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70年次以後出生的族群,發聲的人幾乎全是反課綱的...

kantinger wrote:
有道理就台灣歷史上...(恕刪)


台灣的抗日史 基基百科

個人認為其實台灣民主國應該是滿清政府的台灣巡撫跟滿清在實行的政治手段為主,
就是原滿清的巡撫跟官員組成的。。。


任別 姓名 任期
第一任 唐景崧 1895年5月25日─1895年6月6日

第二任 劉永福 1895年6月26日─1895年10月21日

台灣民主國 基基百科

內有詳細資料,
大家可以參閱。。。

乙未戰爭跟開台北城的時間點。。。

5月27日,日本近衛師團的主力部隊與樺山總督在沖繩會合後,即往台灣前進。5月29日,日軍在澳底(今新北市貢寮區境內)登陸。6月2日,清廷代表李經芳與日本代表樺木完成台灣交接。6月3日,獅球嶺砲台與基隆相繼陷落,民主國正規軍戰死者在200人以上。

6月3日敗兵退入台北,引發紛亂。6月4日傍晚,總統唐景崧化妝成老婦,帶著銀兩逃出台北。6月6日,唐景崧搭上德國商輪鴨打號(Arthur),從淡水逃往廈門。有部分史學家據此,將該日定為台灣民主國的亡國日。丘逢甲得知唐景崧逃走、自己成了日軍「頭號」通緝要犯後,據說將十萬兩白銀的起義款項[15],捲款逃往廣東嘉應。6月11日,泉州人辜顯榮代表艋舺士紳迎接日本軍進入台北城。同時,軍務大臣李秉瑞、義勇軍大統領吳湯興堅守崗位積極備戰。

6月19日,日軍開始南下進攻桃園、新竹。22日前鋒部隊佔領竹塹城前後,開始遭到北台灣客家人的游擊式「壯烈反抗」[16]。另外,在三角湧的隆恩埔、分水崙等地,日軍分別遭到當地義勇軍的包圍伏擊,死傷多達數百人。

6月26日,餘眾在台南擁立民主國大將軍劉永福為第二任大總統,遷都臺南,號稱南都,設總統府於大天后宮。為籌措經費,劉甚至曾經發行鈔票與郵票。學者將劉永福在臺南所建的政權稱之為「台南共和」(Tainan Republic)[17][18][19]或「第二共和」(Second Republic)[20]。

8月下旬,雙方各自集結於八卦山一帶。27日,日軍開始零星砲擊八卦山的抗日義勇軍陣地。29日半夜發動進攻,歷經八小時的激戰,於當日上午八時取得勝利。此役為乙未戰爭最大的正面會戰,史稱「八卦山之役」。

由於戰情不如預期,日軍增派混成第四旅團及第二師團,分別於嘉義布袋與台灣最南端屏東枋寮登陸。10月3日起,分別於三方向進佔台灣南部各城。




文化抗日運動

1927年初,「文協」分裂,左派掌控「新文協」,老幹部退出另組「台灣民眾黨」。台灣民眾黨又於1930年分出「台灣地方自治聯盟」。而在農工運動團體方面,「台灣農民組合」於1926年成立;民眾黨的外圍組織「台灣工友總聯盟」於1928年結成;同年4月,「台灣共產黨」在上海成立。簡單言之,1920年代的上半期,是台灣社運團體萌芽發展的時期,1920年代的下半期,是各社運團體沿著左右派意識型態分道揚鑣的階段。直到1930年代初期,隨著日本當局的高壓手段,這些分合擾嚷的社運團體才紛紛勢微[12]

1930年代中期後,在皇民化運動的指導下,台灣住民在1920年代曾經盛極一時的政治鬥爭和社會運動,都遭到禁絕的命運。在這種情況下,文化運動,特別是文學運動取而代之,而成為這個時期反抗運動的主流。

kopin0720 wrote:
但是你會議內容要寫好,會議過程中有投票動作的話要照規矩來
開會討論事情決定事情方法有很多種,你也可以主席說了算其他意見都沒用
但你去褻瀆投票這件事情,受過民主教育的不能接受


立法院政黨協商違法黑箱很久了

受過民主教育的好像都沒什麼反應

還說是民主保壘喔
那有什麼手段?

八國聯軍清朝一堆軍隊在旁邊納涼的

乙未戰爭那不搞徵兵制不搞強拉軍伕

就一堆去跟日本拼的

商人有祖國花錢集物資募兵勇

打了日本一個親王

跟日本打了近半年

日本號稱三月能亡華

台灣才多少

能打出那樣成績?
kantinger wrote:
那有?不搞徵兵制不...(恕刪)

怎樣認定這個都好,
都不能抹滅他們流血抗日過。

而民主國的承認與否,
其實這都無損於台灣在日本戰敗後由中華民國光復的這個事實,
關鍵就在鐵拳無敵孫中山的「告友邦書」。。。

但可惜了這麼多前仆後繼的抗日勇士,
日本人以華制華的這個手段太厲害了。。。


kopin0720 wrote:
在民主國家
你開會如果有什麼事情出現意見分歧,要用投票表决來搞定的話
那就得要好好弄
比如說選A或選B,投票就要計票,開票就要誠實,就要現場開

課綱的事情我可以接受委員名單不公開
但是你會議內容要寫好,會議過程中有投票動作的話要照規矩來
開會討論事情決定事情方法有很多種,你也可以主席說了算其他意見都沒用
但你去褻瀆投票這件事情,受過民主教育的不能接受

就整個記錄內容與議事程序來看,這些修改的課綱,
甚至不能呈現說修改的內容乃是現場參與委員們的多數意見,這真的是有點離譜了!


你究竟看到了甚麼紀錄與甚麼樣的議事程序?
台灣光復不一定到國父

就同盟國跟日本都簽字承認的波茨坦宣言

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

日本自中國人所得到的所有領土,比如滿洲、台灣及澎湖群島,應該歸還給中華民國
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


台灣及澎湖群島,應該歸還給中華民國

歸還的

歸還就光復

能有其他解釋的嗎?

kantinger wrote:
台灣光復不一定到國...(恕刪)

喔喔喔,
你說到了重點,
但這個重點的前提是中華民國要能順利接收滿清的政權,
與接受滿清政府一切在國際社會上的權利與義務(包含那些不平等條約),
所以國父的那個「告友邦書」才會那麼重要,
讓國際社會承認中華民國的國際社會地位,
與順利能移交滿清的所有對外相對應的國與國之間之文件與各種合約,
包含金融等相關部份的對接。。。

所以中華民國才能在法統上於日本戰敗時光復台灣,

這個就是歷史為什麼要用時間序列來記錄跟教學的重要性了。

griffith wrote:
沒辦法啊!現在反藍...(恕刪)



只能默默的贊成你!!
我50歲了

我支持年輕人爭取自己的未來(不是單指課綱這事)
乖乖的年輕人才是沒救了!

不過年輕人啊 能撐到最後,有實力留存下來的才算贏

我承認目前歷史真是謊話連篇,不過很現實的確是有權的才能寫啊!
所以想改變就加油讓自己往上爬吧!

要充實自己的能力喔
更不能隨便當烈士喔!

halachung wrote:
台灣的抗日史 基基...(恕刪)
那些勇於對抗日本殖民者的先人才是我最尊敬的人

至於現在那些巴結日本,恨不得當自己是日本人的人,還說慰安婦都是自願的黨,打從心裡瞧不起牠們

想把自己當日本人,也不知道人家日本人有沒有把你當一回事嘞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