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中興通訊遭美封殺(禁令七年)

高通資遣1231人 華人自願被炒

美國通訊業龍頭公司高通(Qualcomm)上周三宣布裁員1231人,主要針對高階主管,多數華人員工並未受到波及,大鬆一口氣。由於資遣費高達十個月薪水,王姓工程師本是自願解僱,沒想到竟遭上級駁回。除了聖地牙哥總部外,高通也裁撤灣區269名員工,估計可省下10億美元成本,從6月19日正式生效。

自博通(Broadcom)併購案在總統川普否決破局後,聖地牙哥高通便開始擬定裁員計畫,率先徵求自願者。王姓工程師認為資遣方案十分優渥,至少可熬半年不用為水電房貸發愁,又可專心準備其他公司面試,因此申請,沒想到所屬部門人手不足,無法如願,十分扼腕。

謝先生去年早已探得風向,他的上級曾私下暗示,公司會裁撤高階主管,包括部門、公民或綠卡身份、男性為主等等,每一項他都符合,因此放棄秋季升官加薪的機會,毅然決然的轉換部門,暫保飯碗。他表示公司近年將前部門的工作量挪至中國,總部員工日漸清閒,在沒事可做的情形下,人已走了泰半,外傳今年11月還會再一次人事精簡。

另一位陳女士則認為自己運氣好,她的先生剛好在其他州找到新工作,因此她趕上這波解僱列車,自願被「炒」,拿了公司10萬美元解僱金,五月份即將生效的股票仍可照領,還可把剩餘的支薪假期休完,下個月便可不必上班了。她說:「由於是遭到解雇,還能向社安局申請失業救濟金,好到不能再好了。」

尹氏夫婦則都在高通上班,先生被炒魷魚後,太太也決定夫唱婦隨,毫不猶豫的遞件離職,另謀出路。她說:「早就受不了高通的企業文化,工作沒了,再找就有,沒有什麼好灰心,況且英特爾(Intel)22日也在聖地牙哥舉辦面試座談會,相信很快又可以跟同事再做同事。」

微信(WeChat)討論群的高通媽媽則在消息出爐後,紛紛上報自家狀況,多數中國移民家庭安然無恙,另外拿工作簽證(H1-B)和實習身份(OPT),或是申請綠卡中的員工,也鮮少有人列入解僱名單。高通2016年曾因職場歧視女性遭控告且敗訴,判賠1950萬美元,也因此多數女員工未失工作

ryanku wrote:
成熟的製程是可以這...(恕刪)


不知道為何你們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中興的手機上,中興買美國最多的不是放在手機上的東西,最的向美國採購商不是高通
中興是一家以電信網路設備為主的廠商,不是OPPO這樣的手機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高通也很可憐


已對高通開出反壟斷罰金的國家包括

中國大陸的九點七五億美元、南韓的一點○三兆韓元、台灣的二三四億元和歐盟九點九七億歐元,

累計高通已收到反壟斷罰金逼近一二○○億元;


高通在台罰鍰 分5年60期繳



美國不肯放過中興:高通處境極其尷尬


高通發現自己處在一個極其尷尬的境地。這不是高通造成的,也不是高通願意看到的。這家移動晶元與通信巨頭只是不幸地在尷尬的時間,用尷尬的方式,以尷尬的原因卡在正在掰手腕的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成為了又一個犧牲品。左右不是,進退兩難。

  對中興趕盡殺絕

  美國商務部周四重申,對中興的禁令目前沒有扭轉的餘地或者協商空間,要等待七年之後才有望重啟協商。這意味著,在這七年時間,中興再也無法使用和採購美國的軟體、硬體、技術和服務。對中興來說,這不啻是滅頂之災。

  中興目前有30%的供應鏈來自美國,但無論是網路設備還是智能手機,其中最為核心的零部件都依賴於美國供應商。操作系統、手機晶元、基帶晶元、射頻晶元、存儲晶元、手機玻璃、光學元件等核心零部件都來自於美國谷歌、高通、博通、英特爾、美光、甲骨文、康寧等科技巨頭,短期無法找到能保持相同競爭力的替代產品,甚至根本沒有替代產品。沒有這些美國零部件和技術,中興就造不出網路設備和智能手機。正如中興自己所說,禁令將使得公司進入休克狀態。

  事情鬧到這個地步,已經不是中興企業本身可以挽回的,只有依靠政府出面協調談判。然而,即便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昨天已經明確表示,中方隨時準備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今天美國商務部還是給出了一個極其堅決不鬆口的態度,看不出任何給台階的空間,也沒有要給中國商務部介入周旋的意思。

  十年前美國金融危機中有一個熱門詞「大而不能倒」,意思是即便一些巨頭企業自己作死,國家也不能坐視不管,因為這些企業的倒閉會對行業乃至國家利益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正因為如此,美國才被迫出手救援大摩、高盛和美國國際集團(AIG),才不得不出錢支撐底特律汽車三巨頭。

  原本談判就是利益交換,雙方各讓一步,各取所需,皆大歡喜。現在一方全程鐵面不肯交易,那另一方也只能棄子準備後續報復了。畢竟中興是中國兩大全球化通信巨頭之一,擁有6萬多名員工,年營收超過千億人民幣,去年凈利潤45.5億元。中興的生死存亡不僅關係到一個龐大企業乃至一個生態鏈的就業問題和財政收入,更關係到中國在未來5G通信中的競爭力和話語權。這是一家對國家具有戰略意義的龍頭企業。

  高通急於完成收購

  高通正是在這樣特殊的背景下,發現自己處在一個特殊的夾板境地。高通並不想在這個時候成為尷尬的主角,只是他們收購恩智浦(NXP)半導體的交易正好就卡在中國商務部手中。這是高通完成收購案的最後一道反壟斷監管審核關,而且也是中國商務部正好捏在手裡的一個籌碼。

  高通極其迫切地希望完成44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的交易,擴大自己的未來晶元業務版圖。這筆交易是高通夢寐以求的,兩家晶元公司的業務正好彼此相錯,重合業務不多。高通晶元專注於移動計算與通信領域,而恩智浦晶元側重於智能汽車、物聯網、移動支付和安全領域。

  近年來,全球半導體行業正處在整合大潮湧動的大背景。安華高連續以370億美元和59億美元收購了博通和博科(Broadcade),在短短幾年內打造了一個半導體行業排名第四的新巨頭;英特爾同樣連續以167億美元和153億美元收購了FPGA晶元巨頭Altera和自動駕駛晶元巨頭Mobileye,橫向在無人駕駛領域完成了完整布局。

  對於剛剛擺脫博通千億美元惡意併購案陰影的高通來說,這種危機意識顯得尤為強烈。他們迫切需要通過併購恩智浦實現強強聯合,在智能手機、移動通信、物聯網、智能汽車和移動支付五大晶元領域佔據主導地位,才能確保自己未來的行業地位。這筆交易已經通過了全球八個監管部門的反壟斷審核,就差中國這一道關口了。

  但中國商務部昨天表示,高通提出的併購方案不足以消除交易對市場競爭產生的不利影響,高通已經撤回原先方案並重新申報。這也意味著,高通和恩智浦已經無法按照原先設定時間(4月25日)完成交易,只能協商推遲到7月份。如果兩次推遲仍然無法通過審核的話,那麼高通就不得不放棄這筆已經耗時18個月的交易,還要支付20億美元的違約金。

  中國市場至關重要

  為什麼高通收購恩智浦需要中國政府的反壟斷審批?因為這筆交易會直接影響到中國市場的未來行業競爭格局,而且高通在中國的營業收入遠遠超過了中國反壟斷法規定的審查級別。如果高通不經中國審查強行完成交易,那麼因此引發的退出中國市場的懲罰,對高通來說是無法承受的沉重。

或許在美國科技巨頭中,沒有哪家比高通更在乎中國市場。這家晶元巨頭上一財年全球營收223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市場的營收接近150億美元,營收貢獻佔比三分之二,而且近年來還在不斷提升。而本土美國市場的營收已經微乎其微,畢竟美國唯一的手機廠商蘋果使用自己的A系列處理器,何況蘋果還因為專利糾紛拒絕繳納專利授權費。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國。近年來,華為、小米、Oppo、Vivo等中國手機廠商強勢崛起,已經組成了僅次於三星和蘋果的第二陣營,把LG、索尼、HTC等傳統廠商甩在了後面。失去中國市場是高通萬萬無法接受的結果。這也是高通2015年非常配合地低頭認錯,向中國政府9.75億美元罰金的主要原因。

  單是失去中興這個重要客戶,對高通來說已經是損失慘重。去年中興手機全球出貨量高達4300萬部,其中的處理器、基帶晶元和專利授權費等等,都是高通的營收來源。這意味著高通今年的業績又是雪上加霜;他們剛剛宣布在加州總部裁員1500人,以節省10億美元成本。去年蘋果拒絕支付專利授權費,已經嚴重影響到了高通的業績。

  但高通現在並沒有多少遊說美國政府的底氣。今年3月,他們剛剛得到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幫助,在處境不利的情況下擺脫了博通長達半年時間的1200億美元惡意收購陰影,才得以繼續保持獨立。哪怕博通把總部搬回美國,也沒有打動聯邦監管部門。美國政府的否決交易理由是國家安全,擔心博通入主高通會損害後者的研發投入,給中國華為在未來通信技術標準中帶來競爭優勢。

  貿易大戰一損俱損

  所以,高通始終對美國商務部的中興禁售保持著沉默。一方面,高通作為美國公司,必須要遵守美國政府的法規,更要感謝特朗普政府幫助擺脫博通的惡意收購;另一方面,高通也非常謹慎地避免任何有令中國不滿的舉動,希望中國政府能夠放行自己收購恩智浦的交易,未來繼續在中國保持營收增長。

  中美兩國經貿關係正處在前所未有的劍拔弩張階段。上月底,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開徵懲罰性關稅以來,並限制中國企業在美國的併購投資,中國也很快宣布了同等的500億美元關稅報復措施。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政府隨後還可能會提出1000億美元的額外懲罰關稅。

  美國政府近期連續推出舉措,基本將華為徹底排擠出了美國市場,並對中興實施了幾乎絕殺的禁售令,甚至可能對聯想和阿里在美國的業務採取不利舉措。這些非貿易壁壘舉動一方面意在遏制中國的科技競爭力,另一方面意在對中國施加壓力,迫使中國進一步向美國產品和企業打開市場,擴大美國商品的進口額。

  接下來中國政府還會採取哪些報復措施?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在手機晶元領域,中國手機廠商和高通幾乎是唇齒相依,貿易戰的結局是極其慘烈的,也是彼此都無法承受的。沒有高通的晶元,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的中高端產品競爭力會大打折扣(華為除外),在全球市場競爭中會直接處於不利局面。而沒有中國市場,高通更會驟然失去三分之二的營收收入,直接影響到未來的持續研發競爭力。

  實際上,隨著此次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任何一家存在經貿往來的中美科技企業都可能會成為犧牲品,在兩個經濟大國扳手腕的過程中無奈地被夾在中間。大國角力的進程已經不是一家企業能夠左右的。經濟全球化使得中美兩國的科技行業利益密切相關,雖然美國科技巨頭佔據著晶元等上流技術,但他們要實現可持續增長,也在製造、供應、市場等方面無法離開中國合作夥伴。一損俱損,共生共榮。

  解開當前這個困局的唯一手段,是兩國政府之間的貿易談判和利益博弈,而這場貿易戰的結果會徹底重寫未來兩國的貿易規則。

  華為、中興、高通,下一個會是誰?希望這個名單,越少越好。
economic wrote:
不知道為何你們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中興的手機上...(恕刪)

沒啊! 只是順著話題聊而已 我116F就說過了


ryanku wrote:
沒啊! 只是順著話...(恕刪)


民用高頻不是只有美商,但是換了等同重新設計整套產品(不是單一個,是上下整套),所以其實美商更緊張,這是每年幾十億美金的採購金額,以美國的政商體系,會有動作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高通晶片如果不賣到中國

韓國可能會被美國逼迫大買高通晶片

不然高通晶片要賣給誰啊?




kegabu wrote:
高通晶片如果不賣到...(恕刪)


被迫? 中芯也生產高通S425晶片. 誰買? 中國誰會被迫去買呢? 如果不買, 中芯要怎麼辦? 哈

中興不能賣美國電信商之後, 空下的市場, 各家還是用高通晶片為主. 增購的手機廠都是買得很快樂, 不需要被迫. 包括三星.

不過中國另一間可能快要出事了, 聯想2015年把塞貨大王蘭奇聘為CEO之後, 辦公大樓全賣光了, 資金狀況危急, 即將被恆生指數踢出成份股, 如果塞貨大王繼續塞, 都沒拿錢回來. 離刑場不遠了. 繼樂視, 中興之後, 第三或第四個出問題的熱門人選

vspebrian wrote:
被迫? 中芯也生產...(恕刪)



高通是美國企業 ... 依這次中興事件來看 , 與美國企業做生意風險頗大 不知
甚麼時候又要威脅斷貨(聽說下一波美國要對付華為 聯想 , 不知還有沒有其他中
國公司) ~ 未來高通想要在中國擴大業務 恐怕不容易囉 !

失去最大客戶信任的下場 ... 看一下高通股價走勢就知道啦 ~








piwu0537 wrote:
高通是美國企業 ....(恕刪)
只能往韓國與日本賣

但韓國與日本廠商,也怕將來被美國斷貨

所以也會有所保留...


所以高通雖不會死,也得再大裁員了
piwu0537 wrote:
高通是美國企業 ....(恕刪)


中興都停牌了. 如果不停. 恐怕現在中國與香港有人這支股票輸到跳樓了.

中興賣美國手機都是低價為主, 我想S425應該用量很多. 三星與高通煩惱什麼? 要煩惱的應該是中芯才對. 基本上, 高通S8的晶片在市場上不容易找到適合的取代者, S6與S4才比較會受聯發科與海思影響. 偏偏中芯是代工S4. 呵呵.

聯想跌得好像是比高通更慘.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