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

反核擁核聲浪中 為何沒人關心碳權和溫室效應加快的腳步有多少

miket5 wrote:
1.潔淨能源
2.再生能源
3.節約能源
都是可以減少對核能及石化能源發電的依賴

只是反核人士都沒有告訴過你,
即便是潔淨能源還是再生能源,
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其實也都不亞於核能與石化燃料...

支持太陽能的人都不提太陽能面板的製程其實是高污染產業,
甚至很多風力發電的推動者不知道大規模的風力發電是氣候變遷的推手,
更不用提生質能源造成的土地利用失調與糧食問題了...

這就是反核擁核現狀的悲哀,
大家都只關眼前的問題可以用什麼辦法解決,
卻沒有思考過這個解決方案是否會造成更大的問題。
而且在這場「辦論」中,某一方的徵兆特別明顯。
他們支持的議題可以越吵越大,
說實在的我不覺得是人民對環境的自覺提高,
反倒是愚民化程度提升,
人民越來越不願意思考,容易被片段事實左右所造成的。
所以說鬼島開始步入低智商化社會,
還真是一點也不為過......


同意 或許比起核能危險 溫室效應好像更應該去注重

seatree wrote:
火力發電除了溫室氣體之外,爐渣、燃燒時回收的廢氣及粉塵,重金屬及毒性物質含量也不低,後續處理的的費用也不少,對環境的汙染也不小,有人是無知,有人是選擇性地忽略。

算了,講太多又被人貼標籤說我擁核。


不少是有多少??不小是有多大??
數據資料證明在哪
你這樣跳出來很難不被貼無知擁核者的標籤
這次反核其實有部分的人是:反核4、不反核

我個人也是這樣的看法。

因為核4前前後後蓋了10多年了,工程弊案、貪污、爭議...

這麼多負面消息,加上政府反反覆覆、台電亂七八糟之下

人民不反核行嗎?

好的核電廠可以接受,但是問題多的核電廠充其量只是個不知道何時會爆的核彈!
誰說反核和減碳一定有衝突呢?

如果你或是這個政府的眼光只會擺在眼前,不懂得利用政策推動節能減碳(燃料稅隨油徵收在哪?出了台北,大眾運輸在哪?),不懂得推動產業升級(台灣的人均碳排放,因為產業因素名列前茅,有多少碳排放是來自這些耗能產業?政府講了十多年的產業升級,到底升去哪裡了?還要繼續用政策和低工業電價圖利這些耗能產業多久呢?),不懂得把浪費在核電的經費去投入新能源的開發。當然找不出解決之道!

台灣在這兩個方向都有很多可以同時進行的空間。
核能不是不好
現階段問題就是讓人沒信心~~

核能發電不知是否可以改良方式??
網路讓世界透明,但許多資訊卻是僅供參考!
溫水煮青蛙...
核能爆炸,那是立即的危險,甚至要跑都來不及就已經核污染了,況且呆完那麼小,還不知道往哪裡跑.
我萬貫家財還沒來得及爽,就核污染死翹翹了,這當然要反到底阿!!

至於溫室效應,那是下一代的問題,這一代自然是先爽,火力(石化)發電就繼續給他發電發到爽,
要乾淨永續的綠色能源,至少目前還找不到,只能說留給下一代子孫慢慢研究發現了.
若溫室效應導致人類滅絕,那也是後代子孫要承受的,目前各位就自爽吧,努力耗電上網幹譙吧,
反正溫室效應沒啥感覺,名人們是不會為此上街頭的,你僅能大聲疾呼要節能減碳,至於要停止火力發電,
嘿嘿!~~那大家準備回歸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夏天沒冷氣,冬天沒暖氣...人類文明退回工業革命之前即可.

liu3917 wrote:
請問現在還有多少人知...(恕刪)


台灣不在聯合國組識內,也不在國際碳權交易內被承認為國家,

所以,我們沒權做碳交易,也不需跟隨京都議定書內容,

我們被排除在外,不在其中…
我不關心全球核不核,
別的國家地廣人稀, 台灣地狹人綢,
他們沒地震海嘯, 台灣每年十幾次颱風及有感地震,
而且全球危險核電台灣就占2個, 現在快要占3個了.

我不關心碳權和溫室效應加快的腳步有多少,
台灣這小島上的2000多萬人, 全球人口60幾億人,
排碳比的上各國的零點幾%?
就算台灣完全不排碳, 也減緩不了各大國的排碳造成溫室效應加快的零點幾%

就算真的要減碳, 也是先從一人汽車通勤族開始,
這些排碳才是家用能源消耗的大宗,
每天路上塞車的一人汽車, 不知要空燒掉多少油, 排出多少無謂的碳.
台灣人就是道聽塗說
說不蓋核能
蓋火力發電廠也被抗爭
蓋風力發電廠也被抗爭
蓋水力發電廠也被抗爭
一邊抗爭還要電價不要漲,用電更不能斷炊
談省電大家都放一邊有多少電用多少電
冷氣可以開多冷就多冷,燈光有多亮調多亮
台灣人真的是個奇怪的民族....
  • 8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