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區塊開發8月16日開始收件,目前共14案風場送環評審查,其中9案通過
初審獲得「入場券」,加上過去已通過者共13案。本次共分配2年共3GW,由於
單案上限500MW,不重複狀況下僅6家可得標,競爭激烈。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相關規範,風場「入場券」為通過環評初審,目前已有18案
取得經濟部場址備查可進入環評程序,9案環評初審通過,另有4案過去已通過
環評。若加上目前仍在補件、有望通過者,已有8家開發商爭奪首期門票,
裝置容量超過16GW,是首期分配量的5倍。
這次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申請收件期間為8月16日至9月30日,之後將進行進
行產業關聯(國產化)、技術、財務能力審查。官員表示,在文件審查後,
預估11月陸續召開審查會議,目標年底前完成選商。
===============
16GW? 七扣八扣還有這麼多容量可以蓋?
在野黨堅持監督執政黨 堅持揭發假博士!
魯拉拉拉 wrote:
台灣未來能源就靠它了
堅定擁護魯拉拉拉
原來離岸風電,年均發出高達215億度的電!

魯拉拉拉發揚社會善良風俗,符合Mobile01站規,以誠實為首要,
在M01發表符合社會正義、國家安全、政府法令的文章.
身先士卒,寫出絕對正確的風力發電數字!
對那些無視於M01板規,
造謠離岸風力不發電的不肖份子,予以痛擊!

在野黨堅持監督執政黨 堅持揭發假博士!
兩兆算法是別人算的,還包含政府公布資料
可悲的stunmaker, 抹黑我也沒辦法抹掉廢物民進黨推風電拖垮台灣能源政策20年

stunmaker wrote:
這是絕無可能的.
技術上絕對做不到,絕對.
不要說100萬戶,就說最簡單的一戶.
住台北的小明選擇使用核電,照他的意願,就必須從恆春核三廠(核二即將停機)
單獨接或共用一條電纜直達他家,中間不可混入其他電力,否則算失敗.
而小明樓上鄰居要用風電,樓下要用光電,隔壁要用燃煤,對面要用燃氣,
於是整棟樓至少必須有五套完全獨立,不互相污染的電力系統.
萬一小明搬家的,新的住戶入住,偏偏新住戶只用光電,於是一切推翻重來.
以上都還只是最簡化情況,沒有計算用電尖峰/離峰/棄電等調度問題.
這是討論電力的樓,不是討論天方夜譚,奇門遁甲的樓.
請不要在本樓花時間挑戰人類100年內做不到的事情.
好奇特的說法喔
所以台積電用的綠電都完全是電纜直達,中間都沒有混入其他電力嗎???
有電力專家可以開示一下嗎? 感謝
勿再抹黑,算法是別人用政府公開資訊算的

風電廢的連stunmaker都不知道怎麼唬爛下去
說得很好,裝置容量可以唬爛,實際發電是沒辦法唬爛的阿

allen_yeh wrote:
海很大 隨便蓋
蓋出來的是裝置容量
發出來的才是發電量
沒有風 1600000000000GW 發出來的電力還是 0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