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7

離岸風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

浮動式風機示範計畫 Q4出爐

經濟部補充說明,依區塊開發作業要點,申請案不限制固定式或浮動式
水下基礎型式,現階段已有多個案場規劃浮動式基礎型式,但外界需求
政府能啟動示範計畫,釐清浮動式開發過程可能遭遇問題。今日說明會
針對示範計畫提出初步規劃構想,風場由申請人自選場址區位規劃,
須位於低潮線以外海域,總裝置容量100MW為原則,單一申請案裝置容量
以不超過50MW為原則。當然也不得重疊海域範圍敏感區域,更須經環評
專案小組初審會議建議通過。
苗栗美森風場採新興「振動錘」工法減噪 仍因生態疑慮補件再審

該風場在2020年規劃時,總面積達643平方公里;2021年7月,因排除
風場左側航道,面積縮減至60平方公里;今年5月則在主管機關聯審會議中,
依國防部意見,排除北側新竹空軍基地高度限制區,以及南方陸軍基地
火砲射擊區,目前風場面積僅7.4平方公里

============
面積僅剩1%? 12部風機,還值得做嗎?
fish_fish

這個是暗示英華崴不要來攪局吧?那他的後代WPD怎麼辦?

2022-08-07 13:11
stunmaker
stunmaker 樓主

WPD先把允能蓋起來再來擔心別的 [大笑]

2022-08-07 14:42
2022年08月 10日
風力發電 6.7萬度(一小時 充飽 6萬7000顆 gogoro電池)


==================


聖文森總理訪高雄港 立陶宛次長赴台中看離岸風電
19:222022-08-10 工商 李青縈

港務公司10日兩地迎外賓,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總理龔薩福等人訪高雄港;另外一地,台中港則有立陶宛交通部次長參訪離岸風電。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總理龔薩福率隊並在外交部長吳釗燮等人陪同下,10日下午抵達高雄港參訪。港務公司表示,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自與我國建交以來一直是我國非常友好的邦交國,此次安排乘船,沿著高雄港主航道航行,讓團隊一覽高雄港作業情形並進行業務交流。

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表示,在營運方面,高雄港2021年貨物裝卸量達4.4億計費噸,其中年貨櫃裝卸量986.4萬TEU,世界排名17名。目前與長榮海運公司共同合作經營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完工啟用後年作業量可達450萬TEU以上,預計2023年5月啟動第一期營運。另外,高雄國際旅運中心即將完工,未來可同時停靠1艘22.5萬噸大型國際郵輪及1艘15萬噸中型郵輪,其中旅運通關部分預計在10月底完成,塔樓6-15樓則屬港務公司總部所在,預計明年4月可完成進駐。

龔薩福表示,希望促進進務公司與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合作夥伴關係,包括港口建設、國際郵輪及貨運運輸等。

另外一地「台中港」則有立陶宛交通部次長愛格涅等11人參訪離岸風電,台中港務分公司配合政策在此規劃四大營運主軸,包含風機預組裝基地、風電國產化基地、運維基地及人才培訓中心等,搭配參訪行程。

台中港務分公司介紹台中港區預組裝重件碼頭,包含#2、#5A、5B、#36、#107碼頭等,以及規劃作為離岸風機零組件生產製造基地之「離岸風電國產化專區」;目前進駐業者包含天力離岸風電公司(葉片Blade)、西門子歌美颯公司(機艙Nacelle)、永冠能源材料公司(輪轂鑄件Hub)及世紀樺欣風能公司(塔柱Tower、轉接段Transition piece),以及因應未來20年之離岸風機營運期發展之港務港勤公司所屬運維基地、風訓公司之離岸風電人才培訓中心等。

台中港務分公司進一步表示,台中港是離岸風電上部風機預組裝的重要基地,在此期間也見證了此新興產業在台灣從無人知曉到蓬勃發展的過程,藉此次與立陶宛訪問團彼此交流綠能產業相關發展經驗,除可開拓未來更多的合作機會,亦深化雙方夥伴友好互動關係。
dailoan wrote:
風力發電 6.7萬度(一小時 充飽 6萬7000顆 gogoro電池)


又在作夢?

風力發電哪時候有穩定的發滿一小時??

Gogoro 跟你說他的電池可以一小時快充?
Allen Yeh


加州政府上調離岸風電目標 永冠-KY、上緯受惠
鉅亨網記者林薏茹 台北2022/08/12 17:53
美國加州能源委員會(CEC)近日設下2045年離岸風電裝置量達25GW的目標。(圖:AFP)

Tag風電加州離岸風電上緯永冠
美國加州能源委員會 (CEC) 近日設下 2045 年離岸風電裝置量達 25GW 的目標,較原先設定的 15GW 大幅上調,而拜登政府則規畫 2030 年建置 30GW 離岸風電;隨著州政府加大推進風電發展力道,台廠供應鏈包括永冠 - KY(1589-TW)、上緯投控 (3708-TW) 都可望同步受惠。

加州能源委員會設下 2030 年離岸風電裝置量達 2-5GW,2045 年 25GW 的目標,屆時將可供電約 2500 萬戶。

美國政府近來大力推動國內離岸風電發展,目標 2030 年建置 30GW 離岸風電,總統拜登 7 月發布行政命令,對國內離岸風電提供援助,在墨西哥灣推動新離岸風電計畫,預料可提供超過 300 萬戶用電。


隨著美國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同步擴大建設離岸風場,鑄件大廠永冠 - KY 手握全球第一大風機大廠丹麥 Vestas、第三大廠西門子歌美颯訂單,也正與第五大廠美國奇異 (GE) 洽談訂單中,可望成最大受惠者之一。

上緯投控也早已打入西門子歌美颯風機葉片樹脂供應鏈,並成為 Vestas 供應商,雙方在葉片樹脂、拉擠碳板、膠黏劑等多種產品領域展開合作,營運可望同步受惠。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開戰,漁民環團揭亂象:鯨豚死亡翻倍、漁場大崩壞,四大訴求籲政府勿急就章
上下游記者 馬振瀚·時事.政策·2022 年 08 月 11 日
離岸風電開發進入第三階段,但先前所引發的漁業衝突和生態爭議仍在延燒。經濟部能源局將自8月16日起開始接受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申請,意味著台灣沿海將再插上數百支巨大風機。然而,第二階段風場開發案至今仍未有任何一場成功商轉,因政府監管機制不健全所造成的生態與漁民生計問題,也都並未解決。

面對開發商的摩拳擦掌,多個漁民團體、環團今(11)日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提出四大訴求:落實海洋空間規劃、離岸風場設置應由遠至近、修改〈離岸風力發電區塊開發場址容量分配作業要點〉,以及完善離岸風場生態調查指引與環境影響評估審議,強力呼籲政府應立即懸崖勒馬,否則衝突將再度上演。


離岸風電是能源轉型重要政策,但規劃不良致使生態和漁業遭受衝擊(攝影/許震唐)
風電規範與機制不健全,犧牲生態和漁民生計
繼第二階段遴選與競標出十多處潛力風場,共釋出5.5GW容量後,經濟部能源局今(2022)年8月16日起,開始接受第三階段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的申請案。然而前一階段開發,至今仍無任何一個風場完工、商轉,第三階段的開發又來勢洶洶,將以每年釋出3GW的方式,共計再增加9GW離岸風場。

離岸風電廠商已積極展開動作,在西部大肆圈海。經濟部能源局規定,要申請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的廠商,必須先取得經濟部場址規劃備查,並且通過環評小組初審會議才有申請資格,目前已知有八間開發商,從新竹到嘉南外海一共16個風場,進入各環評階段。



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主任鍾瀚樞表示,過去兩階段離岸風機開發案在環評規範與監督機制皆未完整建立的情況下,就讓一支支巨大風機聳立在台灣西部沿海的海面上,不僅嚴重威脅生態環境,漁民生計更大受影響。

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直言,自2019年離岸風機開始施工後,自苗栗到彰化,沿海鯨豚擱淺率、死亡率都翻倍成長。在場多位漁民也同聲控訴,他們作為風場開發最直接的利害關係人,每次幾乎都是在最後一刻,才被廠商通知,原來自己作業已久的漁場即將要進行風機工程施作。


膚色區域為即將申請開發的第三階段離岸風電風場(圖片提供/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
開發前應充分和漁民溝通,勿以漁民生計換綠能
「我們家門口預計要插80支風機,他們插的地方就是漁民最好的漁場」,漁撈作業在第二階段開發即大受影響的雲林縣養蚵協會主委林全發直言,漁民是整個開發案最直接相關的一群人,但都是最後才被通知,而且廠商每次施工、打樁都沒有先講,「我們漁民真的非常悲哀」。



「風機插上之後,漁民就像被判死刑一樣,永遠無法作業」,桃園市永安漁港討海人協會理事長楊門圈無奈地表示,海是大家的,漁民也沒有要反對風電開發,只是希望風機的間隔要足夠寬,不要影響漁船航行與作業安全。但是漁民連上述最基本的安全與生存權的保障,在前兩階段的開發過程中就已不被重視,面對施工戒護船的驅趕,幾乎只能忍氣吞聲。

雲林縣沿近海漁場遭風電插旗,雲林縣近沿海作業漁船協進會理事長李平順表示,時間已經證明,當初擔憂與抗爭的問題都是真的,當大型工程船在海中進行整地,漁民便遇到過去未曾發生過的現象,網子拉上來之後,多了很多木頭、土塊跟死魚,而且打樁當天的漁獲量也逼近於零,魚群出沒的時間都和漁民長年積累的經驗不同,證實了施工一定會對漁場作業環境造成影響。

面對政府政策強力推動風電,林全發無奈地表示,「環評首先要做好,要讓基層漁民知道明瞭開發內容,政府不要繞了一大圈,最後才回來跟漁民協調」。


雲林縣養蚵協會主委林全發痛批,每次風電開發案,基層漁民都是最後知道,但這些風機都是插在他們的優良漁場中央(攝影/馬振瀚)
海域環境調查缺乏明確標準,輕忽海洋空間規劃
離岸風電開發已來到第三階段,各家廠商也投入大量資源及預算進行海域環境調查。不過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郭佳雯指出,各家調查項目、方法都不同,不僅調查結果無法整合,環評審查標準也未統一,漁民等利害關係人更看不到詳細資料。

郭佳雯強調,政府應儘速落實《海洋基本法》要求制定海洋空間規劃的相關子法,避免海洋空間因多重使用需求,造成競合與衝突的發生,尤其當前海域逐漸淪為開發能源單一用途。

她也進一步表示,環保署應該要負起責任,提出強而有力的〈離岸風電生態調查方法指引〉,對廠商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監管,要求業者提出對生態與漁業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評估與具體的共存方案,不該做出疑似替廠商護航的行為,也不該自滿於這些不具代表性也無法受大眾檢視的檢測報告。


多個漁民團體與環團北上行政院抗議開發在即的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場址申請(攝影/馬振瀚)
政府若不作出調整,漁民將展開更激烈抗爭
鍾瀚樞強調,政府應儘速修改〈離岸風力發電區塊開發場址規劃申請作業要點〉,先建立離岸風場開發業者與利害關係人的溝通指引,並暫緩已經通過審查的浮動式風場開發案,且現有單一風場風機設置數量與規模也該設置上限,風機基樁間距應大於1,000公尺。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也強調,在2016年離岸風電政策環評審查結論中明確指出,彰化海域開發要先遠後近,近岸海域不應再新設風場,應將風場設置在12海哩外的專屬經濟海域。

立法委員邱顯智表示,現在的情況是,政府大力推動離岸風機,但缺乏公開透明的民眾參與制度,台灣沿海漁村在此發展過程中,往往都是被犧牲的區域,然而問題不該留給漁村,電力卻由都市享受,這個相對剝奪感是不公正的,也是不公正的轉型。

李平順則強調,「過去的爭議第一次他們可以說他們不知道,不小心忽略了,但是第二次、第三次還是一樣,那就代表他們是故意的」,面對行政院前數十位戒護警力,他堅定地說,如果政府還是不為所動,「我們會展開更激烈的抗爭,也一定會抗爭到底」。
dailoan wrote:
離岸風電開發已來到第三階段,各家廠商也投入大量資源及預算進行海域環境調查。


這種沒頭沒尾的,雜亂無章的報導看得真的很痛苦.
我只想問兩個問題

1.既然廠商花了那麼大的心力與金錢做環評,為什麼環保團體還是不能滿意?
是環評還不夠完整? 能否請環團示範怎樣的環評他們才能滿意?

若是無論何種環評最後都是不滿意,我看到不如乾脆就不要環評了,還省事許多.

dailoan wrote:
雲林縣養蚵協會主委林全發痛批,每次風電開發案,基層漁民都是最後知道


2.為什麼漁民總是訴求"自己是最後知道"? 請問當地的漁會都死了嗎?
新聞報這麼多,環保署網站都不會查? 是眼睛瞎了還是2022年了還學不會上網?
stunmaker wrote:
這種沒頭沒尾的,雜亂(恕刪)

其實我是建議,應該讓老百姓去選擇使用電目的權力,假設有100萬戶人想用風電,那就蓋到他們夠用的量,假設有100萬戶想用核電那就蓋到夠用的量,各個電目使用者就各自承擔相關費用。
使用者和相關企業自個處置,大家都不用為了能源的狗屁事去爭論,開放能源民營化。
帕達鴨 wrote:
其實我是建議,應該讓老百姓去選擇使用電目的權力


這是絕無可能的.
技術上絕對做不到,絕對.

不要說100萬戶,就說最簡單的一戶.
住台北的小明選擇使用核電,照他的意願,就必須從恆春核三廠(核二即將停機)
單獨接或共用一條電纜直達他家,中間不可混入其他電力,否則算失敗.

而小明樓上鄰居要用風電,樓下要用光電,隔壁要用燃煤,對面要用燃氣,
於是整棟樓至少必須有五套完全獨立,不互相污染的電力系統.

萬一小明搬家的,新的住戶入住,偏偏新住戶只用光電,於是一切推翻重來.
以上都還只是最簡化情況,沒有計算用電尖峰/離峰/棄電等調度問題.

這是討論電力的樓,不是討論天方夜譚,奇門遁甲的樓.
請不要在本樓花時間挑戰人類100年內做不到的事情.
stunmaker
stunmaker 樓主

已經回應過了,你選擇用什麼電(含100%自發或完全不用電),跟你家隔壁電廠有無排放廢棄物是兩回事.

2022-08-14 13:18
帕達鴨

stunmaker 你這種倒果為因的講法,說起來非常的熟悉呀!!先開槍後畫靶

2022-08-15 14:08
帕達鴨 wrote:
其實我是建議,應該讓老百姓去選擇使用電目的權力,假設有100萬戶人想用風電,那就蓋到他們夠用的量,假設有100萬戶想用核電那就蓋到夠用的量,各個電目使用者就各自承擔相關費用。
使用者和相關企業自個處置,大家都不用為了能源的狗屁事去爭論,開放能源民營化。

我基本上贊同你的想法
選核電的搬家到核三廠旁邊定居
選燃煤的搬到燃煤電廠旁邊定居
選太陽光電的搬到有陽光的地區定居
沒有意見的住哪裡都可以
這樣為特殊用電需求者要調整供電線路簡單的多了
  • 3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