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核四根本上並無安全顧慮(美華核能微言集)

核能不是不好
只是台灣太小
真要發生萬分之一的人為錯誤
沒處躲

澳洲沒有核電廠
廢話。

桃園龍潭的水源咧?

你當然可以想辦法用包著鉛塊的重裝甲車把用過的燃料棒一根一根泡在水裡運到桃園龍潭。

反正我知道你們這些鍵盤工程之神都很有辦法的。

只不過桃園是缺水縣。石門水庫的情形啊,真的要感謝民進黨。

經濟部長何美玥昨天表示,只要能供水,「不計成本」。為了解決桃園缺水燃眉之急,何美玥豁出去了,甚至冒著石門水庫可能提前壽終正寢的指責。 為了讓南桃園地區在五天內有水可供,何美玥採納了水公司的建議,決定自石門水庫的後池,鋪設一條直徑2公尺,長300公尺的大輸水管,並架設三部抽水機,抽取石門水庫表層原水,直接輸往平鎮淨水廠。 不要小看這個計畫,直徑2公尺、長300公尺的大輸水管,可是件大工程。全權負責計畫的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謝啟男指出,整條輸水管共有60個接口,焊接一個接口要花四小時,這樣大熱天,光焊接完60個接口,三班工人24小時趕工,就要花三、四天,工程艱辛。 架設三部抽水機工程也不小。何美玥昨天指出,一部抽水機重達15噸,怎麼安裝? 學問不小。首先,在臨時抽水站中,必須找到大小適中的地方安置抽水機,但安置了還不算數,必須確實固定,否則,抽水機開始抽水後,會搖擺不定,無法抽水。 不過,這個計畫只是暫時解決南桃園的供水問題,背後卻是以犧牲石門電廠做賭注,甚至拿整個石門水庫壽命做賭注。 何美玥為了避免石門水庫電廠發電,造成大湳淨水廠原水濁度升高,影響北桃園供水,下令停止發電,使石門水庫透過石門電廠進水口排淤,降低淤積,延長水庫壽命的規畫,受到嚴厲考驗。資深水利專家更警告,這根本違反水庫的永續經營,加速水庫壽終正寢。 不過,桃園地區60多萬用戶苦於乾渴,產業因為缺水損失不貲,何美玥認為「只要能供水,不計成本」,如果因此造成石門電廠進水口淤積,也只好等淤了再說!


還有一點,龍潭是台地。你自己去裝抽水機。

monkeywrench wrote:
你當然可以想辦法用包著鉛塊的重裝甲車把用過的燃料棒一根一根泡在水裡運到桃園龍潭。.(恕刪)


你若被核能菁英看到你這樣的敘述,不知會把你打到幾層地獄,
核研所首頁左下方的核一廠乾式貯存計畫看了沒?



maiko1214 wrote:
立法院要自己掌嘴了


28年前,小蔣還活著呢!連死人都想拖出來當擋箭牌?反核的是沒招了是嗎?

七十四年五月,因第二次石油危機用電成長趨緩,俞國華院長裁示
「民眾疑慮未澄清前,核四廠不急於動工」,立法院並在次年配合凍結核四已編列預算

給你個連結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2931/132013030200466.html
下面的留言比較有趣

考慮一下當年與現在的時空背景,孩子!
從月球上看得到地球的萬里長城?真是鬼扯蛋!

Nuke worker wrote:
你若被核能菁英看到你這樣的敘述,不知會把你打到幾層地獄,
核研所首頁左下方的核一廠乾式貯存計畫看了沒?

你自己講的『福島事件發生前,若能將廠內用過燃料棒移出廠外降低廠內輻射聚集濃度,核能事件絕對可以安全控制的,』。

福島的燃料棒還在發熱,還需要泡水。

災難就出在白痴日本人無能,當時不敢放水。

如果要用龍潭解決福島的問題,你就要連湯帶水把撈起來的燃料棒用超重型鉛塊裝甲車運到龍潭。

前提是你自己講的。

閉嘴是表現智慧的最好方法。

Kao0911 wrote:
28年前,小蔣還活著...(恕刪)


俞老:民眾疑慮未澄清前,核四廠不急於動工

現在因福島核災民眾疑慮擁核者更無力澄清就猴急著想上

再掌嘴一次
生命本是孤獨 人間自有溫暖

maiko1214 wrote:
福島核災民眾疑慮


給閣下的連結閣下要開啟無視大絕也無妨
關於福島核災民眾還有啥疑慮?
現在可不比28年前的戒嚴時期,資訊發達,特別是民智(自認)已開

maiko1214 wrote:
俞老:民眾疑慮未澄清...(恕刪)


核四已於1999年就動工了

2000年停建後又復工

現在大家討論是要不要續建核四

跟動工扯不上一點關係

台灣一直在尋找用過燃料棒的終極儲存場,依計劃只要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已足夠,
但是,有一個區域,是我心中最適合的終極儲存場的場地,
不僅人口密度不高,而且當地的居民素質高,不受政治人物的煽動,
這地點就是,龍潭的中山科學研究院,


它平常的工作是涉國防機密不于討論,但作為核廢終極儲存場其優點有,
(1) 人口密度低且區域內土地大多屬於國有,征收容易.
(2) 儲存場是地底結構,地面的設施影響不大,不影響中科院的業務.
(3) 院區內各單位人員僅約有5000人均受過高等教育且多是高素質的理工科系專業人員,對於科學能安全使用核能的論述,相當容易的就能接受,更不會要求補償金.
(4) 重要的是院區內有全國核能科技最專業的核能研究所,

核能研究所介紹 http://www.iner.gov.tw

a.該所內聚集全國核能菁英博,碩士及相關的技術人員600人,對核能的知識程度是全國最高.
b.該所人員長期技術支援台灣核能廢料,除了獨步全球的核廢減容固化,及用過燃料棒裝筒運送及乾式儲存等等,均是該所開發的獨步技術.
c.重要的是在張憲義事件前,就已經充分掌握用核燃料棒轉換成製造核子彈原料的關鍵技術,當情況有需要時,核能研究所能立即的將安全儲存在地下的用過燃料棒吊至地面,開罐,精煉展開核子彈的製造,並與中科院人員同步研製相關載具,不會有時地的偏差,產生不侍敵之不來,而是我有核彈已待之,隨時對敵人展開火海攻勢的嚇阻戰略.

此建議大家覺得如何?
希望能把這核廢終極儲存場的意見放入公投來表決.




cypress626 wrote:
我們也可以通過非常嚴格的檢驗來確保施工品質,反核者完全可以去當合格的驗收者 ...(恕刪)
看清楚文義,我有反核嗎

monkeywrench wrote:
恕刪
應該要最嚴謹的工程卻問題頻傳,任何差池結果是全民共擔,屆時追究責任還有意義嗎,我相信核能但這品質令人擔憂...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