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李家同:廢指考 我欲哭無淚--學歷階級化,世襲化正式浮上檯面


alazif wrote:
這位女學生的努力跟毅力是很令人佩服啦。

說真的要是這研究是由他一個人主導的,這種人材還會跟別人競爭台灣的低等學校?...(恕刪)


高中生能主導這樣的研究!? 不可能!!!
以後學生入學的方式就改成加權計分制度吧

父母或祖父母輩的當過總統, 副總統,五院院長,大學校長,或者家產超過台幣百億以上的,加權30分

父母或祖父母輩的當過立委,縣長,大學教授,或者家產超過台幣十億以上的,加權20分

父母或祖父母輩的當過民代,鄉鎮長,大學副教授或助理教授,或者家產超過台幣5億以上的,加權10分

其他加權計分的範圍可以再擴大,比如:一年捐政治獻金給兩大黨超過一百萬以上的加權10分,超過五十萬以上的加權5分.身為獅子會這種有人脈關係的會員加權5分…….etc…

這樣可讓學生提早知道自己會落在哪個層級,免得小孩要補一大堆習累得要死。也可以讓那些沒背景的小孩早點死心,認知到家庭背景決定一切,不要以為努力唸書就可以進入好學校就讀,讓他們早點放棄升學念頭,進社會工作賺錢也不錯.

如此下來豈非皆大歡喜?!

好啦,我承認沒有皆大歡喜,是有錢有勢的皆大歡喜,沒錢沒勢不歡不喜!

沒關係,反正媒體都是財團控制的,到時去跟財團老闆關心一下,要它們多多報導強調這種加權計分制度的好處,再叫人笨雞精會的笨蛋三不五時出來罵罵聯考,指考的壞處,反對的聲音自然被消音了

如此可以達到社會和諧,國家安樂,人民幸福的大同目標了,豈不妙哉!?

GDC1 wrote:
財富可以世襲,聰明才...(恕刪)




如果智商130的窮人絕對贏不了110的富家子弟.

為什麼你需要用時間慢慢學慢慢體會
富家子弟有周遭人可以學習.


富家子弟可以透過花錢請150來教

你還需打工繳學費

如果窮人要翻身..不只智商要160以上
還須具備領悟力及獨特思考能力

如果窮人跟富人甚麼都一樣

那他們上一代是拚假的喔


我是同時期最窮的階級家庭出身
也不用加權吧
如果不考試找關係去關切關切
那可不可阿?

INNOCE wrote:
以後學生入學的方式就改成加權計分制度吧


不過你有講到我呼應的一個重點


以前聯考制時投入之金錢(補習費等)跟時間, 至少讓學子上大學及未來之成就還比現在有希望,成正比趨勢較明顯 (例如出社會後的收入等等這種衡量指標)

現在大家都說十幾年初出社會新鮮人(實質)所得倒退,對,這大家都知道,我們就不用再講了。
但是報導不夠深入,它沒有提出:
1.大學以上學雜費是十幾年前的多少倍?(成長幾趴?)學貸負擔成長多少?
2.學子的父母現在培養小孩到高中畢業前投入之教育經費成長幾趴? (前文提到"補習班"已是台灣教改奇蹟之一)
3.學子投入之時間成本成長幾趴?

如果這些點都考量下去,(經濟中下的家庭)投資報酬率更是低到可怕。

以前念書不好比較不行的就去念職校,例如18歲畢業去當學徒,做幾年後技術升格, 收入也會變得不錯,也不見得成就會比白領差。
而現在是鮮少有人願意當藍領(技職人員),因為技職學校被消滅,人人有大學念,大家都想坐辦公桌吹冷氣。
廣設大學再加開放東南亞外勞
不就很多需要借學貸念大學了嗎

kantinger wrote:
也不用加權吧如果不考...(恕刪)


加權計分制就是把關說,走後門的途徑
正式檯面化,量化,制度化
免得找人去關心,關說還不知道夠不夠力
乾脆把'關說力'直接算出來
看看自己的家庭可以加幾分
免得背景不夠的家長還自以為很有力
結果到最後走了不少冤枉路

直接把學歷階級化搬上檯面
不須像現在這樣遮遮掩掩的
誰說我們的官員沒有創新力了?!
INNOCE wrote:
加權計分制就是把關說...(恕刪)


如果用九品中正制不用考試用舉薦推薦
上品無寒門
下品無世族
還叫自由市場跟
文藝復興對嗎?

九品中正制
桃李滿天下再加官官相護
不用關說吧
門生故吏一起泡個湯
應該就喬好了對嗎?
如果要世襲就乾脆些
恢復古禮公侯伯子男
直接繼承就好
學問私家學閥分據

如果那樣各學校都錢貴後
像王夫之說的勢所必濫也
階級輪動緩慢

古者諸侯世國而後大夫緣之以世官 勢所必濫也
士之子恒為士農之子恒為農
而天之生才也無擇則士有頑而農有秀
秀不能終屈于頑而相乘以興
又勢所必激也

又勢所必激也
再一次革命會比較好嗎?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