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70年次以後出生的族群,發聲的人幾乎全是反課綱的...

幸福魔力 wrote:
基本上, 我反黑箱作業, 不反課綱,
不過課綱本身建議還是以中立的立場來講事情,
例如:台灣並不是光復, 而是接收,
因為台灣並不是被佔領, 而是被割讓,
中華民國立國時並不擁有台灣, 所以沒有光復可言。

歷史需用中立的角度來呈述, 如果不中立,
就會存在意識形態而誘導別人的想法。(恕刪)


其實在我個人看法光復和接收都可以
因為歷史本身就是模糊的
最重要的是當時的人怎麼想
而不是我們怎麼想

當時的人如果認為自己是台灣國
那想法自然是接收或殖民

當時的人若認為自己是日本人
那想法就是割讓

當時的人若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那想法就是光復

因為台灣本身就是多種族所組成,所以若是真的要客觀=不可能
你要怎樣用一個客觀的史觀滿足不同族群?
所以歷史多半由贏家的思想來主觀描寫,這並非不中立
而是應該說這是最中立完善寫法
記得要談歷史,第一點該學的就是歷史都是由勝者描寫的

marsares wrote:
其實在我個人看法光...(恕刪)


什麼時候歷史上有臺灣國出現過?

marsares wrote:
其實在我個人看法光...(恕刪)

如果是東北三省 可以說成是"光復"因為中華民國從未承認偽滿州國
但是台灣被割讓為日本領土一事 是連孫中山都承認的事情
中華民國建國後也繼續承認 日本擁有台灣的主權及領土直到1945年為止

所以用接收一詞較為恰當

VICCHEN2006 wrote:
什麼時候歷史上有臺...(恕刪)

應該是本來有機會有,
但被滅了,
基本上要成為國,
要有國際認證。。。

剛成立階段,
就被打掛了。。。

如果是未有國際認證前獨立抗日的台灣國是有的。。。
資料來源
1895年甲午戰爭後,依照《馬關條約》,清廷將台灣割讓予日本。台灣民主國不敵日軍,首任總統唐景崧倉惶內渡,根據部分史料記載其時台北城內亂兵、遊民則伺機四出騷擾劫掠。辜oo和士紳商賈李xx、白xx、吳oxx、李xx、吳x之等人迎接日軍進入臺北城,當時民政局長水野遵予以接見。

自此。。。
台灣所有抗日獨立勢力一敗塗地。。。

我個人覺得,
日本以華制華的策略蠻成功的。。。
hn1271n wrote:
如果是東北三省 可...(恕刪)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正式誕生,曾追隨孫中山從事反清革命活動的台灣著名愛國詩人丘逢甲,

被推為臨時參議院議員,並代表臺胞參加了大總統就職典禮。孫中山就職時,曾向中外記者表達了復臺意願:

“中國如不能收復台灣,即無法立於大地之上。”


這是史實.有什麼好回報的


hn1271n wrote:
如果是東北三省 可...(恕刪)


開羅宣言那
日本天皇都簽字承認的

日本自中國人所得到的所有領土,比如滿洲、台灣及澎湖群島,應該歸還給中華民國。
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

台灣及澎湖群島,應該歸還給中華民國

歸還就復對嗎?

VICCHEN2006 wrote:
什麼時候歷史上有臺...(恕刪)


乙未戰爭有過

但被日本滅國了對嗎?
kantinger wrote:
乙未戰爭有過但被日...(恕刪)


有經過國際認證嗎?

不過人家至少肯為了台灣跟日本人對抗戰死。

VICCHEN2006 wrote:
有經過國際認證嗎?...(恕刪)


不到一年就被日本滅國了對嗎?
kantinger wrote:
乙未戰爭有過但被日...(恕刪)


台灣民主國是未完成式。。。
而且後續的獨力反抗勢力也被資料中的人在日人以華制華的策略下帶隊滅了。。。
資料來源
因為要真的成為一個國家不是自己說了算,
要國際認證的。。。

那時鐵拳無敵孫中山也是發表「告友邦書」,然後經國際各國承認國際地位後才有中華民國,不然只推翻滿清還不算。。。
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1月3日,臨時參議院選出黎元洪為副總統,並任命新政府的各部首長,其中有同盟會,也有立憲派。就客觀而言,立憲派是清末傳統社會的既得利益者,同時也是各省宣佈獨立時的主要人物;所以由立憲派出任新政府的重要職務,很明顯的是對立憲派的一種價值層面上的交待與妥協。
另外為了取得列強對新政府的認定,1月5日孫中山正式發佈「告友邦書」,主要內容為:

1.宣佈中華民國政府願意和各國政府平等往來

2.對於清朝政府和列強所訂立的所有條約,中華民國政府繼續承認其效力

3.對於清朝政府所借的所有外債,中華民國政府照舊償還

4.對於各國政府或個人在中國所有的既有利益,中華民國政府照舊尊重。

用承認清末列強在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喪失國權的利益和龐大的外債,來交換列強對新政府的承認,可以明顯的看出是對列強(帝國主義者)所採取低調的外交妥協手段。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