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pebrian wrote:
台灣基載是過剩的, 夏天夜間與秋冬春季全天都是夠用的, 還要停機十幾二十台, 避免浪費, 電不夠的是夏天最熱幾天的尖峰不夠用
基載過剩是因為拿本來當中載的燃氣機組當基載,讓發電成本居高不下。
基載過剩還是有一大堆燃煤機組,燃煤機組不管是排碳還是對人的傷害都是名列前茅。
那為什麼不啟用核能,減少燃煤?既可減碳,傷害又低。
vspebrian wrote:
因此台灣近期內不需要擴大基載, 只需要處理夏天最熱幾小時的尖峰問題
因此太陽能與風力, 目前是最合適現在台灣的發展需求.
基載是可以不用擴充,但應該用核能取代燃煤機組。
核能機組並不會妨礙太陽能和風力的發展,
拿太陽能和風力取代核能邏輯不通。
vspebrian wrote:
要檢討的只是抽蓄發電存廢與電價. 用那麼貴的電抽水, 絕對是虧很多錢. 如果夏季尖峰的電力夠用, 其實應該要廢掉明潭抽蓄發電廠. 把抽蓄電力留給電動車夜間充電使用, 就可以應付未來夜間電力需求的問題
若要發展太陽能和風電,抽蓄水庫更不能廢,一旦光電和風電發電量下降,
水力是最快能供電的機組。
lkk77 wrote:
核能機組最大的問題是
核廢料哪一個縣市長願意收留
那是因為核廢料被汙名化,如果理性面對,就不會有那麼多反對。
全世界沒有人被發電核廢料傷害過的案例。
lkk77 wrote:
萬一發生災害
在這塊土地上種植的農產品你敢吃嗎?
核食不能吃也賣不出去
核水不能喝
人要如何存活?
同等發電量的前提下,正常使用的燃煤機組,傷害的人比發生核災的核電機組還多很多。
比危害性的話,那為什麼燃煤機組還持續在用。
發生核災後,適度清理,在科學上,水可以喝,食物也可以吃。
福島核災十幾年了,科學上因為核災輻射而死的人數為零。
車諾比核災本來預估十年內會多死幾千人,但後來的追蹤研究發現觀察不到這個趨勢。
反倒是燃煤、燃氣發電,在流行醫學上有明確數據顯示每年殺死數十萬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