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0

英專責機關回論文門:揭露口委名單會造成蔡英文「傷害與痛苦」

wendar8087 wrote:
我朋友英國讀博士,一(恕刪)

那就看看有沒有教授肯在她那沒有簽名的論文上做保證一下
為什麼你的論文沒有教授肯簽名背書呢?
asd09789 wrote:
那就看看有沒有教授肯在她那沒有簽名的論文上做保證一下




這聲明頁是有看論文有始以來…這好笑的了
此地無銀三百兩最佳寫照

當中所謂的LSE文件,卻無人授權簽名?況且
1984年口試通過通知書才發出來,論文卻在1983年就發行
有這樣的事嗎?你連口試有沒有過?要不要修改?
要不要送進LSE圖書館這些都不用時間?

1983年10月口試後…連改都不用改…當場通過
結果錯字百出,要不要拿出本有修正過的有LSE認證過的
論文好好的放在圖書館給大家看呢?

為什麼要36年後才要放置臺灣圖館給大家看呢?
博士論文不是本來就要公開給大家看…才符合研究學術之用

從未亮相的論文,還算是論文?
對比一下…同樣都是放置於國圖的論文
缺了那些事項可以對一下

https://hdl.handle.net/11296/jmyrgw
某博士生


https://hdl.handle.net/11296/nr39ew
蔡同學論文



蔡同學的標準永遠跟一般博士生都不一樣
真是太好玩了…放置圖書館的論文還會不知何故失蹤?
連口委也見不得人,一般博士在國圖上…很快就通通都知道了
這是什麼隱私??

靜待ICO、LSE…看如何對理察爾森問題,在法院那持續攻防囉
就不信這麼簡單容易的問題?能夠蓋到何時,又為何要蓋牌呢?
隱私?真是好笑。
hotonpone wrote:
對比一下…同樣都是放(恕刪)

口試委員到底跑去哪了啊
為什麼你的論文沒有教授肯簽名背書呢?
標準不一,別人唸書規規矩矩,她的就可以跟別人不一樣還自為得意,已達至高權力的位子能拿我怎樣?

其實這個案例只是告訴我們是非其實不是重點,應該要想盡辦法得到權力,只要你有背景,有權力,錯的可以掰成真理,黑的也可以講成白的
眼P wrote:
標準不一,別人唸書規(恕刪)


哪來的標準不一?被造謠仔一騙再騙都不覺得丟臉嗎?
sunhm wrote:
你拿現在的規定,
用在1980年代?
超時空?


那你們是拿什麼時候的規定,

聲稱博士班不用修課的呢?

雙標啊。
sunhm wrote:

教育部改口 否認封存
你在說這一集吧!?
22萬人觀看!

哈哈哈~
20幾萬人一起去看醫生!?


哈哈哈~

「教育部改口否認封存」,

這句話是誰講的?

還不就彭主播自己掰出來、硬塞進別人嘴裡的虛構台詞嗎?

你舉證一下,

教育部什麼時候說過「以前說要封存,現在不封存了」這類的話?
Brian 168 wrote:
這位T先生的專長

是拿某某機構當做盾牌

宣稱某某機構的作為,

代表某種看法。

但是 都是他個人研究心得


那你的專長是什麼呢?

你的專長就是自己從不拿出任何事證、從不做任何研究,

別人只要拿出事證,

你就一律聲稱那是「他個人研究心得」,不予承認,

對吧。

真省事啊。
hotonpone wrote:
對呀~~他們講封存,但是是教育部做加密的動作呀~~
請問教育部做加密的行為有依法嗎?
請問依什麼法呢??
好意跟您請教一下


請問陳學聖要看的蔡英文升等著作有封存嗎?

教育部早在2019年官網就已經詳細公告蔡英文兩次資格審定的送審著作,

這些著作除了博士論文,

都是在各圖書館都可以借閱的期刊、專書,

請問要封存什麼呢?

博士論文送審之後就不予保存,

不予保存的東西,請問要封存什麼呢?

教育部封存的只有審定會議的記錄和其他涉及個資的部分,

教審法和個資法都有明文規定,

請問你是哪裡不懂呢?
  • 4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