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中韓的FTA,現在是第10輪的談判!

wndforce wrote:
難怪如此有自信,原來...(恕刪)


我妹在美國也是公務員
不過美國是徹頭徹尾的資本主義
公務員待遇沒有那麼好
加州的公務員也放過無薪假

美國的競爭力的低落
來自於律師太多
台灣則是公務員太多

現在是一國兩制
約聘的還叫的動
正職的
大家說呢...

台灣的競爭力
就不用勞煩他們了~

--------------

以競爭力來說
私人公司的高薪是管理階層
不然就是技術老手

行政類的
一般都是打雜兼低薪

公務體系中
吸取台灣會考試的那些人
然後做的卻大部分是行政的事務
然後行情遠超過業界
也就是這種工作本身的技術含量不高
卻給予不成比例的薪資

就效率與成本來說
政府本身就是違反競爭力
違反競爭力的政府
卻要帶頭幫業界找競爭力

所以只想出簽約救台灣
不足為奇!!!
----------------

我也常與一些公務員打交道
台灣現在與未來
已沒有錢來養那麼多公務員
當然既往不究
正職的缺越來越少
約聘的越來越多
約聘採一年一聘
表現不好就可能打包
戰力反而好
小學有約聘老師
甚至國立大學有校聘老師,專案老師(健保非公保)

反正國家沒錢
不得不改革~
-----------------

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
台灣的國立大學
也遲早法人化...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世界是平的
資本與競爭是全球性的
你買的Apple手機
BOM表一拉開
美日韓台中各國的零件都有
小朋友口中的軟糖
已有印尼生產
鞋子可能是越南印尼做的(中國還嫌人工貴)
衣服是孟加拉生產
服務業在網路發達後
美國可以轉包印度菲律賓
台灣轉包中國

沒有所謂台灣市場競爭小,中國競爭大
全都是全世界的公司大亂鬥~
所以競爭是全球性的
而不是地域性
十幾年前與Philip公司很熟
他們早就全世界的倉庫連線
可以從世界任一個倉庫調貨
當然資源統一運用
這樣成本當然會降下來

所以拚價格
以後如果要找人工便宜
可能要去非洲了
所以要與非洲人拚價格???

我一堆學長學弟在國立大學當系主任
一個朋友在工業設計系當老大

甚麼是競爭力???
除了比價格比性能外
還要差異化
而文化貴在差異!!!



文化貴在差異
是北部一位重量級的工設大老所說的

我發現
台科大的工業設計系的分數居然贏過傳統的電機系
表示
差異化可以獲取較高利潤的觀念
開始逐漸被年輕人接受

我想Apple帶起的設計風
讓大家開始想
甚麼是創意加值~

潮牌就可以賣的貴
潮就可以賣得貴
女孩子喜歡外觀漂亮的東西
外觀漂亮的東西
精緻的東西
感覺就是貴
這就是value-added
台灣的年輕人已脫離填鴨式教學

精緻有品味的產品
可以賣得比較貴
當然成本不一定比較高
這樣利潤就會比較多

代工講標準化生產
value-added都被歪國人賺走
講代工
over head廠商都幫比算好
你要多
我就換一家
----------------
想代工
在價值鏈的最底端
毛利人家都幫你想好要給你多少
還可能用產能玩死你

所以競爭力
可以分兩類
理性的
比價格比性能
感性的
比外觀比質感甚至參雜文化進去
不同文化產生的產品
甚至漂亮無用處都想買來放家裡

廣義的競爭力
也就是差異化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世界是平的資本與競爭...(恕刪)

大型企業是這樣子沒錯,不過台灣中小企業對於全球化還需要努力提升才不會一與世界接軌就死一大片。

在下以前在中國經商就曾發生過,不久前才一起吃飯的韓國廠老闆,串連數十間韓商一起跑路的事件。許多台商朋友都很傻眼阿。
rogerkuo2001.tw wrote:
想代工
在價值鏈的最底端
毛利人家都幫你想好要給你多少
還可能用產能玩死你

郭董以前給人家做手機,現在開始做自己的手機,在那些公務員的眼中大概會覺得做這種事情很蠢吧。
rogerkuo2001.tw wrote:
在TSMC混10年撈不到副理的台青交碩士多的是
年資不夠的都只是聽別人說的~
所以學長如果還沒10年以上年資


待過UMC的學長是1996進去的,不過現在不再那兒了,他在那是有副理啦,現在在外面某Design House當經理。
rogerkuo2001.tw wrote:
甚麼是競爭力???
除了比價格比性能外
還要差異化
而文化貴在差異!!!


所謂的差異化有時也可以說是在地化,這點小弟非常認同,就像日式設計美國人不一定吃,美式嘻哈也不是世界都愛,法國人還是愛聽法式香頌。旁聽時老師有說過,這也是當出聯合利華買下白蘭,高露潔棕欖吃下黑人的原因。很多國際企業進軍全球是吃鱉的,關鍵就是在地化失敗,消費者不買單。

Apple又是一個特例,老師說它代表的是一種矽谷雅痞文化,加上iOS與硬體的緊密結合成就它今天的地位。不過在Google的緊追下,Apple也在美國其他市場開始吃鱉,聽說今年會推出大螢幕手機了。

潮牌經營是要有文化背景與特定支持族群,沒有單靠設計也是很難有一片天的。記得聽老師說,潮牌熬過草創期建立期後只有兩條路,成為名牌或被收購,可惜的是這都與市場有關。往往單一市場越大的地方,潮牌越有機會成為名牌。

我想前後任政府不放棄簽約,都是想擴大市場,但是企業是否有能力拿下市場,又是一個要思考的問題。作為一個企業或個人,提升競爭力才是最實際的,畢竟地球是又熱又平又擠的。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