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

虧損竟拿「甲」考績扯!台電年終4.4月


coolma222 wrote:
不需和你們多言
因為講再多
你們也聽不進去


現在是誰聽不下去呀

說虧損,台電不該花的錢都列給你了

說擺爛,永遠又只有那些從弟弟的同學,同學的同學,同學的弟弟那邊聽來的消息

民營化不會是烏托邦,不用想的太美好

國營身分賦予著權力,同樣也有著責任,當民營之後,權力依舊,責任卻不用再負擔

對百姓是是福是禍,看中華電信就知道了

依你們的邏輯,如果民營化真的對百姓有利的話,政府還會急著做嗎?

就算真的"民營化",要不縱虎歸山,要不就放牛吃草,就只會這兩種下場

沒了國營的枷鎖,民營公司的陋習一樣會有

一樣會有特權關說,一樣會有肥貓肥牛,一樣會有擺老不幹事的員工

如果靠著民營化就能夠"併除陋習,奮發向上"的話

那全台灣千千萬萬的民營企業還會為了"競爭力"不足而煩惱嗎?



kf211434 wrote:
如果民營化真的對百姓有利的話,政府還會急著做嗎?...(恕刪)


kf兄說到重點了

立法委員或政府「急著想做的事」...代表......你們可要皮繃緊一點XDDDDD
如果真的是正義感發作

給你一個發做的議題 台灣菸酒為啥不民營化???
明明不是民生必需品,以前的國營是為了出口外銷政府壟斷
現在勒??
民間一堆進口的菸酒都還更便宜

應該就是名營化之後,對政客沒啥好處....




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
正是財政部所屬國營事業!
有財政部100%持股.

看看財政部所屬國營企業的員工的功力吧!..
(為何媒體,政客少敢明目張膽欺負這些國營企業是有原因的)
一篇文章委婉地吐巢了多少官員/政客?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4796

國營事業應該民營化?
2012-12-13 22:06 作者:本報訊
■趙銘圓(台灣菸酒公司工會聯合會理事長)

日前證交所董事長薛琦公開倡言,為了解決國家財政困難、做到全民監督以改善營運績效,目前是加速推動國營事業民營化好時機,並特別點名台灣菸酒公司是「很好推動民營化的標的」,因為該公司「有品牌、獲利穩定」而適合上市。

薛琦的建議,僅從非常狹隘的財務操作眼光來了解國營事業的性質,不僅完全忽視了國營事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任務,而且即使從純財務操作的角度來評估,也是難以成立的。

首先,國營事業有其不可取代的政策任務性質,是政府治理整體社會時的必要政策工具,以全方位地來掌控社會問題,這包括了民生物價的調控、民眾穩定就業、食品安全等庶民經濟的基本問題。

例如,近年來幾次蠢蠢欲動的民生物價全面飆漲的趨勢,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些眾多的弱勢家庭。這對於歷經長年薪資未調漲、工作不好找的民眾來說,這波尚未見頂的物價飛騰,無異於雪上加霜,日子怎麼過下去?因此一旦市場失靈無法調節物價大幅上升的趨勢時,政府理應有能來介入市場,以公權力與公共資源來補市場不足,以解決嚴重社經問題。

例:在油電雙漲後,政府為了物價穩定,對民間企業只能以道德勸說和公開呼籲廠商暫勿調整售價等等,但其效果大家心知肚明。後來還是在國營事業全面配合下,如:台灣菸酒、台糖、台水等,因而止住民生用品物價全面上漲。與此相類似的,如台灣菸酒公司的料理米酒近年來價格能政策性地維持低廉,也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民生食品價格的穩定度。而且帶來了令人安心使用的米酒品質,幾乎禁絕了過去私、劣米酒充斥和造成中毒等駭人事件。這種穩定物價、維護食品安全的作法,民間企業又能做到多少?

這些例證反映了:台灣社會的基本需求,如水、電、糧食、教育、醫療到大眾交通,是不能放任地完全交由私人資本企業來經營,因為一旦這些社會基本需求與私人資本利潤有衝突時,被犧牲的就是民眾的權益和公共利益或國家稅收。

如果這些攸關民眾基本需求的事物供應,乃是屬於社會共有而以國營事業的形式來運作,那麼,只要我們國家體制已是在民主監督下,有其民主政治來確保不會淪於政黨操控,這國營事業的客觀功能就是服務於公共利益的經濟活動。一旦市場失靈時,這些國營事業就會成為不可或缺的平穩物價、調節民生需求的機構。

但令人感到諷刺的是,台糖與台灣菸酒公司都是當年將68家國營事業民營化過程中,目前僅餘的8家尚未私有化和財團化中的兩家國營事業。請問,萬一這幾家國營事業也被私有化和財團化,一昧追求私人資本經濟利益而棄社會責任、政府政策於不顧,這難道是證交所董事長薛琦所希望的?

其次,所謂民營化(其實是私有化和財團化)就必然會有全民監督、提高績效,而目前的國營事業就沒有全民監督、績效不佳嗎?以台灣菸酒公司為例,歷年來的營運績效、考核成績都是模範生,這種連薛琦都稱道的營運績效正是在國營事業體制下完成的,兼具了政策工具、社會效益與純財務面的經濟實績,一旦轉為民營企業,即使能維持目前營運績效,但私有企業又如何繼續充任政府的政策工具、擔負社會安定、社會福利的任務呢?

至於說全民監督,國營事業每年總預算、內部高階主責人士的調動,都須經立法院各立法委員們一一審查、核可,其營運管理亦須由政府相關主管單位(如行政院主計處、研考會、財政部或經濟部等),立法委員乃是由全民選出的民意代表,本身不是具有相單專業背景就是有堅實幕僚群來審核國營事業的運作,相對於一般股民,這難道不是更具專業水平、責任政治的全民監督嗎?一般國營事業在這內(行政體制管理機關)、外(立法院、輿論)監督與壓力下,難道不比民營企業更透明化、更公開化嗎?

事實上,薛琦所謂的「民營化」一詞就有誤導之嫌。今日市場上有能力買下台灣菸酒公司、台糖公司等如此龐大產業者,不可能是一般小老百姓而是資金雄厚、壟斷市場的大財團、大資本家。所以倡言要將國營事業轉化為民營化,無異於是將本屬社會公共資源的國營事業整批成為大財團私營(pvivatization)的私人資產囊中物罷了!

為了社會公共需求、為了社會整體利益,有些基本產業是不能以私人資本來操作營利的,而須交付於有公共監督、產權百分之百公有化的國營事業,這乃是當年孫中山先生民生主義所揭示「發達國家資本、節制私人資本」的精髓,對照於今日實為顛仆不破的真理,身為中國國民黨黨員的薛先生難道忘記這基本道理嗎?

綜上所述,我們堅決反對以民營化為幌子,來遂行私有化和財團化,讓全民資產淪為少數人手中,不但將國家資產轉手給財團,也讓國家稅收和人民健康受到嚴重侵蝕,更對不起這些堅守崗位為國家為公司付出的勞工、也扼殺了國營事業社會責任、政府政策執行任務的錯誤言論。

fisheriestw wrote:
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
正是財政部所屬國營事業!
有財政部100%持股.


可以來炮這一間公司,他有競爭力嗎???
香煙 酒類 飲料 食品 百貨 通路???

為啥不先民營???

kf211434 wrote:
現在是誰聽不下去呀說...(恕刪)


當笑話看看就好 不用太認真

applesmangos wrote:
可以來炮這一間公司,...(恕刪)


請你去問財政部
為什麼民國78年就定的政策
到現在還不推



民營化確實不是烏托邦
但不一定會比國營差

我在網路上看到最好笑的事就是
你罵國營企業
就會有挺國營企業的人或是員工跳出來說
民營化領更多
但是當你把圖片或記者訪問的資料拿出來以後
卻發現
員工卻是最抗拒民營化的
嘴巴常常掛著:民營化領更多
的這些人
這些人其實很清楚
民營化以後
先不要說領更多啦
不知道有沒有工作都還有問題
還領更多咧
舉個例子
台糖那些百萬年薪的警衛
在現在還是國營的情況下
他們可以安穩的幹到65歲
民營以後
領更多是吧
第一個開刀的就是這些人
還領更多咧

台灣菸酒 因為無利可圖啊
政客無法上下其手
不然這間公司 有沒有民營也才跟米酒比較有關而已

但是台電這類真的恐怖
隨便漲個電價 就鐵定賺錢

我希望他不要分拆上市
也不要分給財團 直接全民抽股票

那我還希望他每天給我漲1角電費

applesmangos wrote:
可以來炮這一間公司,他有競爭力嗎???
香煙 酒類 飲料 食品 百貨 通路???

為啥不先民營???...(恕刪)


可是政客, 媒體就是不炮財政部旗下的..
值得令人深入思考與探究的奇特現象..
  • 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