台電沒有針對問題釋疑!

日本專家?????日本沒人了嗎?

那麼還有誰?誰才是你眼中的專家?
上次福島核災,

那個國際核能組織的應變,
才讓人傻眼!

在千里之外,就能判斷跟出嘴評比
從頭到尾也沒看那位日本主席,
下去現場指揮!
T&S wrote:
證據來自於前美國奇異...(恕刪)


日本專家? 只有7年GE資歷,30年前三浬島後就辭職,反核長達22年的核工專家?

自己國家變成全世界核能機組第三多的國家,日本人都不聽專家的話?

http://ja.wikipedia.org/wiki/%E8%8F%8A%E5%9C%B0%E6%B4%8B%E4%B8%80

台電澄清菊地洋一先生四大疑問

針對今(13)日菊地洋一先生對核四提出的四大疑問,台電說明如下:

一、地質資料補充、複查工作從未間斷
核四地質資料自民國55年第一次調查以來,一直持續進行補充調查及複查的工作,從未間斷,且地質的定年一向以千年,甚至萬年為單位,任何近代鑽探及測量的地質資料,均不會有所謂「資料太舊」的情況。為消除民眾疑慮,台電最近已再發包進行補充調查,針對雪山隧道至核四廠區之間的區域進行「空載光達測量」資料的判釋,並對核四附近海域進行「海上多波束」測量,預定今年年底前完成。

二、耐震係數設計已相當保守
核四廠耐震設計是依據美國核能法規規定,針對核四廠廠址特性,蒐集廠址半徑320公里範圍內,以往400年內所發生之地震紀錄,各別嚴密保守計算,篩選出對廠址影響最顯著的歷史地震是1908年發生在台灣東部規模7.3之地震,並把它的震央從大約160公里外的地方,假設性發生在距離核四廠址只有大約5公里的地方,計算出設計基準耐震係數為0.4g(廠房地下26公尺深基礎岩盤的耐震度),換算成反應器廠房一樓樓板,耐震係數則高達0.66g,相當的保守,並非菊地洋一所說「耐震係數設計太低」的情況。

三、核四進步型沸水式反應爐(ABWR)設計更為安全
核四廠採用進步型沸水式反應爐(ABWR),主要的特點之一即為將冷卻水再循環泵移至爐內,以消除部分管路的配置,減少破管的風險,提高核能安全,此種作法在日本已有多年成功運轉的經驗,菊地洋一所說濱岡5號機、志賀2號機、柏崎刈羽6、7號機在福島事故後停機至今未恢復運轉,其原因與進步型沸水式反應爐的設計並沒有關係。

四、核四安檢小組正全面進行再檢視
核四安檢小組主要工作項目為現場履勘、文件檢視以及系統測試的再驗證,透過這兩項工作徹底檢視問題改善品質,並定期向經濟部核四安檢專家監督小組報告檢測現況。截至今年六月初,總共126個受檢測系統已完成了54個系統再檢視,其中有3項系統尚未通過檢測,足證菊地洋一稱「檢測小組看不到問題」顯非事實。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s/news01-1.aspx?sid=142



JP專家太仁慈了, 竟然還多給3分.
TW核四根本就0分!

taiwan2008 wrote:
日專家給核四3分 台...(恕刪)
忍忍忍

louissvs wrote:
JP專家太仁慈了, ...(恕刪)


可以請問是以什麼做根據做此判斷.有大量資料做為憑據.還是只憑嘴炮
(3+75)/2=39

我最公平,核四給個平均成績39分!

話說這兩方都是憑感情做判斷,真是令人擔憂!

到時核四的安全會不會因感情而失誤!

fisheriestw wrote:
你要不要先去研究一下
這句話這樣講有啥問題?

http://ideapit.net/p1211.html
日本的野心,核電廠背後的秘密!
一開始美國主動說要給泠卻劑, 日本卻拒絕了..... 這麼嚴重的事情, 為甚麼不爭分奪秒, 不派大量人力去救核電廠,只有幾十個工作人員及其他的自衛隊, 為甚麼不一開始用硼酸, 要用海水...... 許多人都猜核電廠有不想別人知道的秘密..為甚麼美國的航空母艦要調頭?

他們的直升機在約一百公里外接觸到的放射物這裡頭包含了甚麼東西 ?

如電影般的情節,背後隱藏了...最要命的是,日本人採取了燃料,不是大家通用的鈾,而是鈾和鈽(239Pu)的混合體。這樣做,經濟上非常不划算,安全上也不好。

唯一的用處,就是燃燒過後的廢料,就是提純粹的鈽,可以用來製造核子彈。其實這也是日本一直秘而不宣的“和平核能”政策,

就是通過所謂和平的利用核能,讓日本名正言順地生產和儲存了可以製造幾千顆核子彈的鈽,再加上日本的技術,可以快速地安裝核子彈,用來制衡它認為有威脅的國家。

http://www.ptt.cc/man/KS91-303/DA2D/D221/D22C/M.1352872429.A.A88.html
「MOX燃料工場の建設工事の状況」==> http://goo.gl/FY04Q

http://www.wretch.cc/blog/TuckJason/21935042
最近收到媽媽寄來的一封網路信件叫"你可能不用可憐日本", 讓我看了哭笑不得
另外,利用用過燃料(也就是高放廢料)再處理後,可以提煉出還沒用完得鈾及反應中生成的"鈽"

但是要建造核彈,跟使用MOX一點關係都沒有, 而應該是使用石墨當作緩和劑,也就是蘇聯車諾比電廠使用的反應模式,才會產生比較多的鈽. 使用MOX則可以提高鈾的使用率, 先前有跟您說明過,目前使用的鈾只有天然鈾的0.7%,如果是用MOX,則可以拉高這個數字,雖然很貴,又很沒效率但是這算是節省資源的一種辦法,如果照現在的用法去消耗鈾, 再過四五十年就會把鈾用光了, 這樣的美意被曲解,實在很諷刺,<== 美意就是 U238 + n --> Pu239 還是有產生 Pu239

http://www.inmediahk.net/鈈元素與核武
為何有 MOX 反應堆

所有用鈾作為主要燃料的核電廠都會生產鈈,這是核反應的必應過程,必需經過這個過程才有核能,不是是第一代,第二代還是第幾代也好。他日科學家也許找出核聚變或其他完全不使用鈾的核能方案,但那與今次的福島無關。這些鈈留在燃料棒內,但是燃料棒仍然以鈾為主,鈈只是少數,而且混雜太多不能使用的鈈-242 與鈈-240,所以這些殘餘物是熨手山竽,若不能重用於核電廠,就必須當作核廢料。鈈難於儲存,毒性強,甚少聽聞有在核電之外的民用。把鈈當成廢料處理,其實幅射與被盜(是外國或恐佈主義活動)風險仍然大,因為這些鈈過了十萬年仍然維持較高水平(與原來水平相比)。

要使用這些留在燃料棒內的鈈,就需要將這些用完的燃料棒拿去再處理,一部分再造新的鈾燃料棒,另一部分造成 MOX,這些 MOX 需要特定的反應堆配合,因此過去曾大量興建核電廠的國家,都自然在八十年代新建或改建態接受 MOX 燃料的反應堆。這些 MOX 反應堆絕對不是舊式反應堆,我們最多只可說,那些在八十年代建成的反應堆就是用上當時的技術。

一些國家有較獨特的動機去建造 MOX 反應堆,那是為了裁減核武的證明。要證明核武的鈈元素不能被重用,其中一個方法是把它製成 MOX。如果反應核不是重水式反應堆,這些使用過的 MOX 是無法變回可用在核武上的鈈,因為它已經混雜太多鈈-242 與鈈-240。人類至今都無法將鈈-239 與鈈-242 鈈-240 等區分出來。這個動機並不適用於日本。

http://www.aec.gov.tw/www/news/article.php?id=1135&seledtype=2

再來看看這裡, 「日本正實驗使用再生鈾與鈽的混合氧化物(MOX)燃料在其反應爐中,且預計在2007年全部百分之百使用這種新的混合燃料(MOX)。 儘管動力反應爐所產生的鈽理論上 可以被用來製作核子彈,但是使用過的燃料是耐火且具有高度放射性,而且無法被恐佈份子拿來生產。從反應爐等級的鈽所產生的武器是不穩定的而且不確定能夠被 生產出來的。印度從加拿大的重水反應爐及雙重用途的反應棒(鈽棒)偵測器中萃取出可製作武器的鈽。但在英國或法國的加工廠或是能源裝載廠中,沒有鈽再被轉 來製造武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檢查有效的防止這類轉換用途的情形發生。」

(2007年1月 核能發電之必要性 "譯自The Need for Nuclear Power" 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http://www.npf.org.tw/post/2/542 )

而 另外有資料指出:「2006年3月31日,位於日本青森縣六所村,耗資2萬2千億日元,建造了10多年的核燃料再處理工場開始試運轉。到明年8月可以從核 廢料中提取2噸鈽。正式運轉後每年可提取4噸。而據說8公斤的鈽就可以製造一個核彈頭。 日本政府的計劃是將提取出來的鈽,再摻入核電廠的燃料中循環使用。而 IAEA(國際原子能機構)卻第一次在一個核處理設施中派遣了常駐檢查員,對六所村工場實施24小時監視。 在當天日本NHK電視台報導這一消息時,日本的鈽持有量為:國內5.5噸;存放在歐洲35.2噸,合計40.7噸。」由此可見,這些東西一直受監管。

看 來這足以做「四千枚核彈的原料」,應該是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檢查下存放。問題是存在的,但看來沒有那篇網上文那麼誇張。 因為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的文章也指出:「國際原子能機構做出結論表示,核子武器擴散的風險永遠存在即使核能發電已經不存在,該機構仍持續努力防止核武 擴散。」

******************************************************************************************
在關鍵的裂變物質取得之後, 只有想做多少的問題.

http://news.sohu.com/19/06/subject201270619.shtml
日本高官核武器言论震惊中国

http://asahichinese.com/article/news/AJ201304260051
日本未在弃用核武器声明上签字

http://ajw.asahi.com/article/behind_news/politics/AJ201304250108
Japan refuses to sign international document describing nuclear weapons as inhumane

http://en.wikipedia.org/wiki/Japanese_nuclear_weapon_program

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5-04/1640723635.html
美智库预测美或支持日本拥有核武器对抗中国

据了解,该研究预测,在极端情况下,美国为确保其在东亚地区的军事主导权,很可能会促使日本做出更多且更激进的行为,比如故意使中国难堪,或者放弃无核三原则,建造核武器。




BSA wrote:
http://ide...(恕刪)


要引用他人文章就請全引
勿斷章取意..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