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雙港計畫捨台北港 去弄基隆港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有道理...不過也有..
有道理...
不過也有消息說...

福建來的快速客貨兩用船
希望停靠的是台北港...而不是基隆港

如果中國大陸的"海西特區"與台灣的客運貨運交流...
成長到佔台灣進出口及客流(觀光客或轉機)相當高比率(譬如說10%~20%)..

那台北港的成本就很明顯比基隆低...比基隆有優勢

至於淤砂的問題...台中港一樣也很嚴重 不是嗎?.(恕刪)


「海峽號」平潭至台北航線今天首航 航程僅2.5小時

台北港第一條定期客輪航班「海峽號」昨天首航,
三百多名中國旅客因入出境共用一套證照查驗系統,
平均每人至少要排隊一小時才能完成手續,市議員鄭戴麗香要求改善;
基隆港務分公司台北港營運處解釋,
目前是臨時性簡易設施,未來會蓋永久性建物。

直接到台北港. 或許該開發台北港 ..結合桃園航空城 , 不是有人說賭場 ..直接上台北港船
開出去海上賭 .基隆港務分公司會不會是因為有些人一直要台北港當貨運港,
所以不希望 開發台北港 ??

不過 在淡水河口南方 , 當初為何挑河口南邊 ??
不選北邊 ?


這條新航線單趟航程約三小時,每周三、六各有一個往返航班,搭「海峽號」往來台北與福建,不僅比小三通快約一個多小時,票價也比搭飛機便宜。

台灣港務公司表示,除了「海峽號」之外,

台北—平潭航線還有萬噸級「麗娜」輪可能加入,而六千多噸三胴體型高速客輪「吉時」號,可望開闢台北—廈門航線。

海峽號
六千五百五十六噸,時速可高達四十三節(約八十公里),艙內第一、二層為載運汽車甲板,三、四層則為旅客層和駕駛艙,這艘客輪可載最多七百五十名乘客


麗娜輪不是跑花蓮 嗎 ??
行駛「蘇澳-花蓮」間的雙胴體鋁合金高速輪「麗娜輪」7日首航

原文網址: 直擊/雙胴飛馳花蓮港 日系高速麗娜輪 首航搶先看!
2013年8月7日
taiwan2008 wrote:
麗娜輪不是跑花蓮 嗎 ??
行駛「蘇澳-花蓮」間的雙胴體鋁合金高速輪「麗娜輪」7日首航

原文網址: 直擊/雙胴飛馳花蓮港 日系高速麗娜輪 首航搶先看!
2013年8月7日


大概是跑花蓮沒生意 聽說油錢蠻貴的

還是當初就是想跑這路線 只是用掛羊頭賣狗肉的方式買船的?

a3323456 wrote:
大概是跑花蓮沒生意 ...(恕刪)


其實新竹南寮也有傳過

不過 看來對面是喜歡 台北港 ..如果淡水捷運可以 挖到八里那邊
就更方便了 .

不過 林口發電廠南端那鐵路是否廢掉了 ?



WIKI
命名為桃林鐵路,從同年10月28日起行駛免費客運列車服務沿線居民。

因配合縱貫線桃園—中壢段鐵路高架化工程,林口線原預計於2013年1月1日停駛 ,
後因彈性假期提前於2012年12月28日停駛客運列車,貨運列車則於同年12月31日停駛

2012年12月28日客運列車停駛,同年12月31日貨運列車停駛。桃園縣政府曾規劃在停駛期間將該線闢建為公車專用道,並附帶自行車道或人行設施,後決定改建為公車專用道及市區道路
將近20年前以作為亞太海運中心爲目標去做
結果做出來一個問題多多,只有15個泊位的小破港

基隆雖然老舊,腹地有限,但泊位算一算也有近60個
怎麼樣也比臺北港強
玩球囉~~~
sihsiao wrote:
台北港到桃園快還是基隆港到桃園快?

---我認為基隆港上高速公路快,基隆港到桃園快!

塑膠機車不走高架道,都比基隆港到桃園開車快吧?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andy2000a wrote:
說得好..前就留下來...(恕刪)


發消費券...
大地騎士 wrote:
發消費券......(恕刪)


3600 不夠

再來發 36000 的 好拉 ..

but

消費券誤國? 陳冲戳出馬英九的心中痛
對於發放消費券的效益,經建會在2008年預估,發放消費券858億元將可提高民間消費,經由乘數作用,初估實質經濟成長率提升0.66個百分點
但是結果卻證明發放消費券是項錯誤政策,審計部在2009年7月28日的報告中抨擊消費券等政策有缺失,經建會隨後自估消費券對GDP成長之經濟效益為0.3至0.5%,替代率達7成,促進經濟成長的乘數效果不到1倍,與官方的樂觀預期相差甚遠,因此未來將不再發放消費券

==> 未來將不再發放消費券
建設基隆港才是正確的

河口至少堆積了幾百年的沙子
附近數十平方公里的沙子
隨著潮水和高低差流進台北港

人類利用抽砂船將港內的沙子抽到外海去
能丟多遠?
還不是附近海域
東北季風來
又流進台北港了

年復一年,白花花的銀子就這樣抽砂抽掉了
除非你把沙子往陸地上丟
那土壤會鹽化
所以那是燒錢

基隆港礁岩岸
印象中十年來只看過一艘抽砂船到田寮河口挖挖臭泥巴一個月左右
省錢多了

來基隆後才知道
課本上天然良港的意思

硬去做出來的
跟天然改建的
成本與後續維持費用差有夠大的

robertren wrote:
將近20年前以作為亞...(恕刪)

+1
大哥提起亞太營運中心~
不禁讓小弟回想起以前的一個同事~
跟老闆開會的時候~看似企圖心很大~計畫也很漂亮~
結果做的都是半調子~害公司賠一大堆錢~
而他老兄也沒差~至少紅了一陣子~最多就是拍拍屁股走人~

所以結論就是~政策再好也沒用~
如果主事者是玩假的~或是根本就心不在焉~
那就別做了吧~只是浪費錢而已~

mediciaaa wrote:
當初日本是把高雄規劃...(恕刪)


高雄不錯

但腹地不足

目前已經在執行南星計畫

成效如何?未知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