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真的很多人都認為空污是中國來的

婚頭老史 wrote:
擴散條件不佳的結果就是汙染物進來後不容易擴散,就算如您所說沒有新的進來,難道舊的不能持續滯留嗎?我們又如何能判斷當境外汙染過境後(譬如北部已轉好、中南部仍差之情形),留在中南部的只有本土自產?

我前面舉香菸的例子,已經解答你這兩個問題了,不知你為何視而不見?

假設一個人在窗口抽煙(境外污染),煙味會從窗戶飄進房間,如果把窗戶關上(擴散條件不佳),煙味會滯留在房間,但是不會有更多的煙味(境外污染)飄進來。

chiashin wrote:
我前面舉香菸的例子...假設一個人在窗口抽煙(境外污染),煙味會從窗戶飄進房間,如果把窗戶關上(擴散條件不佳),煙味會滯留在房間,但是不會有更多的煙味(境外污染)飄進來。(恕刪)


你舉的香菸例子正好驗證我的質疑...因為在你的舉例中,外面菸味飄進屋內後就滯留不散,所以我們如何能判斷境外菸味(汙染)飄進屋內(過境)後,滯留在屋內(中南部)的菸味(空汙)中沒有境外成分?

當然...在自然界中,不會有所謂關窗的情形,滯留的汙染物(包含境外及自產)要不被乾淨的風吹散、要不透過沉降效應被移除,當然也有可能會被另波境外汙染所侵襲,我要強調的只是,我們沒有辦法斷言在境外汙染過後滯留於中南部的汙染中,沒有境外成分。

最後...中南部大氣條件不易擴散不代表沒有風,只是季風風力減弱,並且容易受內陸風影響...就像很多網友愛強調,中南部的空汙還要靠乾淨的季風來吹散,不是嗎?
婚頭老史 wrote:
你舉的香菸例子正好...(恕刪)

擴散條件不好時,汙染物會滯留,汙染物以【本土為主】。

所以我認為: 如果只考慮排放量,而沒考慮滯留時間,本土汙染的影響會被低估。

雨停了,風停了,蕃薯紅了.

對岸的氣象武器直接瞬移了,不需要風,也不需要累積滯留了.

PM 2.5 的問題好幾年前就已經存在,大約五年前吧,我就有寫到總統信箱反應,

最後就被轉到一個小專員,制式回答說污染源有很多,已經在怎樣做怎樣做

五年後,PM 2.5 並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多人注意,我又再次寫到總統信箱

還是被轉到一個小專員,直接複製貼上,污染源有很多,已經在怎麼做怎麼做

這就像進入一家餐廳,反應地上很髒很油,這樣很容易滑倒危及顧客安全,過了一陣子又去這家餐廳,還是一樣沒有改善,那你會怎麼做?大不了就不再去這家餐廳就好了

但是我可以不要這個政府嗎?不行嘛,所以可以怎麼做?

(1) 忍氣吞身(所以民怨越來越高)

(2) 不斷抗議(所以人民常常走出街頭抗議)

(3) 遠走他鄉(所以台灣人才出走率全世界第一)

這不就是台灣目前的現況嗎?

政府其實想做事,能感受得到一些,但是無腦啊。本來有腦的做了官員就換了腦了,要不就獨善其身,要不就意識形態,哪還有剩下的腦與 guts 去做有遠見、有利於民的事?以上三選一,自己選吧

深白色的夜 wrote:
PM 2.5 的問...(恕刪)


先知先覺, 不給贊不行

以下是行政院環保署針對 PM 2.5 情況的制式回答,跟幾年前問的結果差不多,除了回答差不多之外,PM 2.5 也沒有改善。依照這個邏輯+政府做事毫無效率的 track record,未來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應該也不會有所改善。

有疑問的可以打電話給環保署

====================

1.秋冬季節臺灣中南部地區位處中央山脈背風面,常因大氣擴散條件不佳,空氣中污染物容易累積,空氣品質不良的機率增加。近期很多民眾向本署反映空氣品質不良、細懸浮微粒(PM2.5)污染問題對於健康之影響,實令人擔憂,希望本署能積極改善空氣品質。本署基於環境保護權責,深切瞭解民眾訴求與對空氣品質改善之期待,目前已推動相關作法,說明如下:

(1)為了增進民眾健康,本署以提升空氣品質為首要重點工作,將目前實施中的「清淨空氣行動計畫」(104年至109年)執行期程提前於108年完成,並提出「防制煙塵掃除PM2.5」10大強化措施,從「政府應變、全民改變、防制揚塵及管制排煙」等4面向著手。推動工作包含:強化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改變燃料(鍋爐重油改柴油、天然氣等)、改變風俗習慣(燒香、金紙、鞭炮)、防制河川揚塵、裸露地揚塵(含道路揚塵)、營建及堆置揚塵、管制餐飲油煙、大客貨車黑煙、機車青白煙及農業廢棄物燃燒排煙等,本署將和各部會以及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加速改善空氣品質。

(2)以長期趨勢而言,我國污染來源包含境內污染源約占60%,境外污染源約占40%。境內污染的工業源、移動源以及營建工程、裸露地、露天燃燒等逸散源,對空氣品質的影響約各占三分之一。「防制煙塵掃除PM2.5」的改變燃料對策,要求鍋爐改用乾淨燃料;管制大客貨車黑煙也會加速汰換老舊一、二期柴油車並推動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影響民眾生活的餐飲業,也會推動加裝油煙防制設備來改善;露天燃燒稻草、燒香、燒紙錢、燃放鞭炮等亦有相關改善措施,從各層面加強空氣污染管制,務實的改善空氣品質。

(3)本署自105年12月1日起實施空氣品質指標(Air Quality Index, AQI),並推動空氣品質超過標準(AQI大於100)即啟動加強管制措施。目前已啟動相關季節性之固定污染源及移動污染源管制作為,包含為加強工廠空氣污染物之排放減量,祭出獎勵地方環保局落實空品不良期間協調工廠降載有成者發予一定獎金,且同步提升秋冬季節空污費費率及降載優惠,促使大型工廠配合秋冬季節主動降載(調整產能或提升效率),希望以經濟誘因方式減少污染排放,並同時加強執行老舊柴油大貨車稽查等作業,防止空氣品質惡化。

(4)本署督導各縣市環保局依地方特性加強移動污染源熱區及空品淨區之稽查管制,以中部地區為例,說明如下:
a.中部地區以臺中港為主要柴油大貨車集中熱區,臺中市政府環保局定期協調彰化縣環保局、南投縣政府環保局辦理港區柴油車聯合稽查工作,防止高污染柴油車污染環境。
b.各縣市依地方環境特性及管制需求,劃設空品淨區,針對重點區域加強老舊高污染車輛(如二行程機車、柴油車)管制,例如臺中市-臺中港,彰化縣-彰濱工業區、全興工業區及鹿港天后宮觀光區,南投縣-日月潭風景區、大埔里地區等,均為結合當地污染特性施行之管制作為。105年至11月底止,臺中市政府環保局執行柴油車稽查數641輛次、彰化縣環保局執行1,997輛次、南投縣政府環保局執行400輛次。

(5)我國各地區秋冬季節空氣品質經常超過標準,尤其是中部以南地區,空氣污染情形更是嚴重。於空氣品質不良時,本署立即通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教育局(處),要求隨時注意空氣品質監測情形,必要時應依教育部公告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因應空氣品質惡化處理措施暨緊急應變作業流程」採取相關防護措施,以確保維護學童健康。本署並依據「空氣品質不良通報查處作業程序」通報各環保局加強污染源查處,並回報辦理情形。

2.空氣污染來源眾多,影響因素複雜,需有長期的污染源管制策略及短期空氣品質不良應變作為,才能有效改善空氣品質,保障民眾健康。本署將持續加強重點區域工廠空氣污染物排放管制,除不定期架設相關監檢測工具與投注稽查量能以揪出不法外,並將持續積極與地方環保局共同合作落實各項措施,以有效提升整體環境空氣品質。

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可撥打本署電話(02-23712121轉6306林小姐),亦可上本署網站(http://www.epa.gov.tw/)查詢,謝謝您。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敬上
深白色的夜 wrote:
以下是行政院環保署針...(恕刪)


哈哈回函不忘黑中國,四成境外嘞
石帝霸 wrote:
哈哈回函不忘黑中國,四成境外嘞


所以這政府的態度,怎麼可能會改善空污?

叫人民少燒香、取消煙火?!

那些污然工業分分秒秒污染敢動嗎?

中國敢叫昆山直接全部工廠停工三十天,你有這種嗎?

你先叫污染工業停工三十天,如果台灣 PM 2.5 還是超標,那就信你空汙是從境外來的

無腦+無種,是能弄得出三小?
每次中南部 自己本土發生霧霾
政府就安安靜靜

若是中國飄來 就大聲嚷嚷
1/17-1/20 南部已經三天連續白茫茫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