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55999 wrote:別避開我咩只問,綠能作為基載發電你的看法?永晝的極圈怎沒用太陽能作為基載電力? 舉例除了橫向切割也可以直向切割如果太陽能尖峰發電達到40GW上午開燃氣發電慢慢降低發電量與太陽能配合中午時段燃氣發電停止發電晚上時段燃氣發電慢慢提高發電量與太陽能配合台灣將降低3分之1碳排放量別忘了還有風力發電白天動力車輛汙染嚴重燃氣發電開始降低發電汙染夜晚動力車輛汙染較少燃氣發電開始增加發電汙染為了分散風險地熱發電跟燃煤還是需要有一部分比率今天太陽能加風力發電超過4.4GW
kevin721202 wrote:請不要亂唬爛好嗎?愈熱半導體阻值會愈高,發電效率會變差。 唉,你太認真了其實開個樓好了,現在停電是有分組的,每組輪流除了H組,然後如果開一個每次停電必停的組別,看看有沒有人願意加入,就知道台灣缺不缺電了
niaba wrote:有開到滿載2.6GW?如果備轉容量都不能用那就不需要有備轉容量 如果開到 2.6GW 那就是備轉率2%以下了那就不是黃燈吃緊,而是黑燈準備限電另外現在有兩台檢修, 根本不可能開滿2.6GW.最後冬天太陽能多少根本不重要因為用電尖峰是在沒有太陽能的時間點前面計算冬夏季用電的差別,要扣除的也是夏季太陽能發電量
niaba wrote:如果太陽能尖峰發電達到40GW 40GW?這是你夢到的數字?知道大寫G代表什麼意義嗎?科學計數K,M,G,m,u,n各有意義知道太陽能若想取代核電,鋪設面積要多大嗎?答案是160平方公里,相當於3/5台北市還是回到我說的,綠能成為基載電力?好好想想吧,你的信仰是你的自由,但當信仰與科學衝突時,我們這群人選擇相信科學
a0955999 wrote:40GW?這是你夢到的數字?知道大寫G代表什麼意義嗎?科學計數K,M,G,m,u,n各有意義知道太陽能若想取代核電,鋪設面積要多大嗎?答案是160平方公里,相當於3/5台北市還是回到我說的,綠能成為基載電力?好好想想吧,你的信仰是你的自由,但當信仰與科學衝突時,我們這群人選擇相信科學 我是電子業界的K,M,G,m,u,n寫程式經常用到課堂上也常要教學生要不要回小學重新學一下甚麼叫做舉例 還有2025太陽能目標就是20GW2025以後還會以每年1GW目標增加風光雙引擎 衝刺綠能2025 達標2021-08-16 09:42經濟日報 翁永全政府明訂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目標,以太陽光電20GW及離岸風電5.6 GW為推動重點。太陽光電2025年目標20GW,較2020年併網6.5GW成長3倍,預估發電量達226億度,較2020年61億度成長3.7倍,更較2016年11億度成長20.5倍。2019年底提前達成2025年屋頂型3GW目標,並上修目標至8 GW,擴大新增盤點,推動學校、公有、農業、工業等屋頂。地面型目標12GW以優於原有使用為原則,引導業者利用不利農業使用土地或以土地複合利用設置太陽光電系統,包含綠能專區、港口及停車場、污染土地、漁電共生及已進行中的案場(如風雨球場、埤塘圳路、掩埋場等)相關場域。風力發電4年推動計畫採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三階段策略推動,2025年離岸風力裝置容量達5.6 GW,較2020年0.128 GW成長44倍,預估發電量可達144億度,相較2020年6.7億度成長21.5倍。2025年整體風力發電166億度,較2016年15億度成長11倍。海洋公司2019年12月27日完成示範風場併聯商轉,裝置容量達128 MW,預計年發4.8億度電。能源局規畫未來進一步提高再生能源設置,太陽光電於2026~2030年,每年新增1GW,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規劃,2026~2035年每年開發容量1.5 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