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hm wrote:那他這幾年發展軍備,...(恕刪) 發展軍備又不是要跟台灣開戰,那是要跟美國和日本和俄國拼的,歷史上每次中國有錢但軍力不強的時代就會有人來燒殺搶,清末的八國聯軍如是;阿陸的內部問題是他的事,就算內亂了也亂不到台灣,但現在2014年了咧,能不能跟上世界的節奏,還活在90年代台灣會有進步么?每天飛彈飛彈的傳聞,結果飛彈沒飛過來,台灣自己就崩潰了.
外來者 wrote:先不論簽還是不簽的好我只想問一句,目前馬政府的誠信良好嗎?再請大家想想遠通ETC這幾年的狀況,高工局的應對好啦,再回頭看目前的課題『服貿』這樣的流程下來,還會相信服貿內裡條文的人,真的是被鬼遮了眼 你這就叫"因反對而反對"懂嗎~"~?
tthm wrote:那他這幾年發展軍備,...(恕刪) 你有錢了有家庭小孩了會不會想多幾個安全措施多幾個監視器安裝保全機制?大陸的軍費增加的原因除了中國本身存在的社會族群矛盾當然也包含經濟增長還有通膨....再來就是歷史的教訓台灣已經不是什麼軍事目標了大陸的知識分子甚至學者都認為真的打台灣是浪費錢的就算軍事上統一了台灣也和諧不了島內的反抗思維何況打了台灣也將破壞中美雙方互信原則也會造成太平洋東岸局勢緊張 對誰都沒好處...
服貿到底好不好,個人覺得是兩面刃. 贊成反對的理由,我都認為有道理.貿易協定,有人得利,就有人失利. 反對的人,我可以理解. 馬政府處理這件事很糟糕,我也認同.但看了一天新聞,老實說,很好奇,到底大多數台灣的年輕學子們,知不知道自己將來的對手是誰?這些年來,因工作的關係,歐美澳及亞洲城市也跑了許多地方,尤其是上海,廣州,香港,新加坡等等.看看當地的進步,心中有許多感概(雖然各地有各地的問題,但是相對來看,台灣的確是困在牢籠中了)全球化的趨勢,政府的保護傘,我想也撐不了多久. 日韓東協對外的FTA不斷的簽,對台灣的衝擊,我想幾年後就會很明顯. 光是一個關稅減免,就夠打垮台灣電子業. 難怪很多老闆要去東協國家設廠,除了工資外,關稅還有共同市場都是考量. 財團走了,老闆走了,工作機會就會變多嗎? 22K就會到40K嗎?看到晚上女學生代表上年代政論節目提出的要求,我笑了. 退回服貿,(不是退回逐條審查喔! 我個人贊成逐條審查), 馬英九道歉,江宜樺下台等等...(這個,隨便,沒意見)感想: 套句顏炳立的話~天真浪漫又可愛. 再加上一點大頭症吧(不聽我的就擴大抗爭,那還談甚麼)來自新聞 "2013年,大陸與台灣進出口貿易額逾1972.8億美元,較2012年增長16.7%。其中,大陸對台灣出口406.44億美元,同比增長10.5%;自台灣進口1566.37億美元,同比增長18.5%。"就別和中國來往了吧,反正賺的也不多... 台灣不缺這千億美金的...最後,退回服貿,然後呢? 當個鴕鳥,或是閉上眼睛,一切衝擊就不會發生嗎?...
TWTIDAK wrote:服貿到底好不好,個人...(恕刪) 我想這些學生的重點是 馬英九下台吧我也沒意見雖然我深藍 但馬先生之軟弱深藍也疲乏我也走了很多地方台灣90後的素質 需要我們擔心嗎癥結是 你擔心不起 因為沒救你覺得北京為何不急這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把台灣鎖成非洲國家等級他們就贏了雖然鎖國的是我們自己的大部份人但這也代表他們其實看到中國的飛速進步進步越大 越懼怕 越反彈這場心裡戰怎麼打北京都是贏家只可惜了蔣經國和我們70,80年代人打拼的基礎一下被敗光命運 時代
服貿協議 十大謬誤報你知 中央社 – 2014年3月20日 下午9:36(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20日電)兩岸服貿協議爭議持續升溫,網路上流傳不同服貿懶人包版本,經濟部繼上午提出精簡版懶人包後,晚間再推出外界對服貿協議認知的10大謬誤懶人包,希望釐清各界疑慮。一、中國大陸對台灣開放的標準竟然比巴基斯坦、秘魯還要低?答:當然不是。這些對照方式都未考量中國大陸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承諾,也未考量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的承諾,但依據協議第4條這些都在大陸對我開放範圍。二、黑箱談判,未捍衛全民權益?答:服貿簽署前有向國會進行過 3次專案報告,談判期間各主管機關基於保密,以小型、非公開方式徵詢業者意見或小型座談。我方開放內容有很多屬於現行已開放項目,例如雜貨店、餐廳、麵包店、文具店、運動用品、服飾店、超商等餐飲或批發零售業,都是自98年 6月即開放陸資投資的項目,但並未造成相關行業的衝擊。三、服貿協議應該是最晚簽的協議?為何要先簽?答:大部分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先簽貨貿再簽服貿,或者2者一起簽署,是因為這些FTA多半在服務業的市場開放承諾較其WTO承諾增加不多。然而,服貿協議我方爭取到陸方80項超越其WTO承諾的待遇,有利台商掌握大陸市場先機,加上貨品貿易協議涉及7000多項商品的關稅要協商,需要較多的時間才能完成,因此先簽署服貿協議。四、服貿協議開放大陸投資移民?影響500多萬勞工?答:服貿協議彼此沒有開放就業市場,也不涉及移民的問題。外界舉例一家餐廳,爸爸掛名老闆、媽媽是廚師、兒子是會計,就可全家移民到臺灣,這是錯誤認知。事實上,要申請以主管或專業技術人員身分來台,必須該餐廳在台投資30萬美元以上,且最近1年或前3年平均營業額必須達新台幣1000萬元以上才能申請,且主管或專業技術人員應具備碩士學位並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或具有專業技術證明且具5年相關工作經驗才行,且一旦被解聘即須離台,不能留在本地找別的工作,絕非有20萬美元就可以全家移民。五、對方開的條件我方照單全收?惡意謠言,服貿協議中我方爭取到的80項優惠是別的國家都想爭取的,若真的照單全收,何需花 2年多時間談判?六、公聽會內容空洞?重複讀稿?答:16場公聽會是依照不同行業別舉行的,自然在介紹服貿協議的來龍去脈時有若干內容重複。七、中國大陸餐飲業的食物、店家和人員都可以來台,台灣的卻不能去?答:中國大陸已在WTO承諾開放台灣的餐飲業赴大陸投資,鼎泰豐、85度C都是著名的案例。八、台灣99.7%是中小企業,能利用服貿協議去大陸的只有大財團?答:服貿協議雙方開放項目,有很多是適合中小企業經營的,例如電腦相關服務、一般商品的零售、市場調查、攝影、包裝裝潢品的印刷、影印、筆譯和口譯、旅行社、環境服務等。根據以往經驗,許多台灣中小企業業者赴大陸發展後,因有廣大市場支持,逐漸發展成大型企業,例如象王洗衣、都可茶飲、麗嬰房、自然美等,且開放陸資來台,將刺激國內消費市場,有利中小企業。九、中國大陸企業規模龐大,來台恐以低價壟斷?答:陸資來台需經申請核准才得匯入資金,依據「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規定」,經濟上具有獨占、寡占或壟斷性地位者,政府得禁止其投資;且依據服貿協議第 7條(商業行為)及台灣公平交易法也禁止不公平競爭行為,不會放任。十、服貿協議開放不對等,我方開放很多模式一,陸方開放很少?答:模式一(跨境直接提供服務)是指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在台灣海峽兩邊皆不跨境,只有服務透過電話或網路的方式提供,本來即非服務貿易的主要模式。若將中國大陸在WTO承諾內容一併來看,雙方開放模式一的數目其實相當。1030320
IU妹妹 wrote:又沒有開放大陸勞工來...(恕刪) 我真的不懂 怎麼某些人一講到大陸人就 歇斯底里地失去所有理智台灣也去大陸賺了好久 有多少台灣人寧願去大陸工作尋找光明未來我不會否認協議一定有政治意涵但 不聲張的蠶食 早就開始而大多台灣人明明都歡喜的甚至瘋狂接受搶購淘寶 小米 人民幣 台灣人是哪裏有賺哪裏去與其這樣 不如白紙黑字寫清楚 不好嗎?如果今天 要鬧翻大家都拒對方於千里 誰受傷更重怕中國人競爭 那 其他國家就沒關係嗎?競爭 會讓台灣的業者更努力 更用心來爭取客源而不是像現在 一面剝削員工 一面坑殺消費者台灣 越開放越好如果 今天大陸人能來台灣搶掉台灣人的生意除了反對 有沒有反省?這麼多年的經營 居然禁不住外來人的挑戰是因為以前太好混 還是人民貪小便宜如果他真的比較便宜那 一個外來廠商 是怎樣做到比你便宜這1-20年 的年輕人 真的過得太安逸了他們連只要用想像會被競爭都害怕成這樣槍口只敢朝內不敢對外真的 要完蛋 不用等中國來終結窒息也是一種死法
這些假借民間團體及大學生,特定網軍,媒體及FB的背後靈他們永遠只有發問的權利, 鄉民(或反方)及大眾永遠只有回答的義務他們永遠不需有回答的義務, 鄉民(或反方)及大眾永遠不能有發問的權利就像鬼打牆的一樣,一直重覆問一樣的問題,即使真相已大白,即使證據就在眼前,就像鬼打牆的一樣,一直重覆播一樣的畫面,一直重覆跑馬燈一樣的標題,一直重覆問一樣的問題,.....就像鬼打牆的一樣,故意答非所問,故意講反話、故意頂嘴因為辯論必輸,因為資料一攤開必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