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女小綠綠 wrote:
我對能源政策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但也看到許多網友非理性的為反對而反對,卻又拿不出具體數據、研究反駁,
標準的做賊喊抓賊!大家拿一堆科學和具體數據在打臉反核的那幾套說詞,
到頭來你們仍只會講那幾套,根本無視"具體數據"。
孤鴻海上來 wrote:
你這應該是不知哪裡來的謊言。
英國核彈頭在1970年代就已經是最高數量了,從那之後都是民營電廠的核廢送去再處理。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Kingdom_and_weapons_of_mass_destruction
所以Sellafield的Magnox再處理廠這些高階核廢,跟生產核武相關的只有一小部分而已。
1964開始營運,到1970年製造的鈽,做了520個核彈頭
1971之後30年間,對35000噸的乏燃料做了再處理,這邊30年的量就跟核武無關了。
我又說謊啦?那我們就來看看到底我是如何「說謊」的:
根據IPFM(國際裂變材料委員會)的資料,英國在1998年有7.6噸的武器級鈽;而在2019年,英國總共有115.8噸的民用鈽,但在這115.8噸中,有4.4噸是把原本生產的武器級鈽混入民用鈽中,要當成發電的燃料,所以英國乏燃料再處理所產出的民用鈽約111.4噸。統計起來,英國再處理所生產的民用鈽是武器級鈽的14.7倍。
而因為生產武器級鈽需要的是極低燃耗的鈾燃料(~100MWd/t,民用的約45000MWd/t),燃耗越低,累積的鈽越少。所以燃料棒裡面鈽的含量只有商用燃料棒的1/20~1/10。這樣算起來,英國生產鈽需要處理的燃料量,軍用:民用約等於10:15~20:15,也就是說,Sellafield裡的廢料,有40%~57%是因為軍用而產生的。這樣算不算『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生產核武所產生的』。說謊真難,一不小心就說成事實。
你之前在這個討論串(本棟2397~2417樓)不是堅持英國拿商業核燃料生產核武嗎?為了指控我說謊,現在又變成:「1971之後30年間,對35000噸的乏燃料做了再處理,這邊30年的量就跟核武無關了。」現在知道民用和軍用的差別了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